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1年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方案

索引号
01525707-9-/2021-0716005
发文机构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7-16

隆阳区2021年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方案

2020105日,隆阳区市民被青华海草地内蚂蚁蜇咬的样本经云南省专家鉴定确定是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为有效控制红火蚁疫情蔓延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根据隆阳区植保站调查,隆阳区红火蚁多见于公路引线、绿化带、草坪、流转摞荒农田、田埂、高地、疏于管理的基地公园和院落等,目前分布区域为青华、河图、金鸡、板桥、永昌、兰城、汉庄、永盛。分布区域:南至永盛高速收费站,北至板桥左所村,西至大西山脚南坝村,东至东山公园。分布密度:万亩观光园区最大蚁巢密度50/亩,分布面积:3万亩。由于监测面广,加之未进行有效防控,全区红火蚁发生危害蔓延势头加剧。根据省、市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各乡镇(街道)务必要将红火蚁监测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按照“防早治小”的原则对红火蚁危害蔓延势头进行有效遏制,防止出现更大威胁。

二、监测防控

(一)监测防控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长期治理”的防控机制;结合实际,分区治理、科学监测,点面结合、诱杀为主,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二)防控目标

有效降低发生区红火蚁种群密度;扑灭新传入、小范围的疫情点;不发生恶性伤害人畜事件,不出现恶性扩散蔓延。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全面抓好监测工作

监测范围:全区各乡镇。其中,青华、河图、金鸡、板桥、永昌、兰城、汉庄、永盛、辛街等保山坝区的乡镇街道实行重点监测,其他乡镇实行一般监测。各乡镇街道务必及时认真开展监测,做到本辖区红火蚁分布点位清楚,将监测结果登记在红火蚁调查记录表中(附件2)。

监测重点:公路引线、绿化带、草坪、流转摞荒农田、田埂、高地、疏于管理的基地公园和院落等。

监测时间:20216月全面启动监测,一旦发现红火蚁蚁巢,用手机和GPS进行定位,随即开展拉网式普查。

监测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安排专人负责红火蚁的监测上报。

一旦发现疑似对象,及时拍照给隆阳区植保植检站,商量有关防控对策。

监测要领:在监测普查中,最好携带监测瓶、放大镜、镊子等工具,防止被叮咬。如发现疑似蚁巢,可用细棍等插入蚁巢5-10cm,观察是否有蚁群迅速出巢并表现出攻击行为的现象。

2.防控措施

毒饵防治:用缓效杀虫剂和玉米粒、豆油等蚁类食物引诱材料混合制成毒饵,或购买成品蚁药,将毒饵以环状或点状投放于蚁巢外围50-100cm处,若蚁巢密度较大,则在整个发生区域撒放毒饵。

药液灌巢防治:将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农药兑成药液。先在蚁巢外围近距离淋施药液,再将药液直接浇在蚁巢上,若要挖开蚁巢顶部倒药,倒药要迅速。药液灌巢要保证整个蚁巢浸湿,药液能渗透到蚁巢底部。选择晴朗天气防治,第一次防治2周后进行第二次防治,年均防治23次。

粉剂防治:根据红火蚁的生活习性,将专用红火蚁杀虫粉剂高效氯氰菊酯倒入红火蚁专用喷粉机,采取气压法将粉剂压入蚁穴内,让更多的工蚁粘附毒粉,通过相互接触传导给幼蚁或蚁后,达到毒杀全巢的效果。

统防统治:根据财力、物力情况,组织应急防治队伍统一开展统防统治,在防控时间、效果上能达到理想成效。

安全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科学安全使用农药,规范施药操作,防止农药中毒事件。开展防治前,明示作业期限、区域和施用农药品种,警示和提醒公民保护人畜安全。

3.技术培训

区、乡、村各级要及时开展相关宣传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人身安全和农田管理,同时,引导和发动群众自觉加强监测防控工作。

4.严格检疫监管

农林业植物检疫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加大检疫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应检尽检,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严禁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红火蚁应施检疫植物及其产品调入调出,对带有疫情的种苗要进行药剂浸泡等科学处理,对处理不合格的,依法予以没收、销毁,防止疫情人为传播扩散。对违法调运导致红火蚁扩散的行为,依照《植物检疫条例》严肃查处。

三、组织保障

为切实做好红火蚁监测防控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隆阳区红火蚁防控专家指导组,组成成员和职责如下:

组  长:张小波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侯国郑  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

成  员:郭加果  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股长 

黄春有  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

李学义  区植保植检站

张朝钟  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所长

杨保中  区种子管理站站长

    区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

韩锦铭  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各乡镇(街道)农业中心主任

专家组负责对红火蚁的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支撑;参加咨询和会商,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参与开展红火蚁入侵趋势预测预报及分析活动,进行入侵风险评估,提出预警信息和防控措施建议;指导开展防控工作和应急预案制定。

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郭加果兼办公室主任,李学义兼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附件:1.红火蚁简介

2.隆阳区红火蚁调查记录表

附件1

红火蚁简介

红火蚁是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攻击力、传播力和破坏力。该蚁习性凶猛、蜇伤人禽家畜、繁殖迅速,入侵后可造成农田弃耕、咬伤家禽、攻击蜇咬群众、危及敏感人群生命安全等多方面危害,对农林业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态系统均构成巨大威胁。

红火蚁属昆虫纲膜翅目,成虫体色为红棕色至深棕色。其拉丁名: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意指“无敌的”蚂蚁,因其难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蚁,则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当蚁巢受到干扰时,蚂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成熟蚁巢以土壤堆成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有时为大面积蜂窝状,内部结构呈蜂窝状。在野外,蚁丘的特点及主动攻击入侵者的行为,可以作为迅速判断是否为红火蚁的方法之一。

红火蚁可取食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57种农作物。该蚁源自南美洲,20049月中国首次报道红火蚁入侵,2013年在云南楚雄州元谋县首次发现。该蚁食性杂,觅食繁殖能力强。食物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和腐肉、蜜汁、糖、蛋白质、脂肪等。该蚁没有特定的婚飞(交配)时期,蚁后寿命约5-7年,每天约产800-1500个卵,卵发育至成虫约需30-60 (小工蚁)60-90(中工蚁)90-180(大工蚁)。职蚁(工蚁和兵蚁)寿命约1-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