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庄镇2017——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总结

索引号
01525760-x-/2021-0302006
发文机构
隆阳区汉庄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1-10

汉庄镇2017——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我镇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四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辖12个村(社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传承人1人。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铸造工艺)和传承人(王国民)均在我镇永铸社区,永铸社区有“铸造之乡”之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铸造工艺于2005年被列入保山市隆阳区保护名录,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鼎盛时期。王国民的很多工业品铸件(如制糖、运输、机械等)在保山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他的铸造工艺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形式多样,古朴生辉,深受佛门寺观的青睐,也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电视台曾拍过专题片《永铸街的铸铁匠》,对王国民进行过宣传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我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十六字方针,通过查阅《汉庄镇志》、调查、走访等形式,咨询村组干部、乡镇文化名人等了解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

一是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分别为董氏烫伤粉、灰窑村祖传中草药秘方、穴位枯竭治疗法、米花。二是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人,即董坤、张敬、邵啟华。

(三)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一是加强传承人培训,提高非遗保护能力。组织我镇非遗传承人并带队参加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培训班共计4次。

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共计3次。

三、存在问题

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相对较为短缺,尽管我镇一直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传承人,但由于申报条件严格等多方面原因,四年来所申报项目及传承人均没有被评为区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及传承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一是继续挖掘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三是继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

 

 

汉庄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20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