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街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辛街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525766-9-/2019-0202078
发文机构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7-19

辛街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街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各中心、站所、乡直各单位:

街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经乡党

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辛街乡人民政府

              2018719

 

辛街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贯彻落实隆阳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暨坝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和《云南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的总体安排部署,制定辛街乡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分析全乡实际情况,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区域经验带动,结合当前辛街乡15个村(社区)经济社区发展水平和客观自然条件,按照区委区政府细化的农村提升人居环境七改三清、三治、一拆、一增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十五条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做到方法因地制宜、目标明确清晰、既有责任分工,又有齐抓协作。计划2018年度在全乡范围内打造两个美丽宜居型试点(邹里社区梦想家园和大村社区小村自然村),提升改造型试点一个汪宣村上鸡冠自然村);计划2019年度在全乡范围内打造一个美丽宜居型试点(汪宣村委会大秀林自然村),提升改造型试点一个(水眼村立禅寺自然村);计划2020年度在全乡范围内打造一个美丽宜居型试点(下庄村委会下庄自然村),提升改造型试点两个(马鹿塘五组自然村和邵家山四组自然村)。

二、工作任务

改水:围绕人饮安全和自来水管架设试点村架设智能水表,取水缴费更加方便快捷。由乡水管站组织召开理事会和群众会,建立健全水费收缴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改电:强电围绕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弱点围绕电杆分布有序,杜绝线路杂乱无章、横七竖八、蛛网丛生的现象。

改路:围绕道路硬化率和利用扶贫政策、国开行项目。

改房:通过开群众会征求意见,针对房屋、围墙、厕所、大门等风貌进行入户调查后,已形成改房单体提升方案,下一步将结合两图一书规划规范新建行为以及指导旧房风貌的改造。

改圈:围绕圈舍改造,建盖化粪池,粪便分离池实现人畜分离。

改厕:围绕新建标准化卫生厕、浦发公厕、旱厕拆除和无害化改造进行“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设,推广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原则上以“水冲厕+装配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主,推进“厕所革命”。拆除重建的农村危房、易地扶贫搬迁新建住房以及农户新建住房应按照“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的要求,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200户以上村庄新建公厕原则应建水冲式厕所。积极推进旅游村寨等厕所的新建改建。不具备建设水冲厕的供水困难地区可结合实际按照有关要求,改造建设其他类型的无害化卫生户厕和公厕。加强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改灶:推广新能源使用,厨房整洁。

治脏坚持村庄垃圾“户保洁、组收集、村清运、乡处理”的原则,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务进行有偿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居民花钱购买服务。新建垃圾中转站和配备垃圾箱、垃圾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厕所粪污和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治乱重点治理“十乱”,即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利用村规民约有效约束“十乱”行为。

治污: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一拆:一是根据保山坝区人居环境提升辛街试点期工作要求,结合“两图一书”规划村庄边界线内容,拆除村庄边界线外的零星农户住房、临时建筑拆除的建筑“两图一书”三区(禁建、限建、适建)划定和集体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村庄总体发展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党员带头,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和户长会,结合殡葬改革工作要求,迁坟入驻公墓或骨灰寄存堂

三、责任分工

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深入落实农村“七改三清一拆一增”主题行动,全力打造辛街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

1.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实施好标准化公厕建设,加快旱厕无害化改造工作。

工作措施:大力推进标准化公厕建设,加快旱厕无害化改造工作。落实“新建公厕每个厕位工程费、每户改厕补助”政策及资金来源;按照国家三类以上水冲厕建设标准,在乡政府所在地、每个建制村(社区)村委会所在地建成 座以上公厕,公厕覆盖率达到100%

责任领导:赵越

责任人:王朝银

完成时限2018-2020

责任部门:村规办、涉及各村(社区)

2.深入落实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行动。持续开展“庭院革命.月季花园”专项行动,实施“六清四化一园”工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理事会有序具体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

工作措施:1)涉及各村社区利用宣传栏、宣传单、横幅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发挥农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的主动性,形成农村人人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2)乡政府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在村庄设立垃圾处理站,科学设计农村、城镇之间的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3涉及各村社区认真落实网格责任,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各户负责好责任区的树木管护和卫生保洁。

责任领导:陈磊

责任人:杨婷婷

责任部门: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涉及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2018-2020

3.开展整治路域环境活动。一是做好规划设计。针对辖区路环境,严格按照“点、线、面”结合、统筹推进的原则抓好规划设计做好路域环境整治工作。

工作措施:公路管理所、涉及各村(社区)结合辛街乡实际情况和领导指示划定的重点,加大与区级沟通协调力度主动筛查、主动宣传、主动服务,分步实施,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积极配合区级做好相关工作。

责任领导:陈磊

责任人:李朝军

责任部门:公路管理所、涉及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2018-2020

4.“三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工作措施:1)治脏。坚持村庄垃圾“户保洁、组收集、村清运、乡处理”的原则,成立居民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务进行有偿服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居民花钱购买服务。

2)治乱。重点治理“十乱”,即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用村规民约有效约束不文明行为。

3)治污。是根据不同村(社区)的日均污水量,各村(社区)通过召开户长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制定合理的污水收费制度;二是山区有条件的把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无条件的以环村截流等方式进行处理;三是坝区统一把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               

4)建立长效机制。辛街乡自7月份以来,建立了月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会战制度。每月定期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会战,主要面向辖区内15个村庄内、云保线、辛街集镇及周边的道路、沟渠、公共场所,对临时堆放物、违规广告、门前三包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整治。要求每个村都有不少于全村人口10%的群众自发加入到大会战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群众亲身参与,使“村庄环境靠大家、宜居环境齐创建”的观念深入人心。

5)增设硬件设施。首先协助辛街乡综合执法局加快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其次争取垃圾中转站正常投入使用,缓解垃圾清运工作;另外还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备垃圾清运车勾臂车及勾臂箱,集镇整治暂扣占道经营摊贩货物的综合执法车1辆。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乡村环境卫生管理规范有保障。

责任领导:赵建彪

责任人:赵唯黎

责任部门:水管站、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2018-2020

5.强化村庄规划

工作措施:一是优化提质村庄规划。根据《隆阳区城镇化发展布局规划》《坝区村庄布点规划》《隆阳区辛街乡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规划》,到2020完成行政区域内15个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规划完善提质。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规划及执行规划中的主体作用,规划制定完成后,对“两图一书”(村庄规划总平面图、建筑物外观风貌图、规划实施导则)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共识。

二是严抓村庄规划落实。严格执行村庄边界管控,坚决杜绝无序建房。

三是引导农村建房风貌控制。结合民族、自然、文化、地域等特点,推广《隆阳区农村住房通用图集》和《保山市隆阳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规划》民居住房设计方案,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加强村庄规划指导,加大农村四类重点人员危房改造力度。

责任领导:赵越

责任人:王朝银

责任部门:村规办、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2018-2020

6.整治水源、沟渠

工作措施:一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启动实施国开、浦发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及时维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老化失修村级管网的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强化饮水水源保护,加强水源污染防治,切实提高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

二是强化落实“河长制”工作,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通过推行“河长制”,各村(社区)要明确保洁员,对河道、沟渠、水库、塘坝水面及岸上的垃圾及杂草进行清理,加强日常保洁工作,做到保洁常态化。进一步明确各村(社区)、各部门职责,落实各项河道管理措施,使河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渠、围垦水库、塘坝,对河湖库渠岸线乱占滥用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保持河流、沟渠水域水体洁净,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责任领导:赵建彪

责任人:赵唯黎

责任部门:水管站、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2018-2020

7.加大拆临拆违力度

工作措施:一是宣传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党员带头,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和户长会,乡、村干部对村民详细讲解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杜绝拆民不拆官,拆贫不拆富等现象,乡、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的违法违规建筑,对村民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是加强巡查。严格落实巡查、报告、监控、止停工作,以各村(社区)为工作主体,乡综合执法队进村入户,对辖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进行巡查,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

三是劝导。村民自行拆除违法违规建筑一是由乡分管领导对日常巡查工作负总责;

四是依法拆除。以村委会牵头乡综合执法大队、国土所配合对正在建设,侵占集体土地的临时建筑,以及无合法手续的违法建筑进行制止,执法大队没收建房工具,现场毁坏建筑设备和材料,督促其自行拆除,以执法方式起到震慑作用,进一步扩大对拆临拆违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对于屡次做工作无果,拒不拆除的农户,根据《隆阳区乡村违法建筑处置暂行办法》,由乡综合执法队牵头,按照依法拆除程序,组织多部门配合进行强制拆除。

责任领导:赵越

责任人:王彬

责任部门:乡综合执法大队、各村(社区)

8.加快两建步伐

1)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居民活动场所坚持“建管用”原则。

2)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理事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讨论初步形成一规(村规民约)、两水(人饮工程、污水处理)、三风(乡风、民风、家风)、四化(绿化、亮化、彩化、香化)、五有(垃圾处理模式--有成功的经验、有齐全的设备、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稳实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六严格(村民小组公共活动场所管理--严格资产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功能发挥、严格活动开展、严格使用登记、严格落实服务)的“1+5”人居环境提升管理长效机制。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乡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村规办,负责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导监督村民小组成立整治小组,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有关责任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区直部门汇报对接,争取项目支持,确保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村(社区)是实施五年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要根据乡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制定出村(社区)落实、推进具体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和村民(居民)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关责任部门要根据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制定出台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主动履职,加强指导、督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三)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执行“两图一书”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届接一届”“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切实提升规划水平,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强化公开公示,建立土地和村庄规划专管员制度,确保村庄规划有效落实。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微信、报纸、广播、网络、会议、标语、传单等媒介的作用,采取专栏报道、政策解读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素质,宣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使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依法决策的工作机制,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进依法治村,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度融合。

(六)加大资金保障。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及监督委员会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二是乡级积极筹措资金,三是各村用投工投劳的方式自筹。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切实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落到实处。

(七)强化检查考核。乡纪委要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工作纪律检查和重点督查范围,压实责任、强化问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督查体系,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定期组织和开展专项检查。乡党委、政府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纳入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