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 索引号
- 01525698-1-03_F/2016-12311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12-31
全区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按照“调结构、转方式、重防检、保安全、抓龙头、促带动”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规划和项目建设,一手抓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和机制创新,着力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服务,综合施策促转变,稳定基础促产能,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产业建设,推动了全区畜牧业生产的稳步健康发展。在各种惠农政策扶持及市场供需影响下,全区畜牧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一、全区1—6畜牧业生产情况
就上半年生产情况看,全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形势平稳,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饲料价格趋降,猪粮比价大幅提升,牛、羊市场价格呈略降趋势,生产发展稳中有增。 据统计,1—6月,全区实现畜禽肉类总产量70433吨,禽蛋产量3679吨,同比分别增长3.66%和6.91%。实现畜牧业产值157438万元,可比增长8.82%,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生猪生产平稳发展,养殖效益明显。6月底,全区生猪存栏1015608头,同比增长4.9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06642头,同比增长2.3%;1-6月出栏肥猪728058头,同比增长3.9%。就上半年猪价走势而言,全区生猪价格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呈现高位运行。据市场行情调查,1-6月全区仔猪、待宰活猪和去骨带皮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38元/千克、18.63元/千克和31元/千克,同比分别上涨87.04%、44.76%和33.79%。上半年生猪养殖在饲料价格同比下跌,市场交易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养殖效益明显,养殖积极性提高。
2、家禽生产平稳发展,产品价格增减并存。1—6月,全区家禽存栏2368417只,同比增长2.87%;家禽出栏2351908只,同比增长2.92%。据市场调查监测,全区1-6月白条鸡、鸡蛋平均价格分别为24元/千克和10.4元/千克,同比分别增长2.87%和5.8%;活鸡价格为13.50元/千克,同比下降2.39%。
3、牛、羊生产稳步发展,价格略降。据统计,1-6月,全区牛存栏204034头,同比增长3.38%;出栏肉牛31082头,同比增长10.4%。羊存栏207348只,出栏67237只,同比分别增长4.51%和8.72%。从养殖效益看,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肉类消费结构的调整,牛羊肉消费持续增长,市场上牛肉、羊肉供应偏紧,价格呈现高价位运行,养殖户及规模户增加了养殖的数量,从而导致消费价格呈略降趋势 。据市场调查,1--6月全区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61.67元/千克,同比下降3.14%;带骨羊肉平均价格为65.33元/千克,同比下降8.85%。
4、畜牧业产值稳中有升。据初步统计,全区上半年畜牧业实现现价产值15.74亿元,可比增长8.8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4%,比上年增加了3.92个百分点;实现畜牧业增加值7.76亿元,可比增长9%,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46.98%,比上年增加了1.11个百分点。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区畜牧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总体看,全区畜牧业生产很大程度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畜禽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程度偏低,发展规模偏小,科学养畜技术对于广大散养户来说还没有做到全覆盖。
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畜牧业标准化覆盖程度较低,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畜禽产品加工、流通环节自我检测能力与市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仍不适应。
三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区畜牧兽医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有限,对全区5000多平方公里地域内的动物防疫、畜牧科技推广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四是传统畜牧业向新型养殖业转变过程漫长。生猪、肉牛养殖在隆阳区历来是传统养殖业,肉鸡也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产物,要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模式,适应当今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水平方式,养殖转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加强引导,草食家畜的养殖周期较长,效益短期很难预见,因而政府部门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和帮扶力度。
三、对全区畜牧产业发展的粗浅建议
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和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粗浅建议应重点强化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升级。随着现代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散户养殖终将被淘汰出局,全区上下应抓住转型时期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的扶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同时,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进程,着力延伸畜禽生产的产业链,进一步增强畜禽养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实力。
(二)做好市场信息的引导。当前,生猪市场从仔猪、待宰活猪及去骨带皮猪肉的价格和上年同比呈格持续走高的态势。生猪养殖户难以规避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各养殖户养猪积极性大大提高,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养殖户无法预测和控制后期可能造成供大于求导致猪价下跌,造成养殖户的效益降低。准确把握畜禽产品市场动态,加强市场信息引导,避免“猪贱伤农”的影响。
(三)加强人才培训。认真围绕养殖户需求,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户的需求,大力开展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服务力量,切实为养殖户提供好养殖技术咨询,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将饲养方式从粗放型、传统型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
(四)落实扶持政策。充分落实好中央、省、市畜牧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菜篮子工程、生猪良种补贴、规模猪场无害化处理补贴等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尽可能帮助解决好广大养殖户面临的实际困难,稳定其发展信心和积极性,为全区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签发:晚金寿 撰稿:杨建永、王春花 联系电话:0875-2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