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索引号
72730940-4/20240924-00013
发文机构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
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11-30

隆阳区搬迁安置办公室开展法治

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依法治理体系

一是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我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年度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办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格局。二是根据隆阳区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结合我办实际,向全办职工印发了《隆阳区搬迁安置办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做到年度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及安排,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理,进一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为全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与云南吉昌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合同,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我办的法律顾问,涉及相关法律法规都由法律顾问把关,不断促进我办依法办事,依法决策。

(二)强化干部学法,建设形成法治文化单位

一是制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由办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组织每年开展了不少于4次的集中学法活动,通过邀请法律顾问讲法、观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的制度机制。二是全办职工通过法宣在线按时完成每年学习任务,并参加线上考试,考试合格率100%三是在单位开展领导带头讲、职工谈体会的集中学习活动,通过将两学一做、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及党内法规纳入周一例会进行学习,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领学、带头宣讲、带头交流的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四是针对我办搬迁安置工作涉及的移民政策法规、行业规范定时组织学习,不断提高我办干部职工业务知识水平,按照我办普法清单,围绕建设法治移民目标,重点做好与移民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好地为移民服务。

(三)打造宣传阵地,促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库区、安置点,与瓦渡、丙麻、瓦窑、水寨、潞江、芒宽等乡镇形成合力,通过干部群众会议、新闻广播媒体大力宣讲政策规定、任务及时间要求。编印、下发移民政策法规资料,让移民做政策法规的明白人,便于群众遵守和监督。二是结合挂包帮情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1月至11月,我办到2扶贫挂钩村——瓦窑克恭村、繁荣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16共有挂包帮干部14人,所挂贫困户60户,按照市区精准扶贫要求,积极向贫困村群众开展法治扶贫,联合乡镇及村委会通过法治宣讲、群众座谈会、党员代表大会、宣传栏及村内广播深化贫困村的法治宣传教育,将普法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明确扶贫工作队员的的责任,不断接近普法最后一公里。三是利用党员双报道制度,与九隆街道、马里社区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面向商家、居民、行人,积极开展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法活动,不断扩大社会普法覆盖面。四是针对在建的移民工程项目,大力宣传《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方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带入工地,全面预防和处置农民工群体性事件。五是由主要领导带领职工积极利用入户、干群座谈会、单位公众号进一步贯彻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和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让群众了解案件审理、实施认定、法律适用和办结情况,实现以案释法工作常态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在普法中还存在着盲点,在开展工作过程出现干部热,群众冷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宣传模式创新力度低。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措施和方法创新不够,在日常宣传中,更多的是采用面对面宣讲,互联网+法治宣传宣传模式拓展不够,较为欠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办职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强化了依法决策、依法移民的自觉性,针对不同普法对象,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了库区、安置点移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近年来,移民群众上访率持续下降,促进了全区移民系统的稳定。下一步我办继续做到:

(一)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自觉把法治宣传教育放在我办主要工作中来协调推进;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积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效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继续改革创新抓普法。在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培育公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树立注重宣传实效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策划法治主题活动,分类指导、分类施教。在载体阵地上,要充分利用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窗口和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三)继续提升工作手段。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开展面向移民系统的宣传教育,针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人群专项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