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数量平稳 劳动报酬增长较快——2017年隆阳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8-0523005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5-16

从业人员数量平稳  劳动报酬增长较快

——2017年隆阳区城镇非私营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2017年,隆阳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国家政策性增资落到实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年末从业人员平稳,从业人员总数为102605人,比上年增长1.6%;工资总额增长较快,工资总额596014.7万元,比上年增长20% ;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60713元,比上年增长15.1%,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较高增长。

、从业人员情况

(一)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稳中有降,非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增长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33039人,同上年相比下降3.8%集体单位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393人、69173人,同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0.1%4.4%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主导地位逐步削弱,占单位从业人员总数32.2%。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五大行业,分别是建筑业38388、制造业1189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585教育9827、卫生和社会生活6742。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7.4%11.6%10.3%9.6%6.6%

(二)2017年末从业人员增长较大的行业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83、住宿和餐饮业1291、卫生和社会工作6742人,分别增长43.1%22.6%19.9%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情况

(一)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量增长,人均工资水平大幅提高。 2017年,隆阳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596014.7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7156.7万元,比上年增25.0%;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6868.9万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0198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6%2017年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60713元,比上年增长15.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87885元,比上年增长22.9%;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176126比上年增长16.7%;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46384元,比上年增长9.5%

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调资及补贴政策,这是拉动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二是二产部分行业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和三产部分盈利性单位管理更加科学,体制不断优化,生产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改善;三是随着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总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各行业劳动者报酬均相应提高。

(二)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形势不容忽视从国民经济十九大行业来看,2017年大多数行业从业人员年人均报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幅不均,各行业的平均劳动报酬差距继续拉大。十九大行业中,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行业人均年劳动报酬位居前三,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人均年收入分别为103185元、 91752元、90687元。人均收入后三位的行业属于产能过剩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住宿和餐饮业,人均年收入为39866;农林牧渔业,人均年收入为38513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人均年收入为38228年人均劳动报酬最高的金融行业与最低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收入相差64957元,人均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的是最低行业的1.7倍。

、存在的问题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隆阳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农业区,工业基础薄弱,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隆阳区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效益低,职工收入不高,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一)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一方面城市青年和无技能群体待(失)人员仍然居多,就业总量压力并未减轻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一些新兴行业需求中高级人才、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行业吸纳就业人员有所下降。

(二)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并存。一方面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决定着做为成本之一的劳动力价格,为获取利润不可能无限的提高劳动者薪酬,从而导致招工难。另一方面劳动者对薪酬的预期逐步攀升,但对高薪岗位不具备条件应聘,低薪岗位又看不起,从而导致就业难。

四、建议

一)大力发展经济,拓展就业空间。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作用,通过引进入驻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创业孵化和示范带动有创业愿意各类人才自主创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

(二)完善政策,促进从业人员工资合理增长。一是积极落实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情况,对用人单位各类中、低层级劳动者的工资,主要通过建立劳资平等协商制度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促进从业人员工资合理增长。二是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报酬水平。加强对各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 建立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及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加工资透明度,最大限度缩小行业工资差距。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并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保护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四是认真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劳动保障监督监察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三)倡导我奋斗、我幸福”“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转变待(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积极就业,主动就业,树立有收入总比无收入强的意识,逐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充分就业的良好互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