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 大舞台 克服困难大胆实践 凝心聚力谱社区治理“新曲”
- 索引号
- 01525757-0-/2022-0304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03-04
小社区 大舞台 克服困难大胆实践 凝心聚力谱社区治理“新曲”
2020年6月,永昌街道学府社区下派了一位女书记——杨瑞华。下派到社区前,杨瑞华是永昌街道的一名在编干部,曾经在丙麻乡人民政府工作过,踏入工作岗位15余年,在单位先后承担过党政办工作、环保专干、社保专干、人事助理、妇联主席、老干党支部书记、文化站站长等。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隆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信访工作“先进个人”、保山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工作“先进个人”、隆阳区民兵军政训练“先进个人”、隆阳区“十佳善邻”、隆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工作者”、隆阳区“优秀共产党员”,曾连续3年被永昌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20年被隆阳区授予“健康家庭”荣誉;目前,担任永昌街道学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也是“中国共产党隆阳区第六届党代表”“隆阳区第六届人大代表”。街道也是基层,她经历过多岗位锻炼,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深入社会最基层最末梢的社区工作时间并不多,统筹指挥工作基本没什么经验,此项工作对她来说充满挑战。
初来乍到不怕直面“下马威”,脚踏实地要硬气。到学府社区初期,好多人并不看好她,对这个女书记持有相当大的怀疑态度。“这么一个不经世事的丫头来当书记,以后定有她哭鼻子的时候了......”“大家都说学府社区来了一位年轻的女书记,我今天专程来看看,确实年轻呢,但是我们这里的事情太复杂了,你还嫩点呢,有没有本事摆得平......”“我们这里有几个居民很混的,隔三差五的爱到社区找麻烦,你光接待接待那几个人就有你忙的了,我真替你捏把冷汗......”“听说你是上面下派的书记,肯定很有能力,这回好了,好多事可以找你处理了,我相信以前社区干部解决不了的事在你手里一定能得到解决......”群众的冷言语和不信任,给刚到社区的杨瑞华的一记“下马威”。她知道有些人看不上她,认为是个女同志做不成什么大事,但她并没有被吓倒,暗地里下定决心,越是别人看不上自己,自己越要硬气,既然自己心甘情愿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好好的走下去。她始终坚信:“只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路,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人心一定能换得了人心,工作一定会干出成效。”
求务实不怕问题“强攻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刚到社区,杨瑞华就发现日常事务真的千头万绪,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恰如其分,处理起来并没有之前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和轻松,就像应对打仗一样遭遇种种攻势。刚到社区的两个月来,杨瑞华办公的地方成了“接待室”,居民群众络绎不绝地来找她反映问题成了日常工作,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意见、建议多半是遗留的复杂民生问题,解决起来费时费力。也正因此发现当地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低;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辖区有商业小区、廉租房、自建房、老寨子等构成,区域构成比较复杂,流动人员和困难群体比较多,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跟居民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居民思想传统守旧,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在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现来来去去就是社区、网格单位的干部在唱“独角戏”,下设小组干部参与程度也不高,居民群众没有一点参与意识,且文化素质偏低,有些群众甚至牢骚满腹:“创什么和我都没有关系......”;在环境卫生整治后,居民群众“十乱”现象普遍存在,整治后得不到良好的保持,导致工作反弹,反复整治,重复投入劳力、物力和财力;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工作,杨瑞华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和疲惫,到社区一个月就瘦了近10斤......针对迎面而来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杨瑞华并没有泄气,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分析原因上面。她想,当前社区工作繁杂众多,样样是重点工作,光靠几个社区干部和小组干部是远远不够且干不好的,社区缺的就是干事的“人”和治理的“力”量,要想干好社区工作,必须凝心聚力,握指成拳,当下重中之重应该从凝“人心”和聚“力量”开始。
大胆探索不怕“开荒地”,开辟“田地”结出新“硕果”。到社区不久,面对当时的社区现状和社会治理困局,杨瑞华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一条适合社区治理的“路子”,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扭转这个局面。她一方面主动寻求永昌街道、上级各单位的帮助,另一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如何“破局”上,通过多方协调,群策群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积极探索出以凝“心”干事、聚力共“治”为主题的“五心五治”党建工作法,即秉承初“心”抓政治、凝聚民“心”抓自治、联盟合“心”抓共治、党群同“心”抓整治、文化育“心”抓德治。通过“五心五治”党建工作法的探索和大胆实践,在较短时间内社区党总支彰显出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双管齐下、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互融共生、凝魂聚气和凝心聚力同频共振的效果。社区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学府社区旧貌换新颜,即组织活力焕然一新、党员作用焕然一新、党群关系焕然一新、居民思想焕然一新、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9月,社区又得到保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帮助,与社区共同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新模式,成立了“党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站,随后又成立了“党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站,打造了“文明行动先锋队、志愿服务先锋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三支先锋队组成,分别按照养老助残、心理疏导、矛盾化解、法律援助、生活服务、技能培训、济困救孤、素质培养、营养健康九项服务内容成立了9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内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对象、精神病患者等领域的特殊群体和重点人员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通过系列志愿服务实践,将居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与“党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的融合起来,把居民群众的所需所求一样样办好,让弱势群体和重点人员得到了关注和关爱,丰富提升了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拉近了党群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杨瑞华到社区半年的时间,社区工作的得到了居民群众的高度支持、赞扬和认可
坚守正义原则不怕“得罪人”,营造和谐社会新风气。
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学府社区居民群众对原享受部分低保户存在异议和疑问,杨瑞华到学府社区后,常常收到一些居民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的方式向她反映低保问题,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也隔三差五的接到群众的反映。这一问题引起她的高度重视,及时向永昌街道领导汇报,和民政办咨询,组织召开社区“两委”、小组干部分析研判会,在会上她严肃强调:“低保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是一把“双刃剑”,用好能为困难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用不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必须进行彻底的核查整治,我们一定不要怕“得罪人”,严格按照评定要求和程序办理,符合的就纳入,不符合的就一律清除,我们要做对得起百姓的事,要让百姓相信社区,只要我们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我相信多数百姓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通过集体研究,社区决定在召开低保核查整治评议会,由社区牵头组织,召集各小区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网格员代表等多渠道人员参加,尽量提高评议的精准性。
在一次低保评议整治后,一小区被取消低保居民怒气冲冲地进社区为民服务大厅大声嚷嚷:“哪个是书记,叫她出来,我要问问她低保的问题,我有一身病,我吃不下去过不下去,我吃了多年的低保,为什么要把我拿掉,她今天不给我个说法,我今天就睡在这里不走了,不给我吃低保,我以后天天到她家吃住......”一边说一边就躺在大厅的地板上,见此情况杨瑞华等这位阿姨把身上的“气”撒完,慢慢走到当她身边蹲下去:“阿孃,你不要激动,不是我要把你的低保取消,我跟你无冤无仇,我为什么要把你取消呢?我们是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程序,对你家的情况进行了核查,组织了80多个居民代表无记名投票来决定的......”阿姨听着听着慢慢站起来“啊孃,请你到那边休息一下,你有几个儿女?都在干些什么呢?哦,一个儿子在做生意,女儿在人民医院当护士,你说你一身病指的是糖尿病吗.....”聊着聊着,阿姨平静了下来,对杨瑞华说:“杨书记,我现在清楚了,我虽然一身病,但不是什么重病,况且我还有儿女,他们收入也不低,养得起我,像我们这种家庭确实不符合,不好意思了......”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那位阿姨高高兴兴的离开了社区,类似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发生在杨瑞华身边,但每次在她耐心的解释和引导下,大家都从疑惑到想通,直至释然。
杨瑞华到社区近两年的时间里,共组织开展了低保民主评议会4次,不断健全完善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区严格管理低保的水平,通过整治,切实核查、清除了不符合享受的低保对象,全面彻底整治“错保”、“漏保”问题,最终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真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提供给有真正需求的人。
工作任务不等靠,不折不扣的“急性子”。杨瑞华是个性子特别急的人,每次接到上级工作任务后,她自己脑子里迅速有了工作方案和计划,及时把任务有序统筹并安排妥当;每星期一早上开完永昌街道例会结束后,无论几点都要回到社区召集所有社区干部召开例会进行传达,迅速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她立马会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和解决,每项工作任务,每一件事情,总得迅速办完办好了她才能睡得了一个安稳的觉。有时候,社区工作人员说:“书记,不是特别急的工作,不用那么紧,该下班就下班了,等上班再说吧......”。她平常最爱跟社区同事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的工作不能拖到明天,明天将会有新的工作和任务迎接你们”。在当前重中之重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前,面对一些重点排查和人员管控方面,她总是要求所有社区、小组干部一刻也不能等、不能拖,不能耽误,一有任务就得立即行动,她常常说:“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失误,我们是在跟疫情赛跑,事情一定不能耽误在我们手里。”就这样,杨瑞华亲自带头,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和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冲锋在前、忘我工作,团结带领居民群众、在职党员共同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全面组织动员、全力部署防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冲锋在前接受了组织的严格检验,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用真心换真情,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杨瑞华在学府社区工作的日子里,面对居民群众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她用一颗爱民之心,走出与群众的鱼水之情,用一颗敬民之心,走出对群众的感恩之情,用一颗为民之心,走出对群众的歉疚之情。她常和社区干部说:“我们和群众是一家人,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工作中,她坚持走群众路线,不仅要依靠群众,还要发动群众,群众是党组织的力量源泉,无论在什么时候,她总是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的意愿、凝聚群众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吸收了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高、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企业强人、文艺团体负责人、妇女代表等活跃在基层一线的骨干力量,把他们由原来的服务对象转变为社区工作力量。坚持以党员为骨干,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大管家志愿者队”“红色娘子军队”“巾帼志愿者队”“妇女调解队”“女子巡逻队”,把他们变为党组织在小区联系服务群众的宣传队和服务员,壮大了队伍,凝聚了人心。很多居民早已把她当做自己“闺女”“侄女”“姊姊妹妹”等,好多居民隔三差五会到社区找杨瑞华聊聊天,谈谈心,有些居民几天没见她会主动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小侄女,最近在忙些什么呢?刚刚去社区没有见到你,我就打给电话给你问问,几天不见还是挺想你的”,有些居民在路上遇到总是拉着她的手:“小杨,知道你们社区太忙了,什么时候需要帮忙你就说,我约上一伙人来帮你们......”居民和她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心声,她成了居民群众的“知心人”。
筑梦新时代,巾帼绽芳华,杨瑞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她默默奉献在基层,无怨无悔的付出,用真心真情服务于居民,在学府社区的每一天,她过得都是非常充实而有意义。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民心发挥党群同心共治作用,使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社区工作由软弱涣散转变为先进,2021年度被评为隆阳区“规范化示范党支部”。当年的社区居民大概怎么也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在杨瑞华的带领下,学府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她激活了社区内在的动力和源泉,在小小的社区这个“大舞台”上,正在凝心聚力共谱幸福和谐社区“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