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当前春耕备耕保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索引号
01525767-7/20230220-0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2-20

西邑乡当前春耕备耕保障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西邑乡对当地春耕备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种粮积极性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稻谷收购保护价、耕地地力补贴等政策,但粮食种植比较效益较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服务力量相对弱。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日趋弱化,乡镇80%农业技术人员从事非农工作,技术指导最后“1公里”欠缺,部分产业存在技术指导断档。

(三)农资生产成本上涨直接拉动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受环保限产、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供给收缩进一步突出,使得化工原料普遍出现涨价现象,在成本压力不断增加状态下,生产企业被迫提高化肥、农药等产品价格。

(四)新型主体保险意愿不强。近几年因农业设施保险赔付不及时,赔付比例偏低,反而促进新型主体防灾意识增强,导致新型主体购买农业设施保险的意愿下降,存在一定受灾风险。另外,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类贷款额度小,融资难、融资贵、抵押物要求过高等仍然制约着经营主体短时期资金需要。

(五)水稻种子市场较乱。近几年,农户采用良种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市面上销售的水稻品种种类繁多,同质化严重,适合劳作的品种多、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少,不适应当前简化栽培的趋势等现象,给农民科学选种用种造成极大的困难,而且有未经审定品种流入市场,影响监利大米品质。

(六)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依然存在。假冒伪劣农资严重影响了农民利益,不利于春耕生产。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扶持引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各级应制定扶持粮食种植政策,对水稻或玉米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给予适当补助,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支持群众发展生产,激励春耕生产积极性。

(二)管理引向。完善区乡两级农业技术队伍管理方式,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有更多精力用在技术指导服务上。各基层政府在统筹安排工作时,适当松绑农业技术人员从事非专业工作量,让其有一定时间和空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确保技术服务到位。

(三)保障当前农资商品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农资商品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是维护农业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针对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的储备及供应,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履行职责,抓好农资商品的采购和调运,满足春耕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要高度重视困难地区农资组织供应工作,保障困难地区放心农资进农家。

(四)调整农业保险政策。加大农业设施保险政策宣传和补贴力度,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谈判,完善投保和赔付条款,出险后及时赔付,适当提高赔付比例,提升农户和主体的保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定期召开银企和银农项目对接会,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市农合联推荐的主体实行贷款增信和免抵押信用贷款政策。

(五)强化优质品种推广。持续做好优质水稻品种品比示范和推介活动,进一步加大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宣传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选用主推品种,提高种植水稻品种的统一性和优质性。同时,加强以种子为重点的农资市场管理,开展农资市场抽检和打假行动,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六)加强农资货源供应,把好农资供应质量关。农资企业应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及时优化货源结构,组织适销对路的农资品种;开展电话、网络预约等经营创新;加大对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应、配送力度,确保春耕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充足供应、服务到位。执法部门重点开展农资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积极开展农资经营和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工作,防止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供稿:郭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