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伟大!致敬扎根大山深处的乡教师

索引号
01525772-2-/2020-0619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杨柳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06-19

平凡而伟大!致敬扎根大山深处的乡教师

 

有一群人,他们每天做着平凡的琐事,却用细心和爱心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他们就是我们亲爱的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杨柳乡的优秀教师们为无数大山深处的孩子铺就别样人生。

孩子的欢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鲁国贤,男,彝族,57岁,现任茶花村小学校长。19866月,鲁国贤到杨柳乡烈马小学担任民办教师。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山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那时候,教学环境真是晴时一身灰,雨时一身泥,办学条件十分艰苦,鲁老师将大半年的生活费500元捐献给学校,还到处号召村民们集资办学,用一颗赤诚之心,在那块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爱的种子,于1994年被云南省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1997年鲁老师转为公办教师,调入杨柳乡三眼井小学(现更名为茶花小学)任教,担任茶花村小学校长。住校学生生活很困难,那时学校没有伙食团,鲁老师就以校为家,帮他们生火、教他们做饭、给他们买生活用品、焊接洗漱架、与他们同吃同住。鲁老师对学生们付出的不仅是爱,而是责任,更是教师光荣的使命,在1998年荣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作为茶花小学二十多年的校长,鲁老师处处以身作则,挖掘了乡土教材——剪纸文化。现在学校里每堵墙壁会说话,走廊处处育新人。茶花小学的校园文化除了材料以外,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安装都是鲁老师亲手做的,从没有向学校要过一分报酬,在2020年再次被云南省评为优秀教师。

为师一任,教化一方

张竹芹,彝族,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人,48岁,现任教于杨柳民族中学,教语文学科,并担任副校长。十八岁那年,张老师师范毕业,分配回乡任教。九十年代初,乡村教师除了教全日制学生,还要担负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的任务。于是,张老师白天教小学生,晚上教扫盲班,有时夜里打着手电筒去家访。二十岁,张老师荣获保山市扫盲工作先进个人奖。

从鱼塘小学到马田小学再到杨柳中心校,张老师优秀的师德师风传遍了半个杨柳乡。2004年,在云岭先锋活动中,学校党支部将张老师担任班主任的初二(83)班定为党员示范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班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全班都考上了高中,其中6人考入重点中学,语文平均成绩92分,进入了全区前十名,对于一所山区中学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当年,张老师荣获杨柳乡优秀共产党员隆阳区优秀教师等称号。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张老师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帮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家庭特别困难的女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有一回交不出来书费和学杂费,面临辍学的危险,张老师知道后,马上帮她交了学费,并百般安慰她鼓励她。之后这名学生更加勤奋学习,现在,她已大学毕业工作了,并且有了幸福的家庭。女生在考上大学时给张老师发微信说:我的恩师,您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如果没有您,我不能走到今天,我们感恩你。为师一任,能够影响一些山村孩子的人生轨迹,张老师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老党员,张老师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一直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和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教法。在多媒体教学技能方面比较欠缺,就主动向年轻教师请教,现在已经能熟练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了。张老师善于学习、与时俱进、责任心强、对工作充满热情,30年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于2019年,被云南省评为优秀教师。

人生有很多选择,他们却用一生选择平凡、选择奉献、选择为山里的孩子铺就明亮的路,他们平凡却伟大!杨柳乡优秀的基层工作者很多,他们从不多言,默默坚守住自己的岗位,他们不被人熟知却是建设幸福杨柳不可缺少的一环。也许我们的工作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也许我们的人生在平凡中度过,不能成名成家、不能轰轰烈烈,但涓涓细流终成大海。

 

(杨柳乡 霍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