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707-9-/2019-0118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9-01-18
隆阳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方案
2018年12月初以来,云南省邻近的孟加拉、缅甸等国家相继发生草地贪夜蛾,该虫极有可能随春夏印度洋季风或贸易往来由孟加拉、缅甸传入隆阳区。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是一种危害力及繁殖力极强的新型害虫,严重威胁迁入地的粮食安全生产。按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农农(植保)〔2018〕18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云农办种植〔2018〕472号)文件及市级要求,为确保两个绝不:“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治时机,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虫害暴发成灾”,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
(一)明确职责抓好监测工作
鉴于草地贪夜蛾对隆阳区农业生产的威胁,经隆阳区农业局班子会议研究,由隆阳区植保植检站负责组织开展监测调查工作,一旦发生虫情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研究具体防控措施。
(二)全方面开展识虫宣传
为了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在全区发生情况,提高预警时效,防范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隆阳区将借助隆阳农业信息网、三农通、微信群等信息平台广泛宣传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及危害情况,动员全区农业技术部门加强学习、加强宣传,把草地贪夜蛾的预警识别工作宣传到广大群众中,让更多农户和群众能识别草地贪夜蛾,发现疑似虫情及时上报农业植保部门。
(三)监测调查措施
1.科学布点。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参考粘虫为害习性,结合隆阳区农作物布局,在潞江、杨柳、丙麻、西邑、蒲缥5个乡镇设立监测点,从2月至10月,重点围绕玉米、水稻、牧草、大豆、烟草、番茄等易受害寄主作物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调查,将草地贪夜蛾纳入病虫发生防治周报进行信息报送。
2.专项调查
针对粘虫类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性、突发性强、隐蔽性大的特点,在全区范围开展草地贪夜蛾专项调查,在可能发生期内(2月至10月)组织大面积专项调查不少于3次。
二、草地贪夜蛾防治预案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国跨省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强、隐蔽性大、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为此政府应指定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发现疑似虫情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作出预警,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一)发生情况的报告和确认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的原则,构建农业重大病虫害监测系统,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动态监测和普查。普遍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草地贪夜蛾疑似虫害,应及时向区农业植保部门报告,区植保植检站指派3名以上监测员12小时内到现场核实确认并及时上报到市级农业植保部门。
(二)启动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
按照《隆阳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的要求,参照《保山市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保政办发〔2006〕63号文件),将草地贪夜蛾纳入我区植物“重大疫情”管理,即新传入发生该虫情,区重大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启动区级应急防治预案;在4个以上乡镇或20%以上村暴发危害时,或任一地区发生面积500亩以上的,区重大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启动区级应急防治预案并上报市重大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领导小组。
三级应急防治:部门动员,防治准备。当出现草地贪夜蛾迁入时,要及时铲除。基层农业技术部门要及时组织系统监测,大力宣传,组织培训,并根据发生情况为预防大面积扩散做好防治思想准备。
二级应急防治:政府动员,重点防治。当草地贪夜蛾在4个以上乡镇或20%以上村暴发危害时,或任一地区发生面积500亩以上的,植保技术部门要及时将发生情况和所采取的防治措施上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并向发生区域政府通报发生情况,建议各级政府组织防治动员,重点防治。
一级应急防治:政府部署,全面防治。当草地贪夜蛾在10个以上乡镇发生危害时,或任一地区发生面积1000亩以上的,植保技术部门及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各发生区域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动员,部署防治行动,开展全面防治,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不误,确保防治效果。
附件:草地贪夜蛾生物特性及监测防控
隆阳区农业局
201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