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 索引号
- 01525767-7/20230405-00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4-05
西邑乡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促进全面开放、推动深化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电商经济已经成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农村电商打破时空阻隔,实现供需对接,为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乡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积极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培养农村电商实用人才、完善农村电商基础支撑体,推动本地农产品触网上行。目前,全乡累计建成1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13个村级站点。
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农村电商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空间不明朗、薪资待遇不佳,难以吸引人才入驻、工作、创业和发展,当前从业人员基本是农村人,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电商专业营销技巧,特别是缺乏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电商发展遭遇“有劲使不出”的困境。如,西邑乡的13家村级电商站点,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少专职的农村电商工作人员。辖内几乎没有美工、策划、营销、推广等专业电商人才。
(二)基础设施仍有“短板”。一是农村宽带网络覆盖有“盲区”。虽然我乡全部行政村通光纤、通4G网络,但由于资源有限,“村通”工程主要集中投入在行政村,一些自然村仍未通宽带和4G信号。另外,农村宽带网络普遍带宽狭窄、接入速率较低,网络运行存在质量差、速度慢、稳定性低、断线率高的问题,也制约农村电商的正常运营。二是物流体系不健全。当前大部分快递物流企业的的配送范围只到乡镇一级,未能延伸至村,快递物流“进不了村、入不了户”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物流冷链仓储设施配备不足,难以提供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鲜活的产品极易发生腐坏。如,西邑乡许多农产品只能通过常规物流运输销售,运输的过程中损坏率高。
(三)产品上行存在“门槛”。我乡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少,难以组织货源,难以在市场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农村电商“逆差”严重。由于电商平台销售效果不明显,目前依然以实体店销售为主。西邑乡部分网点销售桑葚干、桑葚面条、桑葚酒、核桃等本地土特产品,因没有可靠、稳定、优质、规模化的种植基地货源,只得将发展重心从网络销售转到自行开发种植基地。
(四)部分服务站点变“空壳”。我乡农村电商发展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许多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服务功能单一、人员流动性大、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处于“无业务”状态。据反映,全乡长期正常运营的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不足50%。
三、有关工作建议
(一)强化电商人才培育。大力引进电商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联合高校、电商企业共建实习和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选送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企业的电商专业人员到高校和知名网商企业进行高端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从事网络创业。
(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网络普及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大力建设电商综合物流园区,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商和冷链物流,统筹支持入驻乡镇、中心村的物流、快递公司分支机构或服务站点建设。
(三)加快产品规模化与标准化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加强“三品一标”建设,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用品牌引导消费和市场。
(四)加强电商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优化电商服务站点布局配置,开展电商服务站点提档升级工作,优化配套服务功能,融入金融服务、农资配送、电商咨询等服务,打造精品站点,提升运营服务能力。(供稿:郭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