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杨柳乡马鞍村: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贴心人“阿森”

索引号
01525772-2/20241018-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4-10-18

2016年,李森被群众选举进入杨柳乡马鞍村委班子。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一职,从担任村干部以来,就一直负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在带领广大村民发展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同时还要为村民解决烦心事,“有纠纷找“阿森”,李森已经成为马鞍村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贴心人”。群众有什么困难或者其他矛盾纠纷找到“阿森”,他都能及时给群众解决,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大家都亲切地称副主任为“阿森”。

在马鞍村,李森副主任处处以身作则,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这几年,在民事纠纷,婚姻、邻里间的矛盾,土地、合同里的纠纷都是马鞍村调解的“家常便饭”,马鞍村真正做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矛盾不上交。

在日常的人民调解工作中,他认真执行“三个一”调解工作法。即调好一案,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及时依法调处每一起纠纷;讲好一法,在调处每一起矛盾纠纷中,充分运用相关法条使当事人心服口服;明好一理,通过一起矛盾纠纷的调处,及时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起到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调解矛盾纠纷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语都可能对当事人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凭借敏锐的察觉力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中穿梭,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细心雕琢着每一份不和谐的棱角,使之逐渐平滑,最终恢复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在调解理念上,他时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引用贴近百姓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解析法律问题;在调解方式上,他坚持将调解办公桌搬到事发现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打老百姓看得见的比喻,与纠纷当事人同凳坐、同桌说、同谈心,一起化解矛盾纠纷。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始终扎根在群众工作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真心与公正架起了与群众心灵相通的“连心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赞扬。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多次获得马鞍村“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总之,在马鞍村化解矛盾纠纷的场景里他是不可缺少的一员,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马鞍村的平安与和谐,让村民的生活更美好,让马鞍村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