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17年全年粮食生产简析
- 索引号
- 01525698-1-03_F/2018-0419007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2-12
隆阳区2017年全年粮食生产简析
2017年,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农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坚持质量兴农,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科技增粮措施,全力抓好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及各环节工作,使全区粮食生产在面积略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实现“十四连增”,再创历史新高。
一、全年粮食生产情况
经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核实认定,2017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24763亩,比上年减少2587亩,略减0.25%;粮食亩产为486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8公斤,增长1.68%;粮食总产量为49785.9万公斤,比上年增产698.5万公斤,增长1.42%。
(一)粮食种植面积优化略减。2017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24763亩,比上年减少2587亩,略减0.25%。其中:小春粮食作物面积323881亩,比上年减少7223亩,减幅为2.18%;大春粮食作物面积700882亩,比上年增加4636亩,增长0.67%。其中:小麦面积49682亩,比上年增加1271亩,增长2.63%;稻谷面积193585亩,比上年减少13411亩,减幅为6.48%;包谷面积444394亩,比上年增加16665亩,增长3.9%;杂粮面积106530亩,比上年减少6790亩,减幅为5.99%。豆类种植面积185075亩,比上年减少2186亩,减幅为1.17%。薯类种植面积45797亩,比上年增加1864亩,增长4.27%。
(二)单产水平提高。全年粮食单产为486公斤,比上年亩均增8公斤,增长1.68%。其中:小春粮食单产为227公斤,和上年持平;大春粮食单产为606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8公斤,增幅为1.38%。其中:小麦单产为283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6公斤,增幅为2.01%;稻谷单产为698公斤和上年持平,包谷单产为557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9公斤,增幅为3.53%;豆类单产为257公斤和上年持平;薯类单产为480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6公斤,增幅为3.45%。
(三)粮食总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9785.9万公斤,比上年增产698.5万公斤,增幅为1.4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为7345.4万公斤,比上年减产154.4万公斤,减幅为2.06%;大春粮食产量为42440.5万公斤,比上年增产852.9万公斤,增幅为2.05%。其中:小麦产量为1403.8万公斤,比上年增产61.1万公斤,增幅为4.55%;稻谷产量为13511.9万公斤,比上年减产936万公斤,减幅为6.48%;包谷产量为24756万公斤,比上年增产1734.6万公斤,增幅为7.53%;杂粮产量为3175.4万公斤,比上年减产243.8万公斤,减幅为7.13%;豆类产量为4756.3万公斤,比上年减产51.5万公斤,减幅为1.07%;薯类产量为2182.5万公斤,比上年增产134.1万公斤,增幅为6.55%。
二、粮食增产因素分析
2017年,在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全年粮食生产仍再获丰收,创“十四连增”。其增收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气候有利于粮食生产。2017年,全区雨量充沛,雨水调匀,生长周期内无较大灾害发生,气候有利于粮食生产。特别是大春粮食作物均能在最佳节令内栽种结束,播种面积的有效增加为粮食总产量增产提供了保障。
2.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据统计, 2017年,全区按时足额兑现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410万元,涉及农田面积101.49万亩,进一步稳定并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兑付农机购置补贴251.1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339台,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3.科技增粮措施成效明显。着力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因地制宜,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技术,节本增效效果时显。2017年,全区共举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2000亩及玉米高产创建现代体系建设综示区3250亩,同时,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区级玉米高产样板、乡村级样板等各级各类样板。高产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粮食综合单产水平的明提升,带动了全区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4.防灾减灾及病虫害防控措施到位。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有效制定了防灾减灾技术方案。针对粮食作物的重点区域,加强病虫监测预警,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将因灾损失减到极限,确保了全区粮食生产稳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