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地震局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快速反应工作方案

索引号
43270774-7/20250407-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地震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4-07

根据《省地震局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快速反应工作方案》《隆阳区地震应急预案》《隆阳区地震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隆阳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隆阳区地震局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快速反应工作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区地震局应对全区重大及以上地震灾害的先 期快速反应工作。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区地震局按照本方案规定职责,自动启动应急响应, 开展应对处置工作。

二、主要任务及快速反应措施

(一)地震预警和叫应。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区地震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报告区委书记、区长、分管副区长,区地震局分管领导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报告区委办值班室、区政府办值班室。

(二)地震速报。通过地震行业内网快速获取地震三要素,震后10分钟内,通过短信平台向区级领导、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发布地震速报信息。震后30分钟内,由当天值班人员向区委值班室、区政府值班室、市地震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纸质版《震情速报》(传真报送)。

(三)人员集结。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全局干部职工自发在20分钟内赶到单位集结。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参加指挥部紧急会议。单位派出人员自发向管理机构说明情况后,及时赶赴单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四)启动应急指挥系统。震后30分钟内,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视频会议系统),确保指挥系统正常运行,音视频通信通畅。

(五)地震灾害快速评估。震后40分钟内,通过地震预评估系统,产出地震灾害快速预评估报告,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抗震救灾对策建议。

(六)搜集灾情。值班人员加强与区应急局的沟通联系,持续搜集、更新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破坏等情况,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其他干部职工就位后,刘潋菲为主负责该项工作。

(七)震情趋势会商。震后40分钟,按照震情会商机制,召开紧急会商,研判震情,参加人员:局分管领导、监测预报股全体人员。震后3小时内,依据震情研判结果,形成《震情专报》报区委办、区政府办、市地震局、区委宣传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之后,根据余震情况,适时召开专题会商,通过《震情专报(续报)》持续报告震后趋势意见、余震序列。

(八)派出前方工作组。震后1小时,派出前方工作组赶赴震区,做好省、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的服务保障和协调工作,配合现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局主要领导在参加完指挥部紧急会议后,视情况赶赴震区。

(九)其他工作。后方工作组在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协调统计、住建等相关部门,提供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所需资料。

三、指挥编组

(一)应急响应

1.应急前方工作组

震后第一时间,一组先期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二组组长参加完指挥部紧急会议后,视情况带二组成员赶赴灾区开展工作。

(1)一组

负责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沟通、协调联系工作;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等会议;做好省、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的服务保障和协调工作等。负责与省、市地震局相关处室取得联系,了解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组建有关需求并及时反馈灾区级指挥部;待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陪同查看灾情,参与省地震局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组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完成《灾情损失评估报告》。负责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协调、参与等工作;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现场工作队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配合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

(2)二组

负责区地震局应急工作总指挥,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陪同区级领导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参加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提出工作建议;做好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负责抗震救灾影像资料的收集,待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参与省、市地震局现场信息宣传组和秘书组等临时性工作;做好前后方工作组的沟通、联系等工作;视情况配合组织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

2.应急后方工作组

负责后方应急总协调工作,指导下设各小组开展工作,负责新闻发言,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

(1)综合协调小组

负责综合协调小组全面工作。负责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及时收集上级地震部门现场工作队出队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工作;配合新闻宣传小组准备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负责灾情收集;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完成综合协调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

加强与省、市地震局监测、预报的沟通联系,负责组织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3小时内完成《震情专报》,提交前方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小组;负责应急期间前兆加密监测,参与异常调查核实等工作;完成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3)新闻宣传小组

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收集、汇总、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二)应急结束

根据国家、省、市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的地震应急处置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当前重大地震灾害应对处置工作的严峻性和极端重要性,把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主动担当,认真履职,按照职责任务常态化开展工作。

(二)加强预案建设,强化应急演练。紧扣职责任务,抓紧制定、细化、完善突发重特大地震应急处置方案、预案,积极配合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定期开展地震应急联动演练,不断提升联动处置重特大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协同配合,强化信息报送。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按照分工任务,强化联动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加大沟通协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有关工作情况及时报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