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材料

索引号
72730940-4/20240924-0002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
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6-16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材料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 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紧扣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汇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共有移民12482人,移民分布在17 个乡镇、176个村、484个村民小组。小湾水电站隆阳区库 区涉及瓦窑、水寨、瓦渡、丙麻 4个乡镇 15 62个村民小组。共有少数民族5406人:其中白族4615人、布依族1人、 傣族47人、景颇族10人、傈僳族72人、苗族1人、纳西族2人、怒族4人、彝族626人、布朗族3人、回族10人、 满族9人、苗族5人、德昂族1人,占后扶直补人口 49.9%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保障,以创建促发展

办党组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工作与业务工作 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坚持以月促年、常抓不懈,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取得实效。由综合股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创建活动的衔接安排和具体事务,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动员,指导能效创建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纳入办党组及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例会等广泛开展学习,发挥“学习强国”、“云岭先锋”手机 APP 等学习平台作用,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等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思想深深扎根于干部职工心中,提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利用周一例会,介绍我区民族发展现状,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促进全区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利用电视、手机等媒体把微信公众号、手机新闻中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在工作群、公众号上进行推送,通过常提醒、常宣传把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起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教育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教育宣传,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对促进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移民管理,维护民族团结

我办后期扶持直补人口共有10830人,少数民族5406 人,占后扶直补人口49.9%。全办职工干部加强对库区、移民安置点少数民族人文关怀,通过下沉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关心库区、移民安置点少数民族生活,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询问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相互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大力营造浓郁的文化共建和谐氛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优势亮点

(一)民族文化繁荣多彩,多点开花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高度重视库区、移民安置点民族文化 的项目投入,充分发掘、保护和建设库区及移民安置点民族文化。投入240.82万元在瓦房乡徐掌村建成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室,活动室以展现白族和彝族风格的服饰和农具为主,展品由移民自愿无偿提供。全村现有人口 57249人,全部是白族,其中享受后期扶持的移民有57户有231人。此外,篝火晚会、墙体绘画融入移民生活,在库区、移民安置点呈现出民族文化繁荣与民族地方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形成品牌

十三五”共规划实施项目67个,总投资9351.214万元。 其中:少数民族移民增收项目22个,总投资3398.664万元; 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1个,少数民族受益群众约50余人, 总投资30万元;美丽家园建设项目44个,总投资5922.55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极大改善着少数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2020 年共规划后扶项目15个,总投资约3270万,报2021年项目12个,积极实施“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移民新村建设项目。2020年,启动实施投资831.22万元的杨柳乡冷水村海尾自然村移民新村建设项目,预备启动投资3000万元的杨柳乡茶花村清水塘自然村移民新村示范项目。涉及少数民族 5406 人,通过项目投入库区及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村庄和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已在库区和移民安置点形成品牌。

(三)库区及移民安置点民族村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支撑致富

围绕民族群众的种养习惯、地理条件、市场潜力,在铁厂坡移民安置点发展柠檬种植产业,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种植约500亩;在孔雀山移民安置点发展柠檬种植产业,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种植约500亩;在小平田移民安置点发展火龙果产业。自2012年以来,已累计种植约500亩,在敢顶移民安置点发展火龙果产业,自2012年以来,已累计种植约400亩,为少数民族移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以队伍建设引领民族团结,促进稳定

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发展,以党建带动民族团结建设。 全办目前共有少数民族2人,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尊重少数民族干部的风俗习惯。

四、下步工作计划

在今后工作中,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将切实把民族工作做为单位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积极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坚持以创建推动机关发展和健康隆阳建设,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贯彻落实水库、移民安置点后期扶持政策为重点;以维护库区及安置区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移民区域发展为主线;以解决少数民族移民群众困难问题,化解少数民族移民诉求,促进少数民族移民增收致富为着力点,切实转变作风,履职尽责,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努力为实现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