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小房间”里的“大海洋”
- 索引号
- 01525772-2-/2020-1207006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12-07
杨柳乡马鞍村有一个仅有20多平米的小房间,里边布置很简单,两排货架,几张桌椅,一眼看上去有点儿简陋,但你可别小瞧了这个房间,里面大有乾坤,上到六十多岁的老人,下到蹒跚学步的孩童都爱往这个屋里走。这就是马鞍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充电站”——农家书屋。
简单的两排木质书架上整齐陈列的是2000多册图书。图书的种类丰富,有孩童喜欢的绘本、童话故事;有中学生喜欢的中外名著;有农民大叔、大妈喜欢的果树的嫁接栽培技术、家畜家禽的常见疾病防治,还有乡村医生感兴趣的针灸推拿指南等。
马鞍村的监委会主任白永军是这个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作为一名老干部,他深知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对此他常怀感恩之心。老白说:“我们生在好时代,各级党委政府不仅关心我们的吃穿住,还考虑我们的文化生活,所以我要尽最大的努力管理好书屋,让更多村民享受好政策。”
为了让村民有一个干净整洁温馨的读书氛围,白永军每天一到村委会就要整理打扫农家书屋,将书架上的图书认真归类整理。每当上级部门配发新的图书,他就一本一本的将这些图书盖上村委会的公章,然后分类上架,他把这些书当做宝贝一样。为了激发村民的读书的兴趣,白永军经常向来村委会办事的村民“推销”农家书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向告诉大家推荐适合的图书,村干部平时入户也常常把农家书屋挂在嘴边。针对马鞍村“三留守”人员较多,隔代教育不足的情况,他和马鞍村的干部一起研究组织了很多文化活动,“周末读书日”、“夜间小课堂”,突出以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吸引群众、儿童到农家书屋学习充电。有了大家的默默付出,马鞍村好读书爱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个小小的农家书屋也成了村民学习知识,遨游书海的“大海洋”。
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推动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说起农家书屋的好处,村民们深有感触。以前,大家休闲喜欢去麻将室,现在“泡”农家书屋成为新时尚。马鞍村利用这一学习交流平台,为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家书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区村寨的宣传阵地。小小的农家书屋渐渐发挥出了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当地群众的致富本领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