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浅析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8-0813016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7-04

隆阳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浅析

    2018年以来,隆阳区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与观光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确保产粮大县粮食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增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全区2018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呈现出稳中趋降态势。

一、全区2018年夏收粮食生产情况

    2018年完成夏收粮食作物面积29.6558万亩,同比减2.7万亩,减8.44%,完成夏收粮食总产6.711万吨,同比减少0.634万公吨,减8.63%。其中:小麦4.2219万亩,比上年减0.7463万亩,减15.02%;产量1173.9万公斤,比上年减229.9万公斤,减16.38%。大麦9.426万亩,比上年减少1.0989万亩,减10.44%;产量2726.8万公斤,比上年减少375.4万公斤,减12.10%。冬玉米面积0.4377万亩,比上年减0.0243万亩,减5.26%;产量232.7万公斤,同比上年减少7万公斤,减2.92%。蚕豆7.959万亩,比上年减0.41万亩,减4.86%,产量1119.9万公斤,比上年减31.6万公斤,减2.74%;薯类2.402万亩,比上年增加0.1256万亩,增5.52%;产量808.2万公斤,比上年增加50.5万公斤,增6.66%

    二、影响产量因素分析
  1.全区2018年夏粮播种面积呈现减少态势,保山坝区尤为突出。2018保山坝区夏粮播种面积为97239亩,比上年减少24862亩,下降20.36%,占全区夏粮播种面积减少总量的88.5%,减幅较大的有河图、青华、金鸡和汉庄4个乡镇(街道),分别比上年减87.48%80.77%51.65%27.7%;热区乡镇及部分农企单位夏粮播种面积为29651亩,比上年略减2.1%,主要是蒲缥镇减少拉动所致;山区乡镇夏粮播种面积为168884亩,比上年略减1.52%,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瓦马、丙麻、杨柳和瓦窑4个乡镇。分品种看:除薯类(含冬洋芋)和冬大豆面积略比上年增加外,其余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均呈现下滑态势。

    据调查,全区2018年夏播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隆阳区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保山华大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的落地,使得区域内粮食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少;二是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作的推进、种粮成本及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中部分地块弃耕撂荒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下滑;四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非农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导致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天气因素影响。去年入冬以来全区境内干旱无雨,相当数量的农田地无法时适耕种,加之部分设施功能老化、配套不全、沟渠淤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改变

3.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耕地资源抛荒现象较重。种上一年粮,不如打上两月工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家中土地基本都留给老人和妇女在家耕种。就目前全区农业生产条件看,粮食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还不高,种田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体力活,其耕作方式及劳动强度对留守老人和妇女来说已极不适应,同时,农村中不少农户的种粮收入已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进而部分农户则选择放弃粮食种植将耕地撂荒,从而导致粮播面积产量同时减少。

     三、对粮食生产的粗浅建议

  (一)加强粮食作物田间管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相关部门要帮助基层群众抓好田间管理,深入推进绿色高产创建,提升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推进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扩大农业机械化作用面积。

  (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并着力提高建设质量。

  (三)继续提升现代化农业规模。当前,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不太成熟,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实力不足,缺乏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根据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全区应着力建立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引导并提升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稳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