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财政局关于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的公开
- 索引号
- 01525687-7/20230831-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支农资金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8-31
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年度方案
中
期
调
整
隆阳区人民政府
2023年08月
目 录
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
中期调整
前 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隆阳区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组织区、乡、村三级,研究编制了《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
本方案是2023年度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统领。规划范围覆盖全区21个乡镇(街道)、352个村委会(社区)。其中脱贫出列村、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对象是规划覆盖重点。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二)《中共中央 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
(四)《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
(五)《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反馈2019年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方案审核意见的通知》(云开组〔2019〕20号)
(六)《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隆办发〔2019〕126号)
(七)《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隆办发〔2019〕127号)
(八)《中共隆阳区委办公室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隆办发〔2019〕128号)
(九)《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林草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
(十)《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21〕140号)
(十一)《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水利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云财农〔2021〕153号)
(十二)《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提高脱贫县整合资金方案编制质量的通知》(云财农〔2022〕23号)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重,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目标,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把脱贫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地区,把脱贫人口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群体,稳定政策措施、完善帮扶机制、强化支持重点、明确目标任务、建设重点项目,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村、美好生活重点帮扶村和集体经济先行示范村,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围绕统筹整合目标,鼓励各行业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集中财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统筹协调,权责匹配。统筹整合工作在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坚持以统筹财政涉农资金为主体,带动统筹其他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以及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建立“区级统筹、部门负责”的统筹整合机制,项目由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由部门、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根据中央、省级统筹整合相关要求,2021—2023年,在脱贫县延续整合试点政策。继续稳步推进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撬动部门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沟通协商机制,明确各涉农部门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过程中的职能职责。纪委监委、财政、审计部门重点负责项目资金监管,发改、教体、民宗、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务、林草、乡村振兴等涉农部门负责统筹整合项目的组织指导和跟踪问效。
第三节 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自摘帽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贯彻落实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一平台三机制”,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拓展,攻坚成效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出列村和基础薄弱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群众和低收入群众人均支配收入水平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章工作措施
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分管乡村振兴的副书记和区政府分管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纪委监委、财政、发改、乡村振兴、工信、教体、民宗、民政、金融办、人社、自然资源、交通、住建、水务、农业农村、林草、文旅、卫健、生态环境、统计、审计、搬迁安置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隆阳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财政局,负责日常工作。
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指导督促、组织协调、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审定、建章立制等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切块资金的争取,指导乡镇(街道)做好项目储备,对乡镇(街道)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并按要求及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对涉及的项目和资金进行指导监督。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的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注意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可复制的典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 整合资金
一、整合资金范围
纳入整合试点范围的资金(以下统称整合资金)包括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原则上与国办发〔2016〕22号、财农〔2021〕22号和云厅字〔2016〕20号、云财农〔2021〕153号、云财农〔2022〕130号文件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具体资金名称及支出方向以2020年为准),中央和省级资金不得突破上述范围进行整合。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也要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形成合力。
二、整合资金安排使用重点
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可以按规定将整合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畜牧生产、水利发展、林业改革发展、农田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等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整合资金范围内打通,统筹安排使用。支持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含必要的水利、交通、农产品仓储保鲜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将整合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项目。
三、整合资金规模及来源
按照省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相关要求,对各级投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涉农资金做到应整尽整,根据需要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使用方案总投资21898.6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1006.38万元,金融融资投入15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43万元,农户自筹699.22万元。
中央确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6095.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222.1万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不含森林资源管护和相关试点资金)523.28万元,中央农业产业发展资金350万元。省级确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911万元,均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其他未列入上述范围但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投向的情况下,纳入全区统筹整合使用范围。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年度使用方案项目资金涉及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局、区民宗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水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隆阳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乡村振兴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项目部门,项目覆盖全区21个乡镇(街道)。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相关资金下达后,区直各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按照《隆阳区2023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中期调整》确定的项目,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各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审查评审后进行审批;项目主管部门下达项目事业计划,由各项目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中央、省、市主管部门和中共隆阳区委、区人民政府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事业计划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
方案总投资21898.6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1006.38万元,金融融资投入15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43万元,农户自筹699.22万元。项目涉及区委组织部、区发展改革局、区民宗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水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隆阳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乡村振兴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项目部门,项目覆盖全区21个乡镇(街道)、352个村(社区)。
第一节 农业生产
总投资10645.17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0370.95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万元,农户自筹254.22万元。
(一)产业发展
总投资3331.17万元,其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3056.95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万元,农户自筹254.22万元。。具体为:
1. 隆阳区金耳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农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9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万。主要建设内容为:在隆阳区蒲缥镇、西邑乡等乡镇积极推动20户农户种植金耳菌10亩(单季),共计6万棒/季,全年可种植四季;提供给20户农户金耳菌种植配套设施设备,计划设施设备约5500元/户(喷灌设备、补光设备、遮光设施、通风系统);提供种植期间全程技术指导,并保底价回收,20户由公司补助1万元/户。
2. 隆阳区2023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项目。计划投资9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9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2023年按规定贴息利率对2020年、2021年、2022年投放的1.4亿元及2023年预计投放的0.5亿元3年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进行贴息。
3. 蒲缥镇王头寨社区热带水果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52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5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王头寨荒山进行生态修复,种植石榴、芒果、甜柿等水果1200余亩,形成的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对进村路两旁、村内公共区域及村庄集体空地移栽石榴1000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农户老石榴园进行嫁接品种改良、房前屋后空闲地新植石榴10000株,发展农户庭院经济。
4. 隆阳区土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投资191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9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营养土加工厂房200平方米,营养土仓库300平方米,购置粉土机1台、自动砂石包装机及传输带设备1套、80型挖掘机1台、轮式装载机1台,配套电力设施设备等。
5. 瓦马乡瓦马集镇小龙井坝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业辣椒加工车间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3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瓦马社区上坪子丫口新建工业辣椒烘干车间1000平方米,仓库500平方米,场地硬化1500平方米,道路硬化0.1千米,均宽4米,配套水、电等附属设施。
6. 芒宽乡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厂房700平方米;购买生物质颗粒加工设备1套;安装250KVA变压器1台,配套建设供水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
7. 丙麻乡苗床地安置点产业配套设施提升项目。计划投资304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0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叠水村新建工业辣椒加工车间1栋550平方米,硬化场地2000平方米,架设供水管2.5千米,购置生产设备2套、变压器2台,配套建设供电、围墙等附属设施。建设河西村烤烟、玉米产业路产业发展道路1条,道路总长1.77千米,硬化路面宽3.5米,覆盖面积300亩。
8. 隆阳区2023年杨柳乡芒果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投资123.2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23.2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芒果提质增效3082亩,主要措施对芒果整形修剪、嫁接、施肥。
9. 隆阳区2023年粮改饲补贴项目。计划投资350.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计划对全区具有青贮饲草料收贮能力,且收贮量达300吨以上的规模化草食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或专业化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每吨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饲用黑麦等优质饲草补贴56元标准,共计划补贴6.25万吨,带动实现粮改饲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
10. 隆阳区核桃产业提升试点项目。计划投资790.89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536.67万元,农户自筹254.2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瓦窑镇下麦庄村实施核桃林地疏密降冠1200亩,林下养鸡1500只,林下养鸭300只,林下养鹅100只,核桃品种改良100亩;在瓦渡乡坪场子村实施 核桃林地疏密降冠400亩,王草种植150亩,芋头种植200亩,围栏建设3000米,林下养鸡5000只,林下养鸭5000只,棕榈树3000棵,机耕路4公里,粪污综合化利用项目1个,青储饲料粉碎打包机1套;在水寨乡实施核桃林地疏密降冠1000亩,林下种植200亩,粪污综合化利用项目1个;实施隆阳区核桃油产业精深加工厂项目,改造厂房1300平方米,建设核桃脱壳车间(5T/D)1套,核桃仁脱黑衣烘干车间(2T/D)1套,核桃仁榨油车间(2T/D)1套,核桃油精炼车间(1T/D)1套,核桃油脱蜡车间(1T/D)1套,油罐(2T)2台,灌装车间(GZ-2)1套,核桃仁压榨饼萃取车间(1T/D)1套,核桃脱脂蛋白制粉及包装车间(1T/D)1套,核桃脱青皮设备1台,核桃脱壳分离机1台,核桃仁脱衣机1台。
(二)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总投资7314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潞江镇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为周边区域20000亩芒果、5000亩荔枝、2000亩桂圆、1500亩火龙果等农产品提供保鲜冷藏服务,配套建设农产品保鲜冷藏钢结构仓库1个3000平方米,挡土墙工程600立方米,物流配套分拣中心510平方米,制冰系统设备安装6套,彩钢聚氨酯板安装5000平方米,冷库中型门安装25道。
2. 芒宽乡咖啡鲜果水洗加工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7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7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芒宽乡新光村建咖啡鲜果水洗及干燥加工车间1个,安装咖啡加工机器设备1套,日加工生产处理咖啡鲜果50吨,日干燥咖啡壳豆25吨;安装咖啡粗加工工序生产废水处理设备1套,机械脱皮、脱胶及浸泡、清洗,合计30立方米/天。
3. 潞江镇丛岗村咖啡初加工厂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5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5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咖啡加工厂房、咖啡仓储用房800平方米(含水电路配套附属);购置安装咖啡脱皮脱胶生产线设备1套;咖啡烘干设备3套;建咖啡晒场1000平方米;安装咖啡加工污水处理设备1套,PE材料污水收集管网100米;新建C30混凝土污水收集池2座300立方米,污泥池1座16立方米。架设250KVA变压器及线路500米,新建50立方米蓄水池1个,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4. 潞江镇新寨村老水井队咖啡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1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新寨村老水井队咖啡种植基地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改造覆盖1000亩咖啡产业生产道路2.5千米,宽4米;架设250KVA变压器2台、架设供电线路2.5千米、安装配套照明设施及配套排水管网。
5. 潞江镇丙闷村琨崩组咖啡产业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6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年产1000吨精品咖啡烘焙豆加工基地配套建设产业道路1千米,宽4.5米。
6. 潞江镇丛岗村石板田小组桦菜坪片区半山咖啡、糯橄榄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5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复桦菜坪片区咖啡、芒果、糯橄榄等3000亩种植基地机耕路11千米,均宽3.5米;新建咖啡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新植咖啡15万株;新建生产蓄水池6个共4000立方米;架设生产用水主管道6千米,支管10千米。
7. 汉庄镇玉米制种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更换玉米制种基地土壤种植层880亩,新建机耕路8条3千米,新建灌溉沟渠1条0.46千米,修复机耕路6条2.23千米。
8. 潞江农场赛格队经济林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5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5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560亩经济林果种植基地,其中:新建引水灌溉沟渠2.44千米,建设生产道路1.4千米。
9. 丙麻乡白玉、上庙、叠水片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58.2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58.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丙麻乡白玉、上庙、叠水片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件,改善灌溉面积4850亩,铺设输水管道24.747千米,其中:DN150热镀锌钢管0.46千米,DN125热镀锌钢管4.899千米,DN100热镀锌钢管3.529千米,DN80热镀锌钢管1.701千米,DN65热镀锌钢管3.884千米,DN50热镀锌钢管10.274千米;新建50立方米调节池23座,100立方米调节池9座,修复渠道0.3千米。
10. 丙麻乡叠水村自然能生产用水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7.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87.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生产用水DN150 配水管道 3.6 千米(自然能高位水池至老空山3.19 千米、自然能高位水池至柳沟方向增加 0.41 千米)。
11. 潞江镇登高村热带果蔬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1.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1.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果蔬基地建设生产道路4.8千米,均宽5.5米;支砌挡墙400立方米;新建灌溉沟渠0.3千米。项目建成有效灌溉基本农田500亩,辐射8400亩蔬菜物流运输,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12. 隆阳区河图街道、金鸡乡农业产业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2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土地平整1970亩;灌溉与排水工程修建主沟渠9.8千米,支渠5.2千米;进行土壤培肥等。
13. 东干渠整治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为满足11500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架设农业生产用水管道,架设DW820mm螺旋有压钢管30千米,支墩235个,镇墩22个,分水口阀房8处,检修阀室9处,冲砂放空阀室7处,补气阀47个,用风光发电机30kw,检修人孔39个,恢复交通桥160座、背水桥6座。项目涉及板桥镇、金鸡乡、河图街道,覆盖板桥镇官坡,金鸡乡甫家、黄毛三个脱贫村。项目建成后,有效提供水稻6500亩、玉米2000亩、蔬菜1000亩、水果园1000亩、蚕桑1000亩灌溉用水。
14. 瓦马乡小龙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7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6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瓦马社区、拉攀村产业路2条12千米,宽6米;建设人饮及产业用水管道2千米,覆盖面积2000亩。
15. 潞江镇莫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项目。计划投资4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建莫卡村莫卡寨子头至社树发展蔬菜和雪茄烟产业农田灌溉沟渠0.5千米,发展雪茄烟180亩,有效灌溉蔬菜面积420亩、芒果200亩;修建帕连寨子至哪亢田发展蔬菜产业农田灌溉沟渠0.8千米,有效灌溉蔬菜200亩;修建芒艾田至原糖厂生活区产业发展农田灌溉沟渠1.67千米,有效灌溉蔬菜100亩、芒果80亩、青枣160亩;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50户。
16. 瓦马乡下里濯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配套实施香料烟、红花、工业辣椒等产业水利设施,新建100立方米产业灌溉蓄水池2个,架设灌溉用水管道2.8千米及配套相关设施,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0户。
17. 杨柳乡河湾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配套实施芒果产业提升建设项目,新架设生产用水管道7千米,新建20立方米蓄水池20个、覆盖芒果种植面积1400余亩,铺设滴灌100亩,建设果蔬收购点850平方米,开展产业后续管理及相关技术培训,创建民族团结街进步示范户60户。
18. 芒宽乡大营盘山农业灌溉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5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5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计划从三叠水上游取水,新建5立方米取水池一座,架设PE-100DN355输水主管4911米至项目区新建1#200立方米调节池,架设PE-100DN125输水主管172米至已建500立方米调节池及架设PE-100DN125输水主管524米至新建2#200立方米调节池,其余部分由农户自行架设管道引水至田间进行灌溉。
19. 隆阳区潞江农场小平田队芒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解决100亩芒果种植基地生产用水,配套建设100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蓄水池1座,30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调节池1个,架设DN50农业生产用水主管1.4千米,配水管道1.3千米,修复农业生产用水水源点1个等。
20. 隆阳区新城农场咖啡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瑰夏咖啡种植基地1个,土地平整20亩,购置咖啡种苗4400株(种植面积20亩),配套实施100立方米农业生产用水蓄水池1座,配套架设DN20-40农业生产用水管道1千米。
21. 隆阳区新城农场咖啡、果蔬种植基地灌溉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项目解决咖啡、果蔬等200亩种植基地生产用水,新建灌溉沟渠475米,有效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第二节 畜牧生产项目
计划总投资983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一)产业发展项目
隆阳区2021年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计划投资49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9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采取“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对饲养基础母牛存栏达5头以上(含5头)、选用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并扩大养殖规模的养殖场(户)给予每头新增犊母牛1000元补助;配套项目电子耳标30000套、养殖档案册2000本。
(二)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投资485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杨柳乡干田社区教场坝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为建成的万头肉牛养殖场扩大生产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新架设生产输水主管(DN200毫米热镀锌钢管)3.64千米及管道相关附属工程,保障供应养殖场的生产用水;新建教场坝肉牛养殖场生产道路1.1千米,配套M7.5浆砌石500立方米、厚15厘米天然砂砾底基层6544.8平方米、C20现浇混凝土排水沟75立方米、管涵69米等,保障养殖场饲草料等的物资供应;架设生产用电10KV电路3.27千米,保障养殖场的生产电力供应。
2. 西邑乡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为建设年存栏1.25万头能繁母猪、出栏12.5万头肥猪的养殖基地,配套建设6米宽生产道路4.6千米。
3. 潞江镇丛岗村新寨组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8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年产1500吨牛蛙水产养殖基地配套建设生产道路1.3千米,宽5米。
第三节 林业改革发展
计划投资492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隆阳区核桃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核桃提质增效10000亩,主要措施核桃整形修剪、施肥、涂白。
2. 保山市隆阳区国有林场苗圃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92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育苗面积30000平方米,培育乡土特色大规格树苗20万株,架设输水管道3.25千米、铁丝网围栏1.3千米、架设苗圃用水管道3千米,新挖水井1口,安装水泵设施2套,修缮钢屋架大棚2070平方米,遮阳网1200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0.95千米,项目标识牌3块。
第四节 农村综合改革
计划投资208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470万元,金融资金投入150.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万元,农户自筹445万元。主要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具体为:
1. 潞江镇白花村等5个村水果蔬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3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50万元,农户自筹8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砖混结构多功能仓储用房500平方米,提升改造现有产品收购批发仓库2000平方米,计划划分20个收购点和4个制冷库;安装50吨地磅一台,场地硬化3000平方米,配套给水、供电、监控等附属设施。
2. 瓦窑镇马转弯村等6个村瓦窑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20万元,农户自筹1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钢架仓储物流大棚2间,建筑面积1599.86平方米,设置摊位204个;新建轻钢仓储用房9栋,建筑面积965.24平方米;新建部分附属用房及配套水电等附属设施,建筑面积89.67平方米。
3. 板桥镇官坡村青储饲料加工厂提升改造项目。计划投资75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保留原有加工厂300多平方米厂房和2台青储饲料加工机器;新建约1000平方米轻钢结构青储饲料仓库1栋,购置安装传送带1条等。
4. 西邑乡赵寨村“最后一公里”农村百货超市项目。计划投资16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农户自筹9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2层钢结构超市用房(集体建设用地),建筑面积698.92㎡;沿用现村委会闲置仓库(建筑面积220㎡)作为仓库等。
5. 西邑乡大庄村农业现代化农机服务项目。计划投资22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金融资金投入1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大型旋耕机6台,购置移栽机20台,停放场地建设等。
6. 汉庄镇云瑞社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44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农户自筹7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东半部分设置15个的农特产品批发摊位(含水电预埋),建设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西半部分建设批发便民超市300平方米;建设300平方米露天集市,设置农特产品零售摊位30个;配套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输电设备一套。
7. 芒宽乡百花岭村民俗产品交易市场项目。计划投资77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农户自筹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百花岭鱼塘组老年协会边打造精品土特产展销间4间;在百花岭村鱼塘组鱼塘周围设计民俗展览售卖点20个,每个约12平米,共计240平方米,预计投资15万元;在百花岭村鱼塘组入口处建设露天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占地2.5亩。
8. 芒宽乡烫习村双虹桥水果交易市场项目。计划投资7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农户自筹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民族风情产品销售屋一间,占地约150平方米;建盖20间水果销售摊位,占地约400平方米;建设水果交易市场一个,占地约1500平方米。
9. 缥镇菖蒲塘村、红岩村建设蒲缥西山片区两青蔬菜仓储冷链物流区项目。计划投资16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40万元,社会投入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钢结构大棚400平方米,建多功能冷库300平方米,场地硬化(含基础)400平方米,新建制冰室60平方米,新建仓库120平方米,配套给水、供电(含变压器)、监控等附属设施。
10. 水寨乡棕元村趣苑林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80平方米瓦屋面仿草木外墙钢结构房屋1栋,配套水、电、排污等设施;建设房屋内配套烧烤、厨房等餐饮设备;建设土特产售卖电商平台,独立隔音音视频直播间其他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游客休憩等配套附属设施7组。
11. 金鸡乡金鸡社区实施冷库仓储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冷库仓储260㎡,并配备相应制冷设备,库体外形尺寸(M)长宽高20*10*4;建设保温保鲜库2间,建设面积800m³,冷库温度:0°/+10°(可调);购置制冷部分、库体保温部分、电气部分等相关设备。
第五节 乡村旅游
计划投资1442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辛街乡小田坝村万寿菊产业助推农文旅发展配套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万寿菊种植示范基地200亩,建设机耕路1.6千米,茨桐洼坝塘防渗加固工程1件,架设管道1.6千米,支砌挡墙70米,农耕展示250米。
2. 新寨“中国咖啡第一村”乡村建设农旅融合项目。计划投资74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4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建设的原则扶持农户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庭院经济示范户10户;对新寨自然村内15段巷道及两侧破损、脏乱墙面、残垣断壁3000平方米进行修复提升;对新寨村大寨自然村42户开展村庄风貌提升改造;对村庄道路节点、游客中心、咖啡体验馆等区域提升打造,安装雨水沟盖板0.4千米,完善新寨村大寨子人居污水收集污水管网1.5千米,制作铝合金花槽300个,购置垃圾箱,洗手池15套,安装旅游标识系统。
3. 汉庄镇青岗坝农旅融合项目。计划投资14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4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汉庄镇青岗坝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1个,发展庭院经济12户(发展榨核桃油手工体验坊1户、小锅酒烧制手工体验坊1户、怀旧式裁缝店体验坊1户、怀旧式供销社体验坊1户、农家乐经营体2户、民宿经营体2户、传统小卖部经营体2户、中药泡脚屋经营体1户、咖啡屋经营体1户),农耕展示道路修复0.3千米,改建农耕展示屋60平方米、农耕展示墙500平方,青少年田园教育实践基地1个(新建体验式微菜园10块,手工制作间1间,以及其他配套设施),青岗河岸改造0.55千米及相关配套设施。
4. 芒旦至河江湾农旅融合产业道路项目。计划投资35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围绕芒旦农旅融合发展,建设河江湾至芒旦村农旅融合产业道路1.7公里,新建排水沟650米,填方区域护脚、道路涵洞、排水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附属工程。
第六节 水利发展
计划投资478.2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75.23万元,社会资本投入3万元,具体为:
1. 隆阳区新城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人畜饮水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4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37万元,社会资本投入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各种阀井3座,电线杆3棵,供电线路180米,C15砼支墩、C15砼镇墩200个,净化设备1套;取水泵站2座,过滤设备2套,DN100-20衬塑热镀锌钢管10400米,水表700个,配套DN100-DN32闸阀、泄压阀,各式法兰盘等
2. 丙麻乡奎阁村人饮项目。计划投资338.23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38.2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DN100引水管道13千米;DN25入户给水管1.6千米;20立方米不锈钢水池20座;400平方米慢滤池及过滤设备。
第七节 农村环境整治
计划投资2649.2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潞江镇坝湾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73.2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73.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硬化村内道路522米,均宽11米;架设街子组、上下麻山、坝湾中心村人居污水主管网3千米,支管2.8千米,新建氧化塘3个;架设安装DN65人饮管道312米;硬化坝湾至石梯村产业道路1.4千米,宽2米;安装1000KVA变压器及线路、更换250KVA变压器及高压计量箱。
2. 芒宽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200管0.8千米,PVC160管2.3千米,PVC110管1.5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2个。
3. 蒲缥镇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200管1.1千米,DN300管3.8千米,检查井109个,PVC110管2.2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5个。
4. 瓦渡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建设污水DN200管2千米,PVC110管1.9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2个。
5. 瓦房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瓦房社区二道桥自然村建设污水DN200管0.3千米,PVC160管1.0千米,PVC110管1.3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1个。油房村小擦里自然村建设污水DN200管0.12千米,PVC200管0.15千米,PVC110管1.45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1个。
6. 瓦马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瓦马乡秧草村秧草自然村、安邦村大磨房自然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污水DN200管1048.12米,DN300管437.77米,DN400管358.56米,DN500管9.04米,PVC50管4.94米,PVC75管20.42米,PVC110管233.71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3个。黑岩洼村黑岩洼自然村建设450米200管径的HDPE双壁波纹管(主管),180米300管径的HDPE双壁波纹管(主管),建设检查井45个。山心村山心自然村建设733.7米DN300管径的HDPE双壁波纹管(主管),517米200管径的HDPE双壁波纹管(主管),建设检查井32个。
7. 西邑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200管5.1千米,PVC110管6.72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4个。
8. 杨柳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400管99.74米,DN300管1248.47米,DN200管2226.82米,PVC160管268.80米,PVC110管54.00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7个。
9. 丙麻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300管0.15千米,DN200管5.6千米,PVC110管1千米,成品塑钢化粪池污水收集处理终端6个。
10. 瓦窑镇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污水DN200管≥1.99千米,DN300管≥0.95千米,PVC110管≥2.64千米,PVC160管≥0.05千米,PVC200管≥2.3千米,PVC300管≥4.5千米,建设检查井101个,污水收集处理终端5个。
11. 水寨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200管1.8千米,PVC110管2.16千米,污水收集处理终端1个。
12. 辛街乡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污水DN200管3.1千米,DN300管0.086千米,DN400管0.113千米,PVC110管2.2千米,检查井125个,污水收集处理终端4个。
13. 河图街道自然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敷设DN600双壁波纹管168米,DN400双壁波纹管30米,DN300双壁波纹管644.65米,DN200双壁波纹管213米,DN300PE管168.2米,DN300钢管3.8米,PVC200管52米,PVC110管519米,Ф700检查井39座,Ф500检查井10座,90*90检查井4座,污水收集处理终端2个。
14. 瓦窑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创建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垃圾焚烧炉1座5m³,垃圾收集集中处理。开挖排污沟渠时拆除路面1965.00平方米,恢复混凝土路面 1965.0平方米,挖沟槽土方1425.00立方米,回填方1141.11立方米,余方弃置806.00立方米,拆除预制盖板296.00立方米,恢复预制盖板296.00立方米,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DN400)550.00m,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DN500)343.00米,塑料污水检查井(Φ700)21座,塑料污水检查井(Φ1000)42座。
15. 芒旦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计划投资7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复芒旦街道路全长1.3公里(9657㎡),宽度6.5米至8.5米,老路面刨洗5cm,加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现浇C20路缘石,对原有树木进行花台砌筑。
第八节 农村道路建设
计划投资608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河图街道青阳社区至田坝社区连接道路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硬化青阳社区至田坝社区道路长700米,宽6-8米。
2. 瓦马乡小河流域灾后道路修复(续建)。计划投资5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5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支砌挡土墙814立方米,涵洞1个。
3. 蒲缥镇核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计划投资38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硬化9米宽道路0.4千米(含污水、弱电入地),13米宽道路0.38千米(含污水、弱电入地);修建6米宽道路0.097千米;修筑河道挡墙1800立方米;排水沟渠180立方米;铺设雨污分流Φ800雨水管道0.96米,Φ600污水管0.96米,小桥拼宽8米每座;交叉工程6处。
4. 西邑乡小羊邑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硬化建设宽4米、厚0.18米、长953米的C30混凝土硬化路,挡墙1370立方米。沟渠三面支砌738米,实施畜禽粪污还田,增加种植饲料草100亩,扩大肉牛养殖规模50头。
第九节 其他
计划投资2516万元,全部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具体为:
1. 隆阳区2023年监测帮扶对象和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计划投资1228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22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全区对符合条件的监测帮扶对象和脱贫人口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2500个左右,每人每月补贴800元,帮助无法出门的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进一步减少脱贫户返贫致贫风险,切实促进乡村振兴工作。
2. 隆阳区2023年雨露计划项目。计划投资70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7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按照3000元、4000元、5000元不等的补助标准,对本辖区户籍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就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给予补助。计划全年补助学生不低于1400人。
3. 隆阳区2023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助项目。计划投资52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5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跨省稳定就业在3个月以上脱贫人口安排不超过1000元的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
4. “雨露计划+比亚迪”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投资126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2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在隆阳区范围内对“比亚迪公司”定向输出技能型劳动力126人,在上岗前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技术类岗位培训按每课时4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总课时不超过160课时;操作类岗位培训按每课时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总课时不超过80课时。培训期间,每人每天补助伙食费60元,住宿费40元。对在比亚迪公司稳岗就业3个月以上的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10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
5. 隆阳区2022年度村庄规划编制项目。计划投资410万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41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涉及78个行政村(农村社区)村庄整体规划,其中:脱贫村55个、传统村落2个、少数民族聚集村15个、百千万示范工程村6。
第六章 绩效评价
第一节 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综合绩效评价制度,由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开展,年终各整合资金使用单位开展绩效自评报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结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无误的绩效自评结果,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综合绩效评价。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评价包括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项目管理实施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会计账务处理情况、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绩效评价通过看现场、查资料、访群众的方式开展。通过实地查看整合项目公示公告、规模、实施、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等情况。查看有关单位会计凭证、账本、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通过项目所在地乡镇、项目村和区直有关单位了解,同干部、党员和一般群众座谈,查看整合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扶贫效益,为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脱贫人口得到了多少实惠,村容村貌发生了什么变化。
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主要评价是否按规定的要求,对整合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地点、资金来源、资金规模、项目实施主体及责任人、监督电话、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等相关情况,在项目村进行公告、公示。
项目实施情况。主要评价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后续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前和项目竣工验收后的成效对比。
资金使用情况。主要评价整合资金使用管理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拨付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和挪用等违纪行为。
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后是否实现申报项目资金时确定的绩效目标,包括项目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产出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
账务处理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单位有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检查整合资金收支使用的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年终各资金将其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考核,并进行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对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乡镇和部门,在分配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
第二节 整合资金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脱贫退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快速。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年度方案,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需求,扎实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更加精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快速。脱贫退出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二是促进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通过实施产业发展、小额信贷等项目实施,有力推动全区生猪、肉牛、咖啡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换挡提速的进程,农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来源渠道,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三是村集体经济得到加强。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加大资源整合,通过固定资产出租、入股等形式,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二)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通过项目实施,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组织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二是产业扶持,群众增收有保障。实施生猪、肉牛、咖啡等项目,实现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带动更多的已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拓宽了已脱贫地区的就业空间,让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化,扩大了就业人员范围,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也使已脱贫人口持续增加收入,稳定脱贫,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三是群众素质不断提高。广泛宣传国家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按照“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标准,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提升脱贫户的科技致富能力。四是扎实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全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五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保障脱贫群众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 利,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继续强化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
(三)生态效益
一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两山论”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引导贫困群众参与生态治理、生态管护,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等综合治理,绿树成荫与整洁美化相结合,促进生态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碧水蓝天和清新的空气,增强农民宜居与生态双重效益的获得感。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管理体制,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年度使用方案工作为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工作的统筹性、时效性、持续性。
第二节 明确职责分工
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协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使用方案的编制、指导督促、组织协调、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审定、建章立制等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切块资金的争取力度,指导乡镇(街道)做好项目储备,对乡镇(街道)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并按要求及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对涉及的项目和资金进行指导监督。
第三节 建立协调机制
在隆阳区统筹整合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强对项目的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注意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可复制的典型。
第四节 强化项目管理
要求各项目乡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项目建设规范程序进行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招投标、政府采购、廉政承诺、廉政评议等制度;由各项目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与监督,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切实做好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责任,加强项目库建设。
第五节 资金管理
纳入统筹整合的资金视为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执行乡级报账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依法依规使用项目库资金,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
建立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定期审计和检查制度。审计部门定期开展项目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对查出的违规问题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节 推行公开公示制度
推行资金公告公示制度。项目库资金的公告、公示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下,由各涉农主管部门和乡镇组织实施,按照谁决策谁实施、谁公告公示谁受理反馈意见的原则,区乡两级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公开栏(墙)、会议及告示等形式,将统筹中所有的财政涉农资金总量、来源、性质、用途、分配原则、计划等内容和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地点进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提高项目库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七节 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年度评估和方案修订制度。改革绩效目标考核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标准和程序,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区、乡、村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做好衔接。
附件:1.2023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中期调整基本情况表
2.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中期调整资金来源情况表
3.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项目表
4.隆阳区整合方案中期调整项目类型投入情况统计表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