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镇备灾管理及物资储备

索引号
01525764-2/20241129-00004
发文机构
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救灾信息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4-11-29

板桥镇备灾管理及物资储备

板桥镇不断加大政府备灾管理及物资储备,保障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

一、备灾管理体系建设

1. 成立乡镇级别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各成员单位在备灾、救灾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在各村(社区)设置灾害信息员,负责收集本村(社区)的灾害隐患信息、气象变化情况,及时向上汇报,并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传递信息给村民,组织初步避险。

2.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涵盖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灾、地质灾害等常见灾害类型。预案要详细说明灾害预警发布流程,如接收到上级气象部门暴雨红色预警后,通过广播、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在多长时间内向全镇居民发出警报。各部门、各村(社区)应采取的行动步骤,包括人员集结、物资调配、受灾群众安置地点等。针对不同灾害种类,分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突出特定灾害应对的专业性操作。以地震应急预案为例,明确地震发生瞬间室内外人员正确避震方法,震后初期救援队伍搜索救援重点区域划定,以及医疗救护点设置等细节。

3.定期开展乡镇全域灾害风险评估,结合地理信息、气象数据、人口分布、建筑物情况等因素,绘制灾害风险地图。标注出洪水易发区、山体滑坡隐患点、地震断裂带周边区域等高危地段,为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直观依据。例如,依据风险地图,提前对山体滑坡隐患点附近居民进行搬迁避让规划,对洪水易发区建筑物加固提出要求。确保风险防控精准有效。

4.建立多渠道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对接上级气象、地震、水利等专业部门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农村应急广播等多种媒介向居民推送灾害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全覆盖,尤其是偏远山区、老年人群体等信息接收困难区域,采取上门通知、高音喇叭喊话等补充方式。

二、物资储备管理

1. 生活保障物资。储备足够数量的食品(如方便面、罐头、饮用水等,按受灾人口预估储备量,保障至少3-5天的基本生活需求)、保暖衣物(棉衣、棉被等,根据季节和当地气候条件调整储备品种)、帐篷、折叠床等居住用品,确保受灾群众在灾后有吃、有穿、有住。

2.医疗救援物资。配备常用药品(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外伤药等)、医疗器械(担架、急救箱、氧气瓶、血压计等),以及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满足伤、病人员救治和灾后防疫需要。

抢险救援物资:针对常见灾害准备相应工具,如防汛沙袋、抽水泵、冲锋舟、电锯、液压破拆工具等,保障抢险救援工作迅速高效开展。

3.农业生产物资。储备一定量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用于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减轻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4.储备库建设与管理。选择合理物资储备库位置,方便物资快速调运,且能确保自身安全。期,先进先出使用,避免浪费。定期补充,根据物资消耗情况、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制定物资定期补充计划。

5.物资调配与运输。制定物资调配流程,明确灾害发生时,由哪个部门统一调配物资,根据受灾村(社区)受灾程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合理分配物资,避免出现分配不均现象。提前规划运输,确保灾害发生时能迅速组织足够车辆,将物资及时送达受灾现场。同时,对运输路线进行规划,考虑道路受灾阻断等突发情况,预备备用路线,保证运输畅通。

备灾管理体系与物资储备体系,能有效提升镇应对灾害的能力,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