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栗事:从枝头刺球到舌尖甜香
- 索引号
- 01525763-4/20250927-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9-27
九月的风捎来信笺,山野便悄悄换了颜色——沉甸甸的绿意间,一颗颗裹着尖刺的“小刺猬”缀满枝头,这便是秋日最俏皮的馈赠:板栗熟了!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青阳社区,有一小片栗林,180余棵栗树,据村中老人回忆,这些栗树是1970年种下的,春看花开,夏盼果结,秋收冬藏,树皮皲裂如龙鳞,记录着五十余载的风霜雨雪。
板栗,这秋日的珍馐,自古便为人们所钟爱。栗树是极耐苦的,不择土壤,不嫌贫瘠,石缝里也能扎下根去。悬挂枝头的板栗则天生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青绿或棕褐的硬壳上布满细密尖刺,像极了蜷缩的刺猬团子。秋季,枝头沉甸甸的刺球压弯了枝条,有的已咧嘴“偷笑”,露出深褐油亮的果实,有的仍裹紧翠绿铠甲,静待竹竿的轻叩。
打栗是桩快活事,却也须得小心。备齐竹竿、背篓、厚手套与结实的胶底鞋——这是对抗尖刺的必备铠甲。钻进栗林,竹竿轻敲枝干,“噼啪”声如雨落,带刺的“小炮弹”纷纷坠地。经验老道的农人会教您:“轻踩、慢撬、巧剥”,用鞋底碾开裂缝,再用树枝撬出栗仁。剥开“刺球”的桀骜外衣,内里是头戴棕红绒帽的乖巧栗仁,糯香暗藏。待到夕阳镀金,满篓油亮的栗子便是最踏实的丰收勋章。
生栗甘脆,熟栗软糯,而人间烟火更赋予它万千风情。糖炒栗子,街头的秋曲。大铁锅里的黑砂与栗子欢腾共舞,砂糖在高温下融化、焦化,裹出油亮琥珀色外壳。趁热剥开,“咔”一声轻响,金黄的栗肉甜香扑鼻,是秋风里最暖手的零嘴。板栗还可以做成香气馥郁的栗子拿铁、栗子糕、栗子馅的月饼,或是磨成粉做成各式点心、饮品,每一样都承载着人们对这个季节的珍惜与创意。
从枝头带刺的锋芒,到齿颊留香的温柔,板栗的秋日旅程饱含着山野的慷慨与人间的巧思。夕阳西下,农人背着满筐的收获下山,回头望去,栗树在余晖中静立,已经开始为来年的丰收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