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河图街道2018年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763-4-/2018-0614004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河办发〔2018〕89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6-14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文件
河办发〔2018〕89号
河图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河图街道
2018年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街道各部门:
现将《河图街道2018年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河图街道办事处
2018年6月8日
河图街道2018年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隆阳区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平安创建实效性,结合各社区建设要求,现对河图街道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部署,以建设“平安社区”为主题,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强基层打基础,拓展平安创建领域,深化平安创建内容,细化平安创建责任,从基层需要出发,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平安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二、创建目标
通过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平安创建和综治工作组织网络,规范完善职责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硬件建设,规范平安创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防控,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组织领导
成立隆阳区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国斌 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陆耀禧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徐建成 党工委副书记
杨 嵩 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
李晓凤 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
李金江 办事处副主任、派出所所长
杨 阳 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兰忠明 综治办副主任
石 磊 党政办主任
赵金彬 司法所所长
王海涛 社会事务办主任
王 芳 信访办主任
杨平平 经济发展办主任
宋永吉 安监站站长
朱 超 代管中心主任
朱庆宏 财务室主任
毛文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杨云鸿 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董晓红 市国土资源局隆阳分局河图所所长
沈国顺 林业站站长
李凌刚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张桂艳 河村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瞿发先 河上村社区支部书记
张雪飞 河上村社区居委会主任
刘学天 金竹林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魏亲帅 魏家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付发虎 田坝社区支部书记
杨永善 田坝社区居委会主任
余 良 董官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赵桂凤 青阳社区支部书记
甫顺龙 青阳社区居委会主任
张江春 大官庙社区支部书记
张强云 大官庙社区居委会主任
尹平元 尹家坝社区支部书记
张老五 尹家坝社区居委会主任
邓金明 化美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综治办,由徐建成兼任办公室主任,杨阳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人员由兰忠明、王海涛、王芳、赵富强、杨怀猛、陈继红等组成,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创建内容
(一)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活动,组织司法所人员、法律工作者与社区结对,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保障公民民主权利实现,推进基层依法管理和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各项事业的法治化进程。
(二)民主协调议事机制。依托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协调议事。社区“两委”班子选举产生后,要及时推选产生有社区党组织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内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知名人士和驻社区单位代表组成的协调议事委员会,成员为10至15人。涉及社区公共事务和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牵头,组织利益相关方进行协调议事。
(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提高调解效能。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每月一排查,季度大排查,敏感时期重点排查,健全维稳和信访工作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力争把问题解决在社区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治安防控工作。要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多模式操作,不断严密治安防控网络。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党员为骨干,成立义务巡逻队等平安志愿者队伍,各社区要成立专职治安巡逻队,开展常年性的治安巡逻。要组织开展“三禁”(禁赌、禁毒、禁邪)工作,建立“三禁”工作信息员,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情报信息。广泛开展“无毒社区”和“无邪教社区”创建活动,普及预防教育知识,加强帮教工作。
(五)外来人口管理。建立健全外来人口管理组织,规范有关工作制度,设立社区外来人口登记站,落实外来人口协管员,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外来人口的登记、发证和日常管理以及出租房屋的登记备案工作,并督促房东与公安机关签订治安责任书,履行好职责和义务;依法保护外来人口的合法权利,积极为外来人口及子女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帮助和便利。
(六)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的帮教组织建设,了解掌握辖区内归正人员、问题青少年等帮教对象的情况,建立帮教对象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成立帮教小组,积极帮助帮教对象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通过帮教,切实预防和减少帮教对象违法犯罪的发生;认真做好矫正工作,以“人性化管理”帮助矫正对象转化。
(七)保障救助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社区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完善社区服务保障机构,做到场地落实,队伍健全,服务到位;开展再就业服务,通过举办中介服务、家政服务实体等形式,积极安排失土、失业人员就业;落实扶贫济困工作,积极开展以鳏寡孤独、残疾人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群众为服务对象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弱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八)公共安全工作。开展交通、消防、饮用水、食品药品、卫生防疫、识假打假等安全防范工作,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加强交通、消防、饮用水、食品药品、卫生防疫、识假打假等知识宣传,配备好辖区内的消防设施,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认真搞好社区内卫生保洁工作。
(九)平安宣传工作。发放平安建设手册、宣传资料,组织平安创建文艺宣传队;设置平安公益广告牌、宣传栏、警示牌,建立固定的平安创建宣传阵地,进一步提高平安创建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平安创建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创建标准
(一)无矛盾上交。社区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不发生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二)无群体事件。深化社区居民自治,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兼顾大多数人的权益,有效化解民间纠纷,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无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整改,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
(四)无邪教活动。大力加强防范邪教工作,辖区内无邪教人员,无邪教活动。
(五)无刑事案件。社区居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法律意识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无刑事案件。
(六)无“黄、赌、毒”现象。加强对本社区的重点行业、复杂场所等单位的治安治理,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净化环境,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七)无新增吸毒人员。加强“禁毒防艾”警示教育,年内无新增吸毒人员。
(八)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和家庭教育,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九)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党员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年内社区党员干部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六、考核奖惩
(一)“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由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各社区具体组织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创建活动第一责任人。
(二)各社区根据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撰写自检自查报告向街道提出申请,街道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对本辖区各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自行考评,考核得分达到80分以上的社区,向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每个街道至少创建2至4个平安社区),由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符合创建标准的,报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表彰命名“平安社区”,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11月5日前将申报表、自检自查报告和考评表(纸质版需盖章)上报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年内发生以下情况的不得申报“平安社区”:一是当年发生杀人、抢劫、放火、爆炸和系列入室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由于制度不全、管理不力、措施不到位等工作上疏漏而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集体上访和到市、赴昆、进京非正常上访等事件;三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成员失控托管或滋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四是发生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违法违纪。
七、任务分工
(一)综治办:负责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各社区工作落实,协调处理“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内容。
(二)社会事务办:负责“平安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及时向成员单位通报创建工作的有关情况。
(三)派出所:负责指导做好社区警务站(室)的治安联防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大力构建区域安全防范体系;指导社区民警做好预防犯罪和禁毒工作,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治安稳定。
(四)司法所:负责指导各社区加强社区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做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
(五)财务室:加大投入,为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督促各卫生室加强各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指导和监督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工作;加强防艾工作。
(七)妇联: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指导、督促各社区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扩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面、达标面。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平安社区”建设是深化“平安河图”建设,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提高平安建设实效的一项具体举措,上级有要求,现实有需要,群众有呼声,而且“平安社区”建设涉及面广、包含内容多工作要求高,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加强对平安创建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专人、依靠自己、借助外力,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深入的组织好创建活动。
(二)健全组织,规范制度。要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班子成员为骨干的社区平安创建和综治工作组织网络,建立和规范工作例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报告、资料台帐等制度,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增强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三)因地制宜,创出特色。各社区要根据总体部署,克服困难,落实必要保障,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高标准地建立起规范性的职责制度,高标准地落实好各项创建措施,高标准地开展好各项创建活动。同时,要结合各社区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平安社区”创建的内容,努力创出实效,创出特色。
(四)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阅报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平安社区”活动的意义,及时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先进人物和事迹,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平安社区”活动中来,提高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1.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申报表
2.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考评办法
3.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考评表
附件1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申报表
申报社区
|
|
申报类型
|
平安社区
|
家庭总户数
|
|
家庭参创率
|
|
创建“平安家庭户”数
|
|
创建“平安
小区”数
|
|
矛盾纠纷数
|
|
调解率
|
|
治安案件数(1-10月)
|
|
治安巡逻
队员数
|
|
创建平安
社区
基本情况
|
|
||
派出所审核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街道)
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考评办法
为做好隆阳区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考核工作,根据《保山市深化创建平安社区工作实施方案》(保社区办发(2015)1号)精神制定本考评办法。
一、组织领导
考评工作由街道“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二、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
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考核满分100分,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为: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15分)
1. 各社区把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5分)
2. 制定印发当地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5分)
3. 社区“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切实把平安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有领导负责,定期安排部署,检查落实。(5分)
(二)社区公共安全制度健全(20分)
1. 社区警务、安全制度健全,责任明确。(5分)
2. 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分)
3. 建立社区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安全隐患。(5分)
4. 建立健全了社区治安、安全状况告知制度,能协调有关部门定期通报社区治安和安全情况信息。(5分)
(三)社区治安防控措施有效(20分)
1. 建立社区治保委员会,有专职委员;有社区综合信息网络。(5分)
2. 对社区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关部门和单位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分)
3.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托基层组织和单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努力维护社区治安秩序,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的生活环境。(5分)
4. 配合物业管理等部门,逐步提高居民住宅区物防技防设施的标准和防范水平,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大力构建区域安全防范体系。(5分)
(四)社区综合治理措施落实(20分)
1.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社区禁毒防毒、防火、防盗和社区减灾等工作。(5分)
2. 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女性发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老年人服务,关注并消除家庭暴力、拐卖、不赡养等侵害性行为。(5分)
3.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引导居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5分)
4. 根据居民需求,及时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5分)
(五)矛盾纠纷调处及时有效(15分)
1.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及时排查社区矛盾纠纷,积极疏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做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5分)
2. 制定并建立能及时果断采取的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各方利益都能在社区得到妥善解决。(5分)
3. 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影响社区稳定的重大事件。(5分)
(六)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强(10分)
1. 在广大居民中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自救、互救、防灾知识,包括预防天然气中毒、家庭火灾和室内污染,家庭用电安全、家庭防盗、家庭急救等居家安全知识。(5分)
2. 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损害。(5分)
三、方法步骤
考评采取社区自行考评和街道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附件3
河图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考评表
河图街道 社区
序号
|
考核
内容
|
分值
|
考核标准
|
社区
自评分
|
乡镇(街道)评分
|
区级评分
|
1
|
领导重视
措施有力
|
15分
|
社区两委把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5分)
|
|
|
|
社区制定印发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5分)
|
|
|
|
|||
社区“两委”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切实把平安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有领导负责,定期安排部署,检查落实。(5分)
|
|
|
|
|||
2
|
社区公共安全制度健全
|
20分
|
社区警务、安全制度建设责任明确(5分)
|
|
|
|
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完善社区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分)
|
|
|
|
|||
建立社区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安全隐患。(5分)
|
|
|
|
|||
建立健全了社区治安、安全状况告知制度,能协调有关部门定期向居民通报社区治安和安全情况信息。(5分)
|
|
|
|
|||
3
|
社区治安防控措施有效
|
20分
|
建立社区治保委员会,有专职委员(5分)
|
|
|
|
对社区存在的薄弱环节,在部门和单位督促下消除隐患,堵塞漏洞,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分)
|
|
|
|
|||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托基础组织和单位,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努力维护居民住宅区治安秩序,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的生活环境。(5分)
|
|
|
|
|||
配合物业管理部门,逐步提高居民住宅区物防技防设施的标准和防范水平,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大力构建区域安全防范体系。(5分)
|
|
|
|
|||
4
|
社区综合治理措施落实
|
20分
|
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社区禁毒、防艾、防火、防盗和社区减灾等工作。(5分)
|
|
|
|
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女性发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老年人服务,关注并消除家庭暴力、拐卖、不赡养等侵害性行为。(5分)
|
|
|
|
|||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居民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引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居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5分)
|
|
|
|
|||
根据居民需求,及时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5分)
|
|
|
|
|||
5
|
矛盾纠纷
调处及时有效
|
15分
|
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健全,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及时掌握居民思想动态,积极疏导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5分)
|
|
|
|
制定并建立能及时果断采取的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各方利益都能在社区得到妥善解决。(5分)
|
|
|
|
|||
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影响社区稳定的重大事件。(5分)
|
|
|
|
|||
6
|
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强
|
10分
|
在广大居民中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自救、互救、防灾知识,包括煤气中毒、家庭火灾和室内污染,家庭用电安全、家庭防盗、家庭急救等家居安全知识。(5分)
|
|
|
|
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具备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损害。(5分)
|
|
|
|
|||
|
评分合计
|
100分
|
|
|
|
|
河图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8年6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