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霞客游记》走杨柳【第二期】
- 索引号
- 01525772-2/20250723-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7-23
“又三里,出岭西。始见西南下壑稍开,有西峡自北而南,与南峡合而西去,有茅数龛嵌峡底,曰锣鼓寨。皆儸儸之居。……盖此岭从虎坡北干海子东分支西突,又西度为大寨西峰,西北横亘于大寨、玛瑙山之间,此其东下之岭也;其北为崇脊,其南为层壑。遥望数十家倚西亘横峰下,即大寨也。于是西南盘层壑之上,二里,越冈西下,又二里,西南下至坞间。涉北来小峡,又西上半里,是为大寨。”原文记录的“锣鼓寨”,在与杨柳乡岩头村、干田村的很多百姓聊起,大家都是说岩头村的人就是原来“锣鼓寨”的人,偶尔有干田人与岩头人争执起来,干田人就老气横秋地对岩头人说:我们争不赢你们这些锣鼓人。岩头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道街的管簧寨及周边搬来罗明坝,被安排在现在的居住地开始开发罗明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罗明坝是一片荒茅之地,只有少数的傣族居住,经过从周边山区一些搬迁移民到此进行开发,六十多年的时间,罗明坝已经成为杨柳乡的经济区,有香料烟公司收购站,养牛基地,适宜种植热带水果,农作物,甘蔗,香料烟,稻谷,包谷等。
“罗明”,徐霞客在书中杨柳这段描写,有三次:第一次为“初六……其水南下,即为玛瑙山后夹中瀑布矣。度横木东。复上坡,半里,陟其东冈,由脊上东南行。还顾海子之窝,嵌其西北;出峡之水,坠其西南;其下东南坞中,平坠甚深,中夹为箐,丛木重翳,而轰崖倒峡之声不绝。其前则东西两界山又伸臂交舒,辟峡南去,海子峡桥之水,屡悬崖泻箐中,南下西转而出罗明坝焉。”第二次为“初十……三里,复盘坡西转,望见南坞中开,下始有田,有路从东南来合,即烂泥坝北来道也。坡西南麓,有数家倚坡南向,是为某某。仍下坡一里,从村左度小桥。是坡左右俱有小水从北峡来,而村悬其中。又西北开一峡,其水较大,亦东来合之,会同南去,当亦与松坡水同出罗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