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出邻里和谐曲——河图街道董官社区社会治理显成效

索引号
01525763-4/20240706-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67
日期
2024-07-06

晨光出照屋梁明,社区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开启着新篇章。“老王,老王,老王在吗?我来给你送锦旗来啦。”朱女士拿着一面锦旗满面笑容地向院中走来。

“谢谢你啊,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现在我们家是一身轻松啊,这面锦旗你得收下。”朱女士激动地说道。

“……”

这是一起关于共同集资建盖房屋归属权的纠纷,董官社区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经过8余次的调解,长达十余年未化解的纠纷在今天圆满结束。同时,这也是“老王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的第一例纠纷案。

创新工作,“家里人”的“律所”。2024年6月,董官社区成立了“老王”调解室。以“老手”王发军为核心,吸纳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综治维稳员等“两委”工作人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通过走网格、亲百姓、接地气、解忧患、促和谐,在多年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工作,总结形成“五法调解”(冷却降温法、背面结合法、换位思考法、情感沟通法、举案析理法),采取“五心精神”(用心接待、细心倾听、耐心疏导、悉心关怀、公心化解)。

纠纷调解,“法情理”的结合。“老王”调解室的工作模式不是生搬硬套的运用法律条款去调解矛盾纠纷,而是以“礼”为先,以“德”为基。倡导人们“知理明心”,“心若明礼”,“必不悖法”。在调解过程中“以礼熄火、以礼克私、以礼阻乱”;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礼仪为基,引导人们尊道德,守规矩,不越礼,不悖德,知荣辱,懂礼仪,效先贤,传德望;以法析案,以案说法,查起因,析利益,辨曲直,伸公理,修关系,促共和;注重“法情理”的结合,做到了以理辅法,以情助法,使矛盾化解、案结事了、感情修复。

邻里和谐,“两家人”的连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惠泽着上上千群众。董官社区地处河图街道东南部,东与青阳社区接壤,南与保岫东路相连,西与青华街道原大渔村交界,北与远乡谷公司相邻,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有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党员135名。辖区常住人口3608人。其中,户籍人口4692、拆迁人口1285。作为拆迁人口多、居民素质和生活需求区域性差异较大的社区,治理难度增大,对此,董官社区深刻认识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发挥“枫桥式”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作用,探索实施“情理促和谐”治理模式,营造社区平安、邻里和谐、居民安全良好氛围。

社会治理,共谱写的和谐曲。董官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与居民之间架起“连心桥”。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通过居民微信群、便民服务电话、走访入户等多种渠道,加强法治宣传工作,提升居民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接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坚持把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路径,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召开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调度、治安研判部署等会议,研究解决影响社区平安、邻里和谐、居民安全等问题,以“智治”助力“法治”促进“善治”;社区党总支负责组织指导并参与诉前事项的人民调解工作,下设“老王”调解室,同时积极与派出所、妇联、民政、司法、政协等合作,保证纠纷化解切实有效、落在实处;充分运用分享式案例教学模式,以调解员实践中遇到的案例为教学素材,通过“学员分享、全员讨论”实现能力跃升。自2021年至今已成功调解案件7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