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6-1231150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12-31

前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90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增幅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增速持平,增速列全市第3位。

  一、前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城乡市场稳步增长,乡村增速略快于城镇

  随着全区乡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尤其是新农合、农村低保等政策落实到位,乡村居民的后顾之忧逐步消除,消费热情逐步释放。前三季度,全区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70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48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乡村实现零售额增速较城镇快0.2个百分点。

  (二)商品零售增长平稳,餐饮收入增长回落

  从消费形态看,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商品零售额70948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幅与上半年持平。餐饮收入实现10241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幅较餐饮收入增幅落后4.3个百分点,但落后幅度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与餐饮收入增长逐步趋于均衡。

  (三)网上零售快速增长,骨干企业带动明显

  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7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4%。

  (四)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稳定增长,升级改善类商品消费略有加快

  1.食品类商品消费加快。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08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1%,增幅较上半年加快6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饮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4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增幅较上半年加快20.6个百分点。

  2.穿着类商品消费略有加快。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18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增幅较上半年加快6个百分点。

  3.日用品类商品增长平稳。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70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0%,增幅较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

  4.建材增长回落,电器家具类商品增长加快。进入三季度,家用电器和家具类商品热销。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00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6.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0%,增幅较上半年加快156个百分点;家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增幅较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

  5.通讯类商品消费情况依然较好。通讯器材类商品一直是我区居民购买和追捧的热门商品,继续保持着热卖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幅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6.中西药品类商品持续热销。随着我省居民对健康保健投入越来越大,全区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持续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196.7万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增幅虽较上半年回落10个百分点。

7.汽车及石油制品增幅均有回落。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126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增幅虽较上半年回落4.3个百分点。石油制品商品实现零售额27126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增幅虽较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二、前三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前三季度,虽然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整体比较平稳,但依然有几个问题亟待关注:

  (一)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依旧较低、对消费品市场增长拉动作用有限

  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虽然在逐月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大。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56.2%,较上半年降低4.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降低2.9个百分点。

  (二)骨干企业经营业绩不佳范围扩大,引领示范作用减弱

  前三季度,在全区52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中,零售额同比增速在20%以下的法人企业有21家,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的40.4%,所占比重较上半年扩大3.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13.5个百分点。

  (三)汽车类、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销售情况依旧低迷

  汽车类、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总量大,对全区消费市场运行影响较大。前三季度,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32528.9万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9%,占比较上半年下降4.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1261.6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4%,占比较上半年减少4.2个百分点,该两类商品零售额合计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

  (四)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影响全区居民消费信心和意愿

  上半年,全区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趋势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较上1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较上1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

  三、促进全区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的建议

  (一)积极培育开拓新的消费热点和领域

  进一步完善养老、教育、文化等服务消费政策,加大旅游产业开发力度,扩大旅游消费,鼓励商业企业发展体验式消费、无店铺消费、私人订制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加大对新型电子产品、绿色智能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环保家具建材的政府补贴力度,尽快形成有效、持续的新兴消费热点,以全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全区整体消费水平。

  (二)适度实行财政税收金融扶持政策措施

  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区限上重点商业流通企业启动实施定向财政、税收、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以龙头企业振兴带动全区商品流通市场的整体增长。要对一些按时足额上缴税金的限上重点商贸企业适度给予实质性的支持,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对于在经营中暂时遇到困难的骨干商贸企业,金融机构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贷、不抽贷,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渡过暂时的难关。

  (三)引导商业流通企业开拓新兴商业模式

  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积极主动地围绕消费需求变化发展商业新模式。要在引导和扶持一批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开拓新的商业消费领域。特别要鼓励和支持大型商业企业依托优势发展连锁经营模式、依托实体成熟品牌发展自有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一批企业依托知名产品发展地方特色商品专营,努力推进我区商业流通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名牌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四)尽快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最基础条件,扩大消费、搞活我区消费市场,不能仅仅依靠各种短期的刺激政策和寄希望于企业经营的改善。更要关注消费的主体,既要吸引百姓消费,更要给予百姓大胆消费的底气和实力。从长远看,要加快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此外,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和物价波动,对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乎民生的商品价格波动予以适度的价格调控,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成本的稳定,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踏实感”,从而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和底气。

(签发:艾国军  撰稿谢娟 穆云娇  联系电话0875-214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