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
- 索引号
- 01525688-5/20250214-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2-14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双减”工作文件精神,切实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推动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结合隆阳区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接送困难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广大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对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保障学生健康安全、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要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回应群众关切,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创新模式,积极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二、实施原则
(一)公开性原则。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资源配置和学生、家长需求以及学校作息时间、服务能力,统筹规划,科学完善本校课后服务方案。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学校要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的内容、方式等,并主动告知学生、家长和社会。
(二)安全性原则。要坚持把安全监管放在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首位,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学生学习、活动的场地、设施应符合国家中小学安全防范相关规定。要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活动场所、食品安全、疾病防控、应急救护、消防设施等安全检查,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课后服务值班、监管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学校要加强与公安、卫健、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公益性原则。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对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户、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后服务费。
(四)自愿性原则。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必须遵循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主动向学生家长告知课后服务的方式、时间、内容和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学生和家长自愿报名、自主选课,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五)适宜性原则。各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因地因校制宜,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科学、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课后服务课程。适当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和学习拓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
三、服务对象与时间
(一)服务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所有在籍学生。
(二)服务时间。课后服务一般为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小学16:10分结束当天正常教学任务后开展课后服务,各学校可视情况,原则上结束时间不晚于18:00。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初中阶段按照课时标准参照执行)
四、服务方式与内容
(一)服务方式。一是家长、学生自愿提出申请,经班级、学校审核同意后,学校和家长签订学生课后服务委托协议,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进行编班并安排课表,编班时根据服务内容合理设定班额,原则上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期。三是学校组织本校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如学校课后服务项目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兴趣特长需求,可按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进校园参与非学科类课后服务。四是课后服务课时每天为2小时,1小时必须用于开展音体美等非学科类社团活动,另1小时可以用于开展学生自主作业及答疑辅导,积极倡导“作业不回家”。
(二)服务内容。课后服务课程可分成德育活动、文体艺术、科普实践、人文阅读、学生自主作业及教师答疑辅导等类型。学校要开发主题式、菜单化课后服务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服务课程建议设计项目式、主题式、探究式学习活动,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1.德育活动类课程。主要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各类专题教育活动,旨在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
2.体艺特长类课程。主要指与体育、音乐、美术、健康教育、表演艺术等内容相关的课程。应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兴趣爱好,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艺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3.科普实践类课程。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内容相关的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
4.人文阅读类课程。主要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等相关内容的阅读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对话,促进自己的精神发育,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丰富人文底蕴,厚植人文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5.学生自主作业及教师答疑辅导。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学校结合“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管理规定,实际开展作业辅导类课后服务,每天开展时长保障1小时(每周不超5小时),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的课后作业负担。不得将作业辅导类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坚决杜绝集体教学或“补课”。
学校要统筹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场地等校内场地设施,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研学基地等校外教育场所,开发开设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网络课程平台中的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鼓励跨校、跨区域课程建设资源共享。
五、工作保障
(一)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日常管理机制。各学校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教师跟班指导,认真填写服务日志。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或值班领导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发现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要第一时间研究解决,确保服务工作取得实效。学校对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对每种课后服务的人数、内容、时间、形式等都要进行档案资料留存,做到过程清楚、有案可查,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二)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收费管理机制。根据《关于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隆发改联发〔2022〕319号)文件要求,收费标准为城区学校中每生每课时最高2.5元,每生每学期最高400元,农村学校每生每课时最高2元,每生每学期最高320元。学校要将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事项、费用开支等及时告知学生及家长,严禁收费不做事、做事乱收费。
(三)建立健全课后服务费使用机制。课后服务费属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收费收入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和核算,专账核算,不计入学校收入,根据实际支出列支。课后服务费根据不同类别学校的具体安排,按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期末根据实际开展的课时情况进行清算,多退少补。课后服务费主要用于发放完成常规教学和管理任务后,额外承担课后服务的一线教师和相关人员的劳务补助,以及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等开支,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违规发放津补贴。学校因开展课后服务产生的水电费及消耗品支出应由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进行保障,不得占用课后服务经费。严禁挪作他用。具体参照《保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管理补充规定》(保教体发〔2023〕109号)执行。
(四)建立健全教职员工合理报酬机制。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适当的劳务补助。各校应根据区教体局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课后服务考核和补贴发放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报区教体局备案。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区教育体育局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对借课后服务进行违规乱收费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学校要加强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公众平台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和家庭积极配合课后服务工作。同时,总结推广课后服务的好做法和好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五个严禁”。一是严禁随意扩大范围,课后服务的安排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正常的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之外。二是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应当遵循学生的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学生参加。三是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课后服务的内容应当丰富多样,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四是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借课后服务之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扩大收费范围。五是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主体才能提供课后服务。
(四)强化督查考核。形成两级督查机制,即校级督查和区级督查。各学校要成立校级督查领导小组,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校内自检自查,形成问题清单立行立改。隆阳区教育体育局也将利用驻点督导、股室挂钩督导、随机抽查等方式对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区级督导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区级对校长、学校、乡镇等年终考核扣分项。
七、实施日期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凡以往规定与本意见规定不一致的,按本意见规定执行。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