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三变”蹚出搬迁群众幸福新路径

索引号
01525767-7/20231018-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10-18

西邑乡“三变”蹚出搬迁群众幸福新路径


西邑乡永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积126.65亩,建筑面积40794.94平米,安置群众296户1347人,实现100%搬迁入住。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享受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头等大事。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融得进、过得好,西邑乡持续在增强归属意识、保障兴业增收、提升幸福指数上下功夫,以“三变”蹚出搬迁群众幸福新路径。

盘活闲置,“旧资源”变“新产业”。在安置点周边,过去是大片的撂荒山地,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甚至变成垃圾丢弃地,极大地降低安置点搬迁群众的居住幸福感。为有效解决这一痛点、堵点,今年以来,西邑乡永信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示范带动盘活闲置资源,在撂荒地整治、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优化上出实招、求实效。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契机,建设宜居宜业绿美乡村为目标,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主动“造血”,盘活土地资源,严守耕地本质,提高土地利用率。2023年春耕时节,在西邑乡党委、政府与永信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筹措资金8万余元,平整安置点周边撂荒地67亩,在这里曾经撂荒已久的土地,历经挖掘机和推土机的耕作,地被摊平、翻新,重换生机,“旧资源”逐步蜕变为“新产业”。

创新思路,“黄土地”变“黄金花”。产业兴、百姓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万寿菊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植物软黄金”,是提取天然叶黄素的最佳原材料,可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原料等,附加值较高。而且万寿菊种植简单,容易成活,花期长达4个月,有产量高、运输方便、不易变质等特性。永信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撂荒土地较多,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万寿菊种植的优势,经过社区“两委”多次外出考察,反复商讨,确定将万寿菊种植作为村集体带动搬迁群众增收的新路径,既有效解决了遗留问题,又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在平整出的67亩土地上种满了万寿菊,永信社区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调整,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让“黄土地”变成了“黄金花”。今年亩产万寿菊2000公斤,永信社区67亩万寿菊将实现总产值13.4万元。

多方协同,“独角戏”变“大合唱”。西邑乡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通过安置点撂荒地整治,盘活闲置土地,制定“党建引领、企业参与、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的思路,与保山众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万寿菊种植收购合同,由永信社区党支部领办的隆阳区荣强公共管理服务合作社具体组织实施,安置点搬迁群众参与万寿菊的“种、管、采”各个环节,形成了“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唤醒“休眠资源”,既实现了企业有效益、集体有收益、农户有收入的目标,又使资源变资产,村集体“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增收,真正将村集体的“独角戏”变成了多方联动的“大合唱”。据了解,自今年3月开工平整土地,到万寿菊种植管理,再到万寿菊采摘,共带动安置点搬迁群众投工400余个,就业增收累计3万余元,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4万余元。

西邑乡将继续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兴村富民新路径,努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供稿:郭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