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内建筑企业产值增幅持续滑落原因之研判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6-123103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12-31

资质内建筑企业产值增幅持续滑落原因之研判

2015年,隆阳区资质内建筑企业(下同)施工产值下滑,全年完成施工产值574645万元,同比减少24874万元,减幅为4.1%。现对“十二五”期间建筑生产经营数据进行梳理,通过统计系统“百局千人进万企”活动及多次和企业管理人员座谈,找出多年来产值增幅持续下滑原因,旨在破解困扰建筑企业发展难题,为其走出困境起到一定作用。

一、从数据看建筑企业生产下滑的特点

(一)施工产值增幅持续下滑。

从总量看,建筑企业施工产值总量前四年逐年攀升,至2014年达到599519万元2015年有所减少;从增幅上看,增幅最大一年是2011年,达到54.3%,后期工作量不足,建筑产值增幅逐年下滑,到2015年呈现负增长。

表一:“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建筑企业产值及增幅

(二)签订合同额增量不足。

签订合同额逐年上升,至2014年达到峰值785083万元;2011年签订合同额增幅最大,为56.8%,之后增幅逐年下滑。

表二:“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建筑企业合同签订情况 单位:万元 %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签订合同额

491234

666071

756778

785083

727952

增 幅

56.8

35.6

13.6

3.7

-7.3

(三)房屋施工项目减少,面积回落,竣工面积和竣工产值减少。

因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再加之几年来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房屋建筑达到一定规模,开始趋向减缩。隆阳区46家资质建筑公司中,有32家主营房屋建筑,受冲击较大。近几年建筑公司多转向市政、农田水利和道路工程等领域,房屋施工面积回落。

表三:“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情况 单位:平方米 万元 %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房屋施工面积

1576644

2187854

2921582

2348555

2055407

房屋竣工产值

195247

214117

254861

286875

228119

房屋占全部竣工产值的比

63.6

65.3

58.5

59.8

45.9

(四)施工人员人均薪酬稳步提高,施工成本增加。

建筑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创收的主要渠道,薪酬大幅增加在提升农民家庭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增加了企业施工成本。2015年末建筑从业人员达到 3.1万人,人均薪酬几年来稳步上升,2013年突破3.4万元,薪酬总额占施工成本之比达到23.9%。

表四:“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建筑企业从业薪酬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均年薪酬(元)

18365

18573

33749

36318

36777

薪酬总额(万元)

53257

55719

101248

112586

114747

占施工成本之比

21.4

16.8

23.9

23.5

24.1

(五)工程款拖欠现象突出,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新项目开工。

表五:“十二五”期间隆阳区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情况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应收工程款(万元)

56968

58217

55994

65849

53421

占营业收入之比

19.8

15.8

11.7

12.0

9.7

(六)资质企业户数增多,整体实力上升,但未能带动产值同步回升。

2015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46家,38家具有施工总承包资格、8家具有专业承包资格,二级资质有22家、有2家企业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成功晋升一级资质。

机械装机容量稳步增加,由“十一五”末期的14.5万千瓦增加到28.1万千瓦,带动企业资产不断攀升,由“十一五”末的174592万元扩张到294503万元,但因工作量不足,未能带动产值同步上升。

表六:“十二五”期间隆阳区资质建筑企业基本情况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企业家数(家)

35

38

42

44

46

机械装备(万千瓦)

15.3

12.6

11.4

16.1

28.1

资产总计(万元)

211526

219661

247638

281109

294503

(七)受技术和其他因素影响,企业在隆阳区本地施工份额持续下滑。

隆阳建筑作为滇西一个地方优质品牌,长期活跃在保山全市、德宏、怒江、临沧、丽江和版纳等区域。现用其产值与全区规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产值做比较,发现近几年本地企业产值远落后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安产值,并且占比越来越小,由2011年的105.5%下降为45.7%,下降近60 个百分点,企业产值不仅包括本地施工产值,还包括区外施工产值,此指标充分说明我区建筑企业在本地施工份额持续下滑,外地建筑企业在我区施工份额大幅上升。

表七:“十二五”期间隆阳区资质建筑产值与全区规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产值比较 单位:万元 %

年度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资质建筑企业产值

373770

458506

527497

599519

574645

固定资产投资建安产值

354372

541135

692047

910895

1258208

占比

105.5

84.7

76.2

65.8

45.7

二、走近企业,找出建筑生产滑落的直接原因

(一)项目垫付资金大。

一是项目前期垫付资金额多,主要有:农民工工资准备金、施工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一般达到合同额的30%以上。

二是一些政府工程项目垫资施工现象突出,建设方长期拖欠工程款,部分拖欠款达5年以上未能归集。

以上原因,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转而过度依赖民间融资,加大企业财务成本;企业无法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二)多数公司以收取项目挂靠管理费维持生计,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

据调研,我区多数建筑公司经营模式都是项目经理挂靠制,即准备承揽工程项目经理拥有施工机械设备和资金,用企业资质参与招投标,公司收取管理费,其弊端很大:一是挂靠行为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施工方违约,私下签订协议缺乏法律效力,企业维权方面陷入被动。二是企业收取挂靠费,不负责项目盈亏,企业对项目部管理相当松散,难以对人事任命、安全生产、建材购销存和财务进行监管,也无法监督资金合理使用,建设方工程拨付款不过公司帐、直接进项目经理个人帐户现象也时有发生。三是一旦项目部违规行为引起安全事故及偷税漏税、拖欠工农民工工资等,公司将作为法律上的被告人承担赔偿。四是公司难以为挂靠项目做融资受信,直接推高财务成本。

(三)因管理落后,难以对接2014新版《建筑企业资质标准》,今后很多企业资质难保。

2014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对资产净值、注册资本金和人才贮备要求高。靠现在涣散的管理,企业难以招聘到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建造师、预算师和财会人员。同时新标准要求提高包括全部农民工在内全公司员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但因农民工流动性大,现行管理模式难以做到。

(四)竞争力弱,在隆阳区本地施工份额持续萎缩,基本占到公司合同总额的1/3以下。

受限于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垫资能力和无法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等因素,本地企业竞争力远弱于外地企业,原因有三:

一是外地企业注册资本大,整体实力强,又是对项目部实行集约管理和资金统一核算,容易得到省级商业银行融资受信,融资能力强,垫资施工实力强。二是外地企业依仗强大的融资能力,可广泛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 等模式,在招投标市场变得更加主动和得心应手。三是本地企业普遍不具备28层以上高层房建施工资质,也缺乏长期施工经验。

(五)少数招投标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一些项目施工方已入场,方才补招标这道手续,招投标只是流于形式;二是招标程序过于复杂,招投标中介没有做好服务,靠卖标书过日子,建筑公司在时间和财力上耗费太大;三是招标、议标、评标环节缺乏公开透明性,对中标和未中标公示理由不具体和充分;四是招投标市场存在大量“陪标”、“约标”乱象。

三、几点建议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建筑企业体制。

公司加强对项目部集约管理,可采用双向选择原则:第三方对项目部机械施工设备、流动资金等重新做价,经理做为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和分红。这样公司整合了资源,注册资本金和净资产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是公司发挥市场机制招纳人才,积极应对2014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要求。

(二)引导社会各金融主体,多渠道为企业做好金融服务。

政府引导银行做好建设方在建项目评估和企业授信,力控风险条件下加大开发贷。规范民间融资,多渠道为建筑企业提供短中期借款,为建筑施工方做好金融服务。

(三)政府引导,企业加强项目管理,做好清欠工作。

企业做好财务内控工作,加强在建项目资金监控、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工程款拖欠现象。建立面向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开放的银行专用监管帐户,从项目前期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资金,保障资金安全。

(四)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一是招标公司做好服务,简化程序,减少公司开销。二是增加招标、议标、评标等环节的公开透明性,详实公示中标和未中标理由。三是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招投标,维护隆阳建筑持续稳定发展。四是公司积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行业自律,不参与“陪标”、“约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签发:沈红梅 拟稿:李映华 联系电话:0875—21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