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稳中趋缓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6-1231029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12-31

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稳中趋缓

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开发业)经济运行平稳,营业收入增速稳中趋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成本费用支出增速回升、营业利润增长,企业效益有所回暖。

一、发展亮点

(一)总量扩大,增速回升。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1.69%,全年比1-9月份、1-6月份和1-3月份分别提高了1.1、7.1和5.7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趋势。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在全部8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长的18个行业共有19家企业,占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的82.6%,占全部营业收入的70.8%,同比增长5.07%。其中,有4个行业大类增幅超过10%。邮政业增长14.49%;商务服务业增长10.75%;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46.34%;卫生增长19.30%。

(二)结构优化,发展强劲。随着隆阳区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我区经济转型效果初步显现。从企业数量看,2015年规模以上入库企业数为23家,比2014年底增加1家,入库企业增长4.55%。从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看,2015年营业收入在4000万以上的企业达到8家,同比增加1家企业,增长14.3%。分行业看,营业收入占比较大的传统行业有,道路运输业和教育,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比2014年的27.99%和3.47%,分别下降1.9和0.4个百分点。一些发展较快的行业,如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卫生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2.92%、56.54%、3.94%、1.74%和2.41%提高到2015年的3.29%、56.85%、4.29%、2.50%和2.83%,分别提高0.4、0.3、0.4、0.8和0.4个百分点。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2015年,隆阳区生产性服务业有5家企业,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数的21.7%,营业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提高9.1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分别比1-9月份、1-6月份和1-3月份分别提高了5.6、29和11个百分点。也是就业人员增长较快的行业,增长36.7%。

(四)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改善。2015年,我区营业收入前3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9.2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0.1%,同比增长0.8%。

(五)吸纳就业能力增强,职工薪酬普遍提高。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事服务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048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1人,同比增长1.36%。吸纳就业人数最快的行业是商务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道路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和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就业人数分别达到1375人、1326人和1152人,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7%、21.9%和19%。

应付职工薪酬3.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亿元,同比增长16.6%。有4个行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专业技术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50%和30.2%;发放应付职工薪酬最多的行业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达到1.04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29.5%。

二、存在的不足

(一)营业收入季度完成量放缓。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4.01亿元,全年分别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多完成18.7亿元、12.95亿元和6.79亿元。

(二)企业效益有所回暖。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3.96亿元,同比上升23.4%,8个行业大类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实现盈利的有7个,亏损的行业有1个。其中,商务服务业同比减少603.2万元,持续亏损,物业管理同比增加172.5万元,扭亏为盈。

(三)税收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企业负担较重。2015年,隆阳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为1.21亿元,同比增长61.3%。

(四)营业成本及费用逐季增长。2015年,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有所减少,但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快,致使成本加三费合计同比小幅度增长。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服务业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与服务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和完善服务业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强化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发挥好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推进发展重点产业和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的作用。政府和各部门要健全服务业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发展合力。 

(二)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目前,我区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29%,而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是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也是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要深入推进服务业对内对外的开放,尽快改变部分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状况,放宽市场准入。尽快消除不利于医疗、教育、养老、设计、物流等领域优质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物流产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和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引导,加大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产业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促进这些产业发展壮大,培育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

(三)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水平。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支出。一是要全面落实简化各项审批手续,释放推进“三证合一”带来的改革红利,逐步清理取消红顶中介的各项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二是要完善各项优惠和信贷措施,给重点企业和朝阳行业(刚刚兴起,正在发展阶段,而且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的一类行业,比如电子信息行业,通信行业,软件,生物工程,电子等等)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要企业内部做好成本预算控制,采用现代管理理念,利用互联网渠道,压缩成本费用支出。 

(四)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需要从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推进园区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和加强基础工作等六方面推进,切实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五)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股权、特许经营权、应收账款、收费权、动产等抵(质)押贷款业务。加快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信贷需求,积极发展供应链融资、物流融资、网络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提高服务业企业在上市后备资源库中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进行融资。通过奖励、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引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

(六)突出发展重点。从总体上看,我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短板”,服务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发展不稳定。从相互关联和带动作用考虑,今后一个时期,隆阳区要在扩大、优化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发展信息、物流、教育、研发、文化、旅游、养老、医疗、金融以及各种商务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坚持分类指导,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多层次市场,促进服务业消费,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价值。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扶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合理确定发展重点,不断增创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签发:艾国军   拟稿:黄丽娟   联系电话:0875—214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