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机制

索引号
01525767-7/20231001-00006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10-01

西邑乡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机制


为规范和加强全乡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防止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效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更好保障,确保西邑乡脱贫人口能够持续稳定地脱贫,特制定了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方案。

一、及时更新录入扶贫资产数据

为及时了解扶贫资产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对达到录入条件的扶贫资产进行监测系统录入。通过系统对扶贫资产进行调查、统计和数据分析,全面掌握扶贫资产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和价值变化等信息,为制定后续管护方案提供依据。

二、明确扶贫资产维护责任

公益性资产确权登记后,要建立相应的后续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属部门管护的,由相关部门制定管护制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属村集体管护的,由村(社区)分类制定公益性资产管理和维护制度。公益性资产管理和维护制度要符合资产属性、具体可操作,明确管理和维护预算来源和具体管护责任人。

三、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

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特点,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产权主体管护责任,引导受益主体参与管护,建立扶贫项目资产管护长效机制,持续发挥扶贫项目效益。公益性资产管护运营由各确权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结合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明确专人负责。经营性资产由运营方进行管护,村级进行监管。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村级组织、驻村工作队等加强指导和帮扶。

四、建立扶贫资产维修基金

为了解决脱贫人口在使用扶贫资产时遇到的维修和更新问题,各村可以建立扶贫资产维修基金。该基金可以由村(社区)、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等多方面捐赠,用于解决扶贫资产的维修和更新费用。通过建立这样的基金,可以有效地保障扶贫资产的正常运营和使用。

五、建立扶贫资产转让机制

为了避免扶贫资产闲置和浪费,各村(社区)可自行建立扶贫资产转让机制。通过转让机制,脱贫人口可以将无法继续经营的资产转让他人,实现扶贫资产的可持续利用。

六、加强宣传和监督

为确保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方案有效实施,加强宣传和监督工作。通过大喇叭、综合服务平台、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扶贫资产后续管护方案内容。同时,还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扶贫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