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争做疫情防控线上服务表率 远程咨询问诊显“温度”

索引号
01525699-X-/2022-1227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12-27

——“医生,我隔壁家的老人跌了一跤,昨天做了核酸检测还是阳性,现在头晕、呕吐,你们赶紧派个救护车来接!”

——“医生,我家小孩才1岁多,核酸检测是阳性,又低烧又咳嗽,我不敢喂药,这种要咋个整?”

——“医生,我家老母亲今天早上起来有点咳嗽,烧到38.5℃,吃了“感冒药”和“退烧药”,但是她有高血压,我很担心她,想带她来卫生院看看,我们又没有车……”

这样的电话和留言,隆阳区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或者屏幕那头,是焦急的父母、儿女、亲友,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了这份信任,更为了身上的使命和责任,隆阳区27个医疗机构全部开通新冠感染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公布医师电话、微信,24小时在岗在线服务,积极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新冠就医用药和居家康复健康指导,争做疫情防控线上服务表率,患者医师“一对一”线上交流问诊,大大降低患者扎堆进医院交叉感染风险。截至26日,共计提供线上诊疗服务6281人次。

完善线上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市二院、区妇幼保健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完整自助就医流程,并公布咨询电话。近2周,市二院安排20个科室52名专家24小时在线服务,线上问诊865条次,有效服务520人次,其中新冠疫情方面的有670条。

区妇幼保健院分科室建立患者微信群,逐一解答群众问题,主要回应群众关心的核酸及抗原检测、阳性孕产妇入院和发热儿童就诊等问题,截至26日,全院医护人员在各个医院咨询群共解答问题290次,接听咨询电话1340个。

当好健康“守门人”,倾力服务群众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一名村医就是一道防线。乡、村两级医护人员是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他们不但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开展日常诊疗,还需对孕妇、儿童、老年人及癌症、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摸底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线上咨询诊疗服务开通后,虽然大家需要24小时接受线上咨询,工作量成倍增加,但他们始终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坚持守护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

再苦也是甜。段建华是潞江镇芒颜村的乡村医生,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特别是线上咨询问诊开通之后,她更加用心关照村民的身体健康。目前,芒颜村感染新冠22人,他们成了段建华最牵挂的人,她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电话随访这些阳性患者,实时掌握患者身体变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一对一”提供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她表示:“我每天24小时开机,目前已经有100多人次给我打电话、发微信咨询。线上指导阳性患者合理用药、健康监测,可以减少大家对新冠的恐惧,帮助他们早日康复。虽然很辛苦,但觉得心里甜甜的。”

肩上的责任不敢放。永昌街道下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姚茂科同志在连续作战、休息难以保证的情况下,首先进入了“阳性圈”。身体倒下,但是肩上的责任不能放下,为了保证能及时回复患者提出的问题,姚茂科同志专门建立了一个新冠阳性患者群,即使拖着疼痛的身体,但只要是群内患者提出的问题,他都一一进行解答,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认可。

上门服务见仁心。这天,蒲缥镇核桃村村医杨飞燕像往常一样结束了忙碌的一天回到家里,还没坐下手机就响了。电话那头的群众着急地说自己好像“阳”了,不知道怎么办,家里也没有药,杨医生耐心安抚着对方,问清症状后就带上药骑着摩托车到患者家中去上门看诊。“最近是特殊时期,很多群众不知道情况,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阳’了。这时,我们乡村医生不仅看病治病,还肩负起了宣传员和心理疏导员的职责,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情,放松心态,养成良好健康习惯,大家齐心抗疫才能赢得最终胜利。”杨医生说。

关心关爱显温度。丙麻乡中心卫生院因人手紧张,只能安排出4名医生保障线上咨询服务,中医科负责人龚自华就是其中一员。一天,龚医生接到群众电话说家中患有高血压的老母亲咳嗽发烧,担心是不是感染了新冠,想到医院看看,但是又没有交通工具,龚医生在电话中耐心询问老人情况、安抚家属,表示医院可以用救护车去接老人来院就诊。考虑到患者家庭情况比较困难,龚医生主动说可以由他向医院申请免除救护车费用,请家属放心,医院一定以病人的生命为先。据了解,丙麻乡中心卫生院在辖区困难群众需救护车转运时,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程序申请免除相关费用,打消群众就医顾虑,以便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下一步,隆阳区将全力做好新冠医感染疗救治工作,不断优化线上服务流程,以专业和“温度”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