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河图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763-4-/2018-0504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河办发〔2018〕70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5-04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文件
河办发〔2018〕70号
河图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河图街道
“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社区,街道各部门:
现将《河图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河图街道办事处
2018年4月25日
河图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保山市“扫黄打非”办关于印发〈保山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实施案〉的通知》(保扫办〔2017〕5号)、《隆阳区“扫黄打非”办关于印发〈隆阳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扫办〔2018〕3号)精神,结合河图实际,制定“扫黄打非”进基层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扫黄打非”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前沿,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对筑牢宣传思想阵地、夯实群众基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总体要求,通过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依托现有条件和平台主动融入、综合管理,使“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有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侵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扫黄打非”的良好氛围,为我街道实现跨越发展保驾护航。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2018年6月底,全街道“扫黄打非”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五有”,即“工作有机构、办公有场所、管理有制度、活动有档案、宣传有阵地”。在工作中突出特色,全面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到2018年底,与省、市、区同步实现“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覆盖全街道所有社区、学校、景区、企事业单位,形成一块体系完备、有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阵地。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1. 成立河图街道“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陆耀禧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徐建成、派出所所长李金江、办事处副主任杨阳任副组长,街道科教文卫管理服务中心、综治办、安监站、市场监督管理所、司法所、中心学校、河图中学、魏家中学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以及10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科教文卫管理服务中心,由杨友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社区、街道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成立基层联络站或基层联络组,确保“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只加强、不削弱。
2. 社区建立“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社区党支部书记或居委会主任任站长,治保会主任为联络员,负责发现、收集本社区“扫黄打非”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农家书屋管理人员任宣传员,负责依托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开展“扫黄打非”及反盗版相关知识宣传。社区加挂“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牌子并设立街道、社区“扫黄打非”工作联络人员及文化执法举报热线信息公示栏(扫黄打非、新闻出版、版权举报电话:12390;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
3. 学校建立“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组。学校校长或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学校安监员为联络员并负责发现、搜集本校及周边“扫黄打非”动态信息并及时上报;各年级班主任任宣传员,负责开展“扫黄打非”及反盗版相关知识宣传。学校加挂“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组牌子,设立学校“扫黄打非”工作机构,明确相关负责人及工作职责。
4. 切实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五老”义务监督队、红领巾(共青团)“扫黄打非”宣传队、妈妈“扫黄打非”工作队等组织。加强对集市、街天、节庆假日、早街晚街等区域和时段的监督,积极为文化执法监管部门提供举报线索,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社会化、常态化。
(二)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四进”
1. 推进“扫黄打非”进社区。各社区要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作用。一是要结合社区治保会治安巡查等工作,加强对空置房屋、租赁房屋管控,严防成为制售、仓储非法出版物窝点,引导居民、外出务工人员拒绝从事和参与非法出版活动,拒绝把各类违禁和非法出版物带进社区。二是制定“扫黄打非”居民公约,增强群众“不买、不读、不用、不传违禁和非法出版物”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对非法出版活动的警觉性和义务监督出版物市场的自觉性。各社区可以结合实际专门制定“扫黄打非”居民公约,也可对现有的居民公约进行修改完善,增加“扫黄打非”的相关内容。三是在社区农家书屋设立未成年人优秀读物专柜及违禁、非法出版物辨识知识宣传展示栏,使农家书屋成为“扫黄打非”工作的最基层堡垒。四是在河村社区建设“扫黄打非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 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一是由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辖区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二是街道、社区、学校联动,共同组织校内宣传。采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普法讲座、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每年开展1次“拒绝盗版、远离有害出版物”的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向师生普及保护正版相关法律知识以及违禁、非法出版物辨别知识,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三是中小学校各组建1支红领巾(共青团)“扫黄打非”宣传队,通过学生将“扫黄打非”相关法律法规、有害出版物的危害及鉴别知识、线索举报渠道(扫黄打非、新闻出版、版权举报电话:12390;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等向家长、向社会进行点对点宣传,提到宣传深度和力度。四是在中心小学打造“扫黄打非”进校园先进典型,推广普及经验做法。
3. 依托大官庙社区“扫黄打非”工作联络站,推进“扫黄打非”进景区。一是将有害出版物信息及邪教极端思想的散布传播作为景区景点安全巡查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完善巡查台账,加强监测监管,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二是通过设立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寓教于游,普及“扫黄打非”相关知识。
(三)创新形式,强化文化宣传
1. 探索创作“扫黄打非”为主题的优秀文艺节目并将其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各社区要引导居民群众演出团体尝试创作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节目,并将其穿插到节庆文艺演出中。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将“扫黄打非”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扩大群众的参与面。
2. 深入开展“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让“护苗”行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各学校要积极开展主题为“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的“绿书签”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现场签名活动、发放宣传品、有奖问答、优秀正版少儿读物现场展销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扫黄打非”,构建绿色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3月—4月)
街道、社区、学校分别召开“扫黄打非”进基层启动会,传达学习“扫黄打非”进基层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部署上来。制定方案、建立机构,完善制度。要利用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工具,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8年5月—6月)
街道、社区、学校全面落实本方案提出的各项要求,开展“扫黄打非”基层联络站、示范点建设,按时限完成规定动作,做好自选动作,体现特色,保证重点,呈现亮点,全面完成“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的各项任务。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8年7月—8月)
街道“扫黄打非”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社区、学校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抽查。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效果不佳的相关部门将报请街道“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扫黄打非”进基层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各成员单位要将“扫黄打非”进基层作为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精神文明和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着力推动,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借大势,用平台,主动融入,综合管理、相互推进”的原则,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资源、人员队伍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引向深入,打造出特色亮点。
(三)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各成员单位要强化宣传意识,积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微信、网站等多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意义、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效等,扩大社会影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每个联络站、联络组每个月至少向街道“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1条。
(四)纳入绩效考评,严肃责任追究。“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将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各社区、街道各部门年度文化和综治维稳考核中,各社区、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的将严肃追责。
河图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8年4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