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早春第一果丨到蒲缥开启你的“‘枇杷’行”

索引号
01525761-8/20230331-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蒲缥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3-31

品早春第一果丨到蒲缥开启你的“‘枇杷’行”

 

阳春三月近,乍暖还寒时

当龟裂的土地得到了第一场春雨的浸润

而呼吸了一整个冬天干冷空气的你

也格外需要枇杷的鲜爽

来为你下上一场“及时雨”润燥

久旱逢甘霖

实乃每年春天的“头等幸事”

 

 

 

蒲缥地处云贵高原

属亚热带和温带南亚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2℃,坐拥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

承蒙大自然的厚爱

让蒲缥成了枇杷生长的伊甸园

 

 

它们在

夏时展叶,秋日养蕾

冬季开花,春来结子

承四时之雨露,独备四时之精气

独特的生长周期

让果子的生长时节

与正在越冬的虫子完美错过

因此,无需农药

便能直接享用“润物细无声”的舒适

 

天然的食材,往往需要“专业”的食用方式

在食用枇杷时

用指甲刮一刮外皮,或者是在桌子上转一转

果肉便会与果皮分离

边用手撕开薄如蝉翼的果皮

边用嘴吮吸像小溪一样淌出的汁水

将肥厚Q弹的果肉放入口中

一嚼便汁水四溢,仿佛一颗饱含汁水的小炸弹

将积攒了一年的“阳光味道”爆裂开来

清甜和芬芳迅速席卷你的整个口腔

 

在长时间的相处中

枇杷也被蒲缥人吃出了更多的花样

在那个缺糖少油的年代

清甜甘冽的枇杷膏

无疑是孩童们最好的甜食

 

不同于木瓜鸡

枇杷煮鸡无疑是“牙酥”群体的福音

鸡肉本身的丰腴加上枇杷恰到好处的酸甜

说它俩是美食届的“伯牙与钟子期”也不为过

 

枇杷,因其叶形似琵琶

取琵琶的音,故得名枇杷

枇杷也仿佛藏了些许

古色古香在其中

一如,世人皆知苏东坡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却不知该诗前两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这里的“卢橘”就是枇杷

 

 

又如,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他将对亡妻的思念

藏进了时间里

又具象在了庭院里的枇杷树中

不知离开农村老家多年的你

是否也会时常回想起

儿时与家人玩伴一起用竹竿打枇杷的快乐

那些美好的回忆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

淡化、消散

但庭前的枇杷会记得

你我曾经来过

 

3月-5月

蒲缥镇千余亩枇杷进入采收期

久居闹市,宜春时至蒲缥

听金山传奇,探古猿遗址

走丝绸古道,泡蒲缥温泉

游美丽乡村,品早春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