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隆阳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索引号
01525698-1-03_F/2016-1231020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12-31

2015年隆阳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2015年,面对严峻形势和复杂考验,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隆阳区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统计核算资料显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0.1亿元(现价,下同),同比增长12.4%(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增速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出5.5、3.7、0.9个百分点,位于全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17.0% ,二产中,工业46.4亿元,增长15.1%,建筑业24.6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93.2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3.4:33.2:43.4调整为21.9:33.8:44.4,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6.0、4.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1.8%、48.9%、39.3%。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稳固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不断提高。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达48.4万吨,实现12年连增,连续8年获“全国产粮大县”荣誉称号。养殖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连续8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6.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9亿元,同比增长6.7%。

2.工业强劲发展。全区着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园区为依托,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板桥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园、工贸园区、水长园区蒲缥片区发展形势日趋向好。2015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企业达76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7.4亿元,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16.5%。

3.服务业蓬勃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和“隆阳人民幸福家园”的目标,大力发展商贸文化旅游产业,城乡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好人家国际广场建材城、五洲国际广场开业,中石油保山油库建成试运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滇西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申报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3.2亿元,增长11.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快速增长

1.投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有力。大瑞铁路保瑞段顺利开工,保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启动、中心城市配电设施改造顺利完工、西水东调续建顺利推进、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加快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5.3亿元,增长47.8%,房地产开发投资27.1亿元,增长11.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131万元,同比增长2.62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9474万元,增长47.6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01592万元,增长36.91%

2.消费品市场稳步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同比增长12.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0.1亿元、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9亿元、增长12.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8.9亿元、增长10.4%,商品销售93亿元、增长12.4%。

3.外贸出口快速增长。2015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55万美元,同比增长40.7%。其中:进口额871万美元,增长15.5%,出口额7684万美元,增长44.3%。

(三)两大收入平稳增长

1.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5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5亿元,增长18.9%。财政总支出55.42亿元,增长21.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8.18亿元,增长23.4%。

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5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89元,增长12.6%。

(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CPI平稳上涨

1.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金融市场呈现稳增长,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5.3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83亿元,增长58.2%;住户存款166.4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7.6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短期贷款67亿元,增长7.2%;中长期贷款179.4亿元,增长29.4%。

2.居民消费价格(CPI)平稳上涨。2015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其中:居住价格累计上涨6.6%,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

二、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

2015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全区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在肯定今年经济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

一是全区76户规模以上企业中有12户企业由于市场的影响导致停产、半停产,大大减弱了对全年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4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二是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影响,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工业品市场销售价格持续走低,企业销售压力增大,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6.6%,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同比增长40.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二是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53279万元,同比下降10.20%,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少369918万元,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50.74个百分点,保持投资快速增长难度大。

(三)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

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2.5%,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纳入GDP核算的批零住餐4个指标中,批发业和零售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4.9、0.7个百分点。

三、对2016年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6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区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和隆阳人民幸福家园”,全力抓实产业发展,全力抓好“五网”建设,全力推动城乡发展,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民生改善,确保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一)加快工业生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积极支持工贸园区发展,重点配合加快轻纺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形成服装、鞋帽、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群;积极支持蒲缥石材文化产业园开发建设,形成石材、新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二是利用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大力发展“三新”产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帮扶工作,做好工业运行监测调节、宏观指导和服务,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二)推进“五网”建设,提高投资拉动力

一是积极建设内畅外通的路网、覆盖更广的航空网、清洁安全的能源网、安全可靠的水网、共享高效的互联网。二是举全区之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市政设施,配合抓好青华湖东湖建设,推进“五纵五横”路网、三校一院综合管廊等重点工程,加大项目的协调、督办力度,强化项目跟踪。三是加强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争取金融机构更多信贷支持,尤其是要确保已开工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来吸引资金进入投资领域。四是尽快促进新入库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挖掘消费潜力

一是充分发挥隆阳经济走廊区位优势,加强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云贡城”“义乌购”和滇西电商产业园发展,初步形成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电商集聚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三是确保南、北大型果蔬批发市场建成运营,优化传统经营业态,积极打造新兴业态,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签发:甫润菊   拟稿:刘素珍、陈旭   联系电话:0875—216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