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地名我来讲——板桥篇之二
- 索引号
- 01525764-2/20240511-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5-11
七彩地名我来讲——板桥篇之二
板桥镇:据传最早有三户人家居住,名叫三家村。村南有东河环流,人们以篾索或舟楫摆渡。因河边有梅树,为此称“梅花古渡”。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云南前卫李观修建为木板桥,被称为板桥街。民国《保山县志》亦载:“街南段有东河,上建画桥,名北津桥,铺木板,世称板桥,镇即以此为名。”
郎义村【Lánɡyìcūn】地处山麓平地,原名郎且村,相传远年该村男青年阿五与七白村女青年七香恋爱后,阿五患有麻风病,为不拖累自己的心上人,叫七香另选婆家,自己到林处山居住,七香冲破世俗来到未过门的婆家,为阿五送饭送药,阿五病好与七香结为夫妻,相伴一生,为纪念二人感人肺腑的爱情,后人将郎且村更名为郎义村。
孟官【Mènɡɡuān】地处平坝,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保山有缅人叛乱,地方官府下令孟龙、孟虎在此扎营护卫,村民为纪念他们,故名孟官。
好善营【Hǎoshànyínɡ】地处平坝,蜀汉诸葛亮军队南征在此设营,被火烧,得名火烧营。1932年村中建乐善堂,将村更名为好善营。
青莲村【Qīnɡliáncūn】地处平坝,明朝洪武年间,李和盛将军率领大军到云南边境平叛,后李将军全家老小定居在此地,命名为小村子;后皇帝取李白的号青莲居士,赐名为青莲村。
妻贤【Qīxián】地处平坝,明初建村,原称七百村(据说建村时开挖了七百丘田);后因村出了一位明大义、贤能忠贞于爱情的妻子,故名。
来源:隆阳区地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