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2018年工作总结
- 索引号
- 01525772-2-/2019-0109009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9-01-09
文化站2018年工作总结
回顾2018年是忙绿而充实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我站努力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在2018年工作中,我站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文化队伍和村级文化阵地建设。
1、加强文化站服务体系建设,明确发展思路,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而制定长期发展计划,结合村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和文化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情况,制定对村长期文化建设帮扶和培养计划。
2、加强对村级文化室扶助和管理。今年7月中旬我站对全乡18个农家书屋进行了自检自查,健全了各项免费开放制度,在每个农家书屋粘贴名言警句,营造阅读氛围,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借阅阅读环境,群众对农家书屋服务功能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3、加强对村级文艺队伍建设:目前全乡各类文艺队伍共23支,总人数在600人左右,每个队伍都配备了移动音箱设备。其中广场舞队伍15支;彝族传统舞蹈为主的文艺表演队3支(杨柳干沟、茶山平安寨、联合绿竹寨);白族传统舞蹈的文艺表演队2支(平掌大寨、鱼和上鱼塘);舞狮队1支(马湾马麻寨);四声部合唱队1支(河湾户门坝)。彝族大钹队4支(联合绿竹寨、河湾下河湾、娘咱村、杨柳甘沟)
三区人才培训:开展进村指导相结合。全年开展进村服务20余次,极大满足了广大文艺爱好者,求学无门的境地。全年累计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
4、创新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内容拓展文化服务外延:从2018年8月份开始每周六下午由乡文化站牵头,乡妇联、乡团委、中心学校配合,整合乡政府工作人员、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中小学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力量建立师资库在乡文化站开办“幸福杨柳·周末课堂”,为周边少年儿童提供阅读、朗诵、演唱、舞蹈、手工等免费课程,丰富少年儿童课余生活。同时结合杨柳实际,设置白族剪纸、花棍舞、擦大钹等特色课程,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截止2018年12月底开展活动20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营造乡域文艺氛围。
发掘民间艺术资源。组织人员开展了少数民族的调研考查,收集整理杨柳山歌小调、制作杨柳乡歌、收集杨柳传统农耕文化器具、少数民族服饰、吹打乐器、传统建筑老旧木门窗等在乡政府四合院建成了一个少数民族精品文化展示室;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坚持利用以广场舞活动阵地带动影响民族文化传播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飞不定期与群众开展民族民间音乐交流表演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欢迎,杨柳活动广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民族文艺活动气息。
三、开展群娱活动。
1、2018年春节狂欢月西山片文艺晚会在杨柳举行。杨柳作为主办方一方面积极做好活动的统筹协调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做好参演节目的创作排练工作。通过四个乡的共同努力给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非遗视听盛宴。杨柳的所选送的三个参赛节目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受到了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2、开展节庆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热爱杨柳、发展杨柳、建设杨柳的热情。在2018年9月30日晚在杨柳民族中学举办了隆阳区“三区”人才培训服务成果展暨杨柳乡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喜迎国庆“喝彩新时代.点赞新发展.开启新征程”专场文艺晚会。
3、积极配合市区两级文化部门部门做好送戏下乡活动:7月份我站积极组织六个村文艺队伍准备节目配合区文化馆送戏下乡文艺队到我乡开展了6场文艺演出。11月4号配合市文化馆开展了以“脱贫感党恩.携手共小康”为主题的专场演出。通过送戏下乡活动让山区的老百姓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高水平的文化盛宴,也把温暖送到了百姓心中。
4、以趣味活动项目带动农民健身热情,推动大地村农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积极组织开展杨柳乡首届群众广场度大赛和首届“南红杯”篮球比赛,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各村都掀起了一股健身运动的热潮。
四、非遗传承保护方面:
1、及时组织我乡的非遗传承人参加区文体局组织的非遗培训会议,进一步强化非遗传承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为更好的传承各自代表的非物质项目打牢思想基础。积极做好新的传承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申报打好基础人。
2、全年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省级彝族山歌小调传承人黄飞每周都会到杨柳中心小学给学生授课、市级白族剪纸传承人钱秀英每周到茶花三眼井小学给学生上手工剪纸课;区级“擦大钹”舞蹈传承人祁晓龙在周末的时候都会寨子里的大人小孩开展擦大钹、彝族传统武术的培训;祁应龙、鲁海珍、李海周、李树明、李德生等20多名联合绿竹寨的民间艺人也会不定期的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
3、利用保山端阳花街乡镇特色一条街的展出机会,将杨柳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我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刺绣、麻烦制品拿到花街展销,擦大钹、彝族山歌小调的音频视频资料也会在端阳花街展播。对外更好的宣传了杨柳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
五、全民健身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做好七彩云南文化健身基础工程项目的实施协调工作及下一步建设项目的储备上报工作;做好浦发银行56个文化活动场建设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督促落实做好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截至目前全部项目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
六、文物保护方面:全乡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共7项,对于这些文物我站积极开展文物的消防安全检查及跟文物所在村委会签订责任书。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虹桥的督促修缮工作。目前第一期,第二期的修缮加固工作已经全部完工。
七、扫黄打非工作:为切实做好杨柳乡“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顺利开展,4月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乡“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在文化站设立“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及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也相应成立联络站或基层联络组,确保了杨柳乡“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2018年全年共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发展进校园集中宣传3次,开展街天摆摊设点宣传6次,累计发放宣传册,宣传单1500余份。
八、文化市场巡查工作
1、坚持对网吧实行监督制度,严禁未成年人上网。
2、全年开展学校周边市场巡查4次。
九、旅游工作:为帮助农户更好更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由杨柳乡党委政府、隆阳区旅游发展局主办,万鑫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办,分别于2018年12月15日、30日两天在坳滋水果基地成功举办“2018年第一届、第二届水果采摘节”。坳滋农庄于2014年成立“隆阳区万鑫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本地131户白族、彝族村民构建而成,是杨柳乡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战略”重点扶持、打造的特色产业之一。通过活动的举办杨柳乡迈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步。
十、存在困难问题:
1、由于财政困难,村级文化助理员、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没有补贴,农家书屋作用发挥不明显。
2、各村体活动场所以基本覆盖,但配套设施不完善,健身路径的覆盖数量还是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
3、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民间艺术缺乏保护传承意识。
总之,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站将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繁荣杨柳文化事业,倡导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而努力奋斗!
杨柳乡文化站
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