西邑乡资源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索引号
01525767-7/20230413-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4-13

西邑乡资源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西邑乡属隆阳区农业大,农业资源经济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怎样发展农业资源经济,提高农业资源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现代化经济模式已经形成,给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缩短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我国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了乡村振兴力度。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资源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资源基础保障不足

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营生产仍然存在着过于依赖天然资源的问题,资源基础保障严重不足,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天灾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大的威胁,一旦出现干旱、洪水、寒潮等自然灾害,那么农业产品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产量会急剧下滑,甚至会出现绝收现象。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不是特别完善,水利建设、交通及通信网络和城市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无法依靠基础设施来解决问题减少损失。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异过大,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过于单一,仅依靠农业收入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日常收支需求,所以,农村很多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创业,人口外流问题非常严重,乡村振兴缺乏人力资源支撑,很多项目建设都因为人力资源缺乏而不得不延期开展,而这也给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部分农村群众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绝大多数农村年轻人都会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务工,其中有一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都会选择在事业单位或私营单位中任职,并不会选择回到农村发展农业,农村居民传统的种植生产模式仍然没有发生转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很多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面都秉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 每一个家庭承包一小部分的土地,并没有开展集中化、规模化种植,同时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当地政府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也有部分农村居民不愿配合,这也很大程度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

(三)经营管理体制亟待优化

相较于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生产周期更加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业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也非常大且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这无疑加大了农业经济管理难度。近些年,我国对农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地政府为了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利益,出台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其中主要包括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以及信贷支持等,鼓励农村居民发展现代化农业。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政府还提供了农民主体培训以及市场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村居民研判市场,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不过,由于经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很多地方为农村居民提供的帮扶都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地方仅仅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并没有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管理队伍薄弱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管理基础,拥有较强的管理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经济管理效果,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存在管理意识缺乏问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低下。另外,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是当地选举出来的,这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农业经济管理培训,管理水平较低,在管理工作中如果遇到阻碍农业发展的问题,往往都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

(五)农业经济管理缺乏专业性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都是农业用地,农业产品年产量较高,每年都能产出大量的农产品。不过,很多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农业发展比较散乱,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着传统的独立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集中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也普遍较低,很多家庭都没有现代化的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作物产量有限,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很多土地的真正价值都没有被充分挖掘。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农业经济管理缺乏专业性,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能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资源经济管理对策

(一)大力宣传现代农业知识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能否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宣传,直接关系着农业经济管理效果,更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管理部门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加强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够认识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现代化农业发展工作中, 使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从现代化农业发展 获取可观的利益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大力配合农业 理人员开展的管理工作。同时 ,政府在开展宣传工作的时候,不能仅将农村居民作为宣传目标,还应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另外,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对市场发展状况的了解,来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业发展结构,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二)完善农业要素配置,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逐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优质 、高效 、集约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一县一业”布局尽快形成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变粗放式增长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工厂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农业产业模式,进而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才、资本以及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守好耕地红线,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避免基本农田用地性质发生转变,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另外,政府还应大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出台更多的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大学生以及农业人才返乡发展农业,充分借助他们的资源、技术以及才能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了避免农业创业人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资金缺乏问题,政府还应积极实施“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的融资支持模式,并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前来投资,让更多的资本流向农业产业。最后,还应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全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帮助农业经营者分担农业风险,提高其风险承受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使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升,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则能加快新农村建设速度,两者相辅相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为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考虑将农业经济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到一起,实现农业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充分考虑农业经济发展中可能会受到的一系列影响,并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农业从业者严格按照发展规划开展农业生产工作。

(四)打造农业经济管理团队

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 所以,基层农业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定期开展培训课程,通过长期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 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五)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管理效果,如果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那么管理效果将很难得到有效保证。所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并要求所有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培训,在培训中不但要向其传输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还要让其掌握更多的农业经济管理技能,使他们知道该怎样高效、高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懂得怎样应对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确保农业经济发展能够顺应党和政府的要求。除此之外,为了使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加强内部沟通平台的建立,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通过与同事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掌握更加全面的农业经济管理技巧,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六)将农业、工业联系起来

乡村振兴推进期间,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人力资源充足,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高效开展,才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着人口外流问题,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到外地务工,留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少之又少。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吸引劳动力返乡务工,比如,将工业和农业联系到一起,在农村建设一些工厂,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农业生产可以划分为农闲和农忙两个时期,在农闲时期,劳动力可以选择在农村附近开设的工厂务工,而农忙时期则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了使劳动力顺利从工业过渡到农业,当地政府还应加强与当地工厂的沟通,帮助农村劳动力争取到农忙假期,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劳动力返乡,同时也能避免劳动力流失问题。

(七)适当进行土地流转

现如今,国内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着家庭式的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比较分散,土地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同时,无法使用大型农业设备来进行耕种,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且农产品产量也普遍不高,土地资源的价值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目标,就必须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转变传统的土地政策,对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并举办土地规划活动,通过该活动来收集农村居民对土地规划的看法。如果农村居民不愿意再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可以将自己的土地以出售或租赁的形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主体,从而提高土地的集中化程度,使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八)注重资源规划,促进农业经济规模化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资源的合理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内容,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能够提高农业经济规模化程度,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所以,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资源规划的重视,根据当地农业发展 ,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再进行统筹规划,确保资源规划的合理性。为了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建立起农业合作社,为当地农业从业者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充分挖掘出农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进而加快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