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地名我来讲——板桥篇之三
- 索引号
- 01525764-2/20240513-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5-13
七彩地名我来讲——板桥篇之三
板桥镇:据传最早有三户人家居住,名叫三家村。村南有东河环流,人们以篾索或舟楫摆渡。因河边有梅树,为此称“梅花古渡”。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云南前卫李观修建为木板桥,被称为板桥街。民国《保山县志》亦载:“街南段有东河,上建画桥,名北津桥,铺木板,世称板桥,镇即以此为名。”
柴河村【Cháihécūnmín】原名滥柴河,为区域地名,包括河东、河西两个居民点。因中间穿过一条小河,两岸果松等树木较多,形成的干树木烧柴也就自然多,甚至堆积到河两岸,俗称柴河。
河东【Hédōnɡ】地处山洼小平地,该村坐落在一条小河(当地称浪柴河)东岸,故名。河西【Héxī】地处山洼小平地,原名浪柴河,该村坐落在一条小河(当地称浪柴河)西岸,故名。
高海村【Gāohǎicūn】地处平坝,古时这里地势低凹,雨水来临时形成海子,仅村子能高于水面,故名。
官坡【Guānpō】此村地处西南丝绸古道一半坡上,明清时期为迎送来往官员和到省城、京城科考必经之地,村内建官员等食宿的驿站,故名。
来源:隆阳区地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