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区消费品市场较快回升
- 索引号
- 01525698-1-03_F/2016-1231047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12-31
一季度我区消费品市场较快回升
今年一季度,随着全区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以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措施效应逐步显现,城乡居民消费信心稳步回升,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运行平稳态势,呈现出“增速平稳、结构优化、热点显现”的“开门红”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
一季度,隆阳区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079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全国10.5%、全省12.%、全市12.1%),回升1.9个百分点。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快回升。
一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乡村增幅高于城镇。全区实现乡村零售额618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实现城镇的零售额21896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4%。
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零售额270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商品零售为25377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
3.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平稳。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平稳。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零售额达16619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59.2%。
4.大部份商品销售增长。据对全区限额以上企业统计显示:一季度,在统计的27大类商品中,3类商品零售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外,其余24类商品均为增长,增长面达88%,全区商品消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基本日常消费品平稳增长。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的影响,商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3%。
二是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7倍。
三是汽车销售增长。1-3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257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9%,在限上零售总额所占比重为13.6.5%。
四是通讯及其他类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55%。
五是书报杂志类零售下降16.7%。
二、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1.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受政策环境影响,消费品市场有了较大回升。目前,中央着重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目前,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也促使住宿餐饮业以及相关商品如烟酒类等高端商品销售趋于理性。
2.网络购物分流了购买力。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行为。网购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家电、家具、装饰装潢材料、电脑、手机、书报杂志等等应有尽有。网购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全区传统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受到制约。
三、提升消费品零售市场消费水平的建议
1.调整限上企业行业性结构。增加发展前景较好限上企业数,继续削减成品油占三分之二零售总额份额的不合理性。近年来,成品油企业所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份额过大,以数量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逐年增多、规模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全面而客观的反映市场消费,使消费品市场保持较为充分的发展活力。
2.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收入水平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繁荣城乡消费市场,核心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
3.企业应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力推节俭、降低公务消费标准,对消费企业尤其是高端餐饮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高端餐饮企业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适应节俭、节约的消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降低消费水平,提供大众化服务,以品牌影响力、优质服务和优美环境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消费。
4.进一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乡村消费活力。目前,农村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城区作为贸易最重要的产出基地,要充分利用城区服务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服务资源下乡,建立和完善一个高效、低成本、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厂家与商家在农村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农业贸易体系。
5.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具有消费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资源增值性和经济拉动性等方面特点,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积极意义。旅游直接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领域,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
四、后三个季度隆阳区消费品市场的展望
预计2016年后三个季度,全区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签发:艾国军 拟稿:谢娟、穆云娇 联系电话:0875—214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