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半年考核通报(疾控包)
- 索引号
- 01525699-X/20230816-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监督检查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8-16
为扎实推进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掌握2023年全年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根据《隆阳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开展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疾控包、健教包)第二季度暨半年考核的通知》相关要求,区卫生健康局于2023年7月10日-27日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第二季度暨半年考核。现将考核结果汇报如下:
一、计划免疫工作
(一)组织管理
1.有1个单位未将预防接种工作纳入下一级的责任目标考核。
2.有9个单位对村级督导和培训资料不规范,内容缺失。
3.有4个单位无部分月份和村的隆阳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需求、接种完成情况统计表回执。
(二)经费保障
有1个接种门诊无针次费分配方案。
(三)冷链管理
1.有10个接种门诊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值填写不规范,包括超温、记录值不真实,涂改,记录时间间隔少于6小时、基本信息填写错误等情况。
2.有18个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管理不规范,包括冷链设备未及时录入系统,纸质档案表缺失、填写错漏项、填写内容与实物不符,逻辑错误;迁入迁出报废冷链设备未及时更新系统内容,冷链设备未放置温湿度监控设备,冰箱、温湿度监测仪未进行校验等。
(四)资料管理
1.有8个接种门诊未按照时限要求及时上报报表。
2.有2个接种门诊上墙图表信息不全。
3.有1个接种门诊制度未上墙。
4.有1个接种门诊资料建档,管理不规范。
(五)疫苗管理
1.有2个接种门诊因疫苗计划不当出现退换。
2.有9个接种门诊因疫苗账物不符,在追溯系统进行盘增盘减。
3.有9个接种门诊疫苗管理台账填写不规范有漏项、逻辑错误或者填写数值与实际不相符。
4.有1个接种门诊报废疫苗未在疫苗管理台账上登记。
5.有3个接种门诊未按要求保存疫苗、注射器批签发。
6.有1个接种门诊因管理不当造成疫苗失温事件1次。
7.有7个接种门诊非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台账填写缺漏项。
(六)预防接种单位的规范化建设与维持
1.现场观察到1个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对受种者进行疫苗接种时接种途径不正确(乙脑、甲肝减毒活疫苗肌内注射),工作人员对接种途径掌握不到位。
2.有1个接种门诊未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证》。
3.有1个接种门诊考核当日仅有2个接种单元。
(七)疫苗接种率
1.有3个接种门诊入托入学儿童漏种疫苗补种率不达标(要求补种率90%以上)。
2.随机抽取3-4岁儿童、7岁儿童,查看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完成情况,有8个接种门诊接种率达不到90%。
3.有1个接种门诊现场抽查接种证接种信息与系统录入不一致。有1个接种门诊在本院出生儿童有2人接种证身份证号码、出生证号码缺失。
4.有2个接种门诊补偿保险告知率不达100%。
5.有1个接种门诊虚报查验证工作完成情况报表数据。
(八)信息安全
有1个接种门诊账号使用不规范(共用账号)。
(九)新生儿建卡、建证及时性和规范性;接种记录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
有2个产科接种门诊部分新生儿基础信息录入不全。
(十)既往存在问题整改
有2个接种门诊既往存在问题仍未全部整改完成。
(十一)整改建议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1.规范接种操作
规范接种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接种安全。
2.提高疫苗接种率
(1)充分发挥村医职能,继续承担辖区应种对象的管理、宣传、主动搜索等预防接种有关工作,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相互配合,通知并组织儿童家长带儿童到接种门诊及时接种。
(2)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1版)》要求,对适龄儿童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确保以乡镇为单位各疫苗各剂次接种率达到90%以上。
(3)按照入托入学查验证和漏种疫苗补种工作要求,认真核查接种证与信息系统录入的一致性,并对未录入或录入的错误信息进行补录或者修订;追踪落实漏种儿童,准确掌握补种原则,及时开展补种工作,要求各漏种疫苗补种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疫苗规范管理
(1)合理制定并按时限要求及时上报免规疫苗使用计划,疫苗计划与实际相符,无疫苗退换、调剂;严禁出现过期报废;严禁因疫苗管理不规范私自在系统进行盘增盘减。
(2)规范疫苗储存,每天早晚两次(间隔6小时以上)规范记录自动温湿度监测设备显示温度(非冰箱自带温度显示),严禁因人为失职或管理不当造成的疫苗失温事件,保障疫苗储存安全。
(3)规范系统疫苗耗损录入,尤其是多人份疫苗耗损的系统录入工作。
(4)规范、完整、真实填写疫苗管理台账,确保苗账相符,确保疫苗实际使用数、系统录入接种数和报表接种数相符。
(5)非免疫规划疫苗参照免疫规划疫苗管理,单独存放,并规范公示非免规疫苗名称、预防疾病、价格等信息。
4.发挥信息系统功能
(1)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统计功能,追踪落实辖区适龄儿童接种完成情况。
(2)确保信息系统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
二、慢性病管理工作
(一)存在问题
1.组织管理部分
高危人群管理:对高危人群的摸排不到位,管理人群较少,部分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无高危人群随访记录。
2.老年人健康管理
(1)老年人建档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台账数、报表数、系统数据不一致。
(2)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率未达100%,健康管理率未达65%,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非常住人口也进行体检,导致体检信息无法录入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3)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台账信息存在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体检信息与系统不符或者台账信息登记不全的情况。
(4)部分卫生院老年人体检工作开展缓慢,目前仍未梳理老年人健康体检信息。
(5)体检表填写不规范:①体检结果评价不完善或评价错误;②存在逻辑错误(荤素均衡仍建议控制饮食、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但未勾选纳入慢病管理等);③体检表和随访表体重、身高、腰围差异率过大,随访表和体检表记录用药不一致;④存在空漏项、填写错误项等。
(6)部分乡镇存在体检表系统录入内容与纸质体检表不符、系统无体检信息录入但台账上显示完成体检、系统录入体检信息表但台账显示未完成体检的情况。
3.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高血压建档数与任务数差距较大。
(2)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台账数、报表数、系统数据不一致。
(3)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台账存在未能及时修改信息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电话空号,血压值无记录等;部分台账信息和系统信息不符。
(4)患者管理不规范:随访正常时间测量血压高不记录,等患者血压正常时才记录;下次随访时间错误、该转诊未在系统录入转诊信息;该增加随访未增加;血压控制不满意患者本次就诊后药物治疗方案未调整;无建议用药;随访照片不是本人、照片未上传或重复上传相同的照片、照片拍摄时间和随访时间不一致;台账中有随访记录但系统中未录入;增加随访时间不足10天;随访记录用药和实际用药不一致;常规随访和增加随访类型未分清;随访表存在空漏项。
(5)现场测量患者,血压控制率低,但报表上和台账上登记的血压控制率高。
(6)村级首诊测血压未能有效开展,部分村卫生室甚至连门诊日志都未完全登记。
4.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糖尿病建档数与任务数差距较大。
(2)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台账数、报表数、系统数据不一致。
(3)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台账存在未能及时修改信息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电话空号,血糖值无记录等;部分台账信息和系统信息不符。
(4)患者管理不规范:随访正常时间测量血糖高不记录,等患者血糖正常时才记录;下次随访时间错误、该转诊未在系统录入转诊信息;该增加随访未增加;血糖控制不满意患者本次就诊后药物治疗方案未调整;无建议用药;随访照片不是本人、照片未上传或重复上传相同的照片、照片拍摄时间和随访时间不一致;台账中有随访记录但系统中未录入;增加随访时间不足10天;随访记录用药和实际用药不一致;常规随访和增加随访类型未分清;随访表存在空漏项。
(5)现场测量患者,血糖控制率低,但报表上和台账上登记的血糖控制率高。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1)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台账存在未能及时修改信息的情况,具体表现为电话空号,部分台账信息和系统信息不符。
(2)患者管理不规范:季度间的随访时间超过90天;随访表填写存在逻辑错误,对随访分类判断不正确;医嘱开具用药的患者随访时没有建议用药。
(3)部分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面访率、健康体检率、规范管理率未能达到指标要求,健康体检率尤为突出。
(4)患者档案管理不规范,部分卫生院未能按工作要求进行建档,归档。
(5)现场询问患者情况和随访表对比,村医判断危险性分级不准确。
(6)院级和村级精防人员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掌握不清。
6.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登记册》电子总台账存在漏项和错项,电子总台账未及时更新、重点人群台账未及时更新。
(2)部分乡镇纸质档建档率不足100%,医博士系统建档率不足90%;
(3)部分乡镇存在未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档案;
(4)部分乡镇存在档案不合格(系统空漏项≥3项、使用涂改液、纸质档案修改≥3项);
(5)部分乡镇存在档案未及时放入档案柜;
(6)重点人群系统空漏项较多、部分无体检表;
(7)体检表存在逻辑性问题。
(二)既往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任务数未完成均未完全整改。
(三)整改建措施议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强化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尽快完成任务数,多部门联合,加大力度逐步摸清城区街道辖区内常住人口底数,提升建档率。
2.进一步梳理数据,确保报表数据、系统数据与台账数据一致。定期及时更新梳理各类电子台账,做到无漏项和错项。
3.进一步规范系统上传的照片,确保血压值、血糖值清晰,日期准确,并保留原图备查。
4.规范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管理。
5.对慢性病登记报告要及时接收医院系统的下转的报告卡,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纳入标准的及时纳入管理,驳回原因尽可能详细。
6.居民健康档案新建档案杜绝使用涂改液,老旧档案发现一份改一份;新建档案接收一份,核对一份,存档一份,做到信息真实和规范;纸质档案管理做到快捷抽取,做好有效标识;重点人群及时补充体检表和系统空漏项;注意修正体检表存在的逻辑性问题。
7.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存在问题
1.传染病报告情况
隆阳区2023年上半年考核时间为7月10日-7月26日,共涉及25家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查出传染病228例,报告217例,漏报11例(西邑卫生院2例、蒲缥卫生院2例、杨柳卫生院2例、永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例、沙坝卫生院1例、芒宽卫生院1例、新城卫生院1例、瓦房卫生院1例),漏报率4.82%。查看传染病报告卡217张,其中完整数217张,完整率100.00%;准确数217张,准确率100.00%;与网络一致数216例,一致率99.54%。
2.传染病诊断
目前大部分卫生院传染病诊断、报告趋于正常,少部分卫生院传染病报告数较少,各卫生院应重视传染病诊断报告工作,杜绝漏诊、误诊,杜绝迟报、漏报,一旦传染病暴发,后果堪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归为乙类乙管,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新冠病例报告的重视,严格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并报告。
3.制度建设
新冠乙类乙管后部分卫生院预检分诊制度及传染病报告制度未结合当前实际制定;部分卫生院自查没有按照制度严格去查门诊、住院、检验、影像登记,对自查中出现的迟报,漏报情况,卫生院未给予相应的惩罚,未见奖惩记录。
4.基础信息登记情况
(1)门诊日志:目前主要存在职业栏填写默认为“农民”、发病时间填写默认为就诊时间的问题,村卫生室门诊日志漏登严重,各卫生院应加强自查和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执行,工作中应加强门诊医生工作要求,保证完整率、准确率。
(2)住院登记:目前大部分卫生院住院登记使用纸质登记,登记存在问题主要为字迹潦草,部分卫生院出院诊断均为“同入院”,完整率、准确率有待提高。大部分卫生院出入院登记由专人负责,住院登记的顺序、逻辑性,职业的准确性以及乙肝等已经上报的传染病病人未在出院诊断中注明是主要问题。
(3)检验、影像登记:登记准确率、完整率仍是存在主要问题,检验结果栏不能留空,乙肝、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注明转氨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抗原检测阳性结果应登记并落实阳性结果反馈。
5.传染病疫情自查
存在主要问题:自查小结质量不高,与自查记录内容不匹配,出现错别字,自查小结用一个模板每月修改数字的情况普遍存在,迟报、漏报时有出现并没有查出真实存在的登记质量、迟报、漏报问题,自查记录、自查小结的真实性有待提高。自查小结应真实反映在门诊、住院、检验、影像科室监测发现的迟报、漏报,以及登记质量存在的问题。
6.传染病疫情分析
存在主要问题:疫情分析需以疫情分析会形式开展,有通知、签到、课件、图片、小结等内容,疫情分析即为课件。
部分卫生院疫情分析未加入疾控反馈疫情名册内容,内容照搬照抄、复制粘贴现象突出,造成各种数据和时间逻辑错误,未提及季度内传染病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实质性的内容,缺乏指导性。
7.院内开展的传染病相关培训
存在主要问题:培训完成后需规范收集培训材料装档,包括通知、签到、课件、图片、小结、考试等内容,课件可以采用版面模式一张多页打印,考试可采用“问卷星”等小程序操作,最终统计结果截图打印即可。部分卫生院培训内容陈旧,未实时培训新内容,培训照片拍摄不规范,无法看清时间和标题,培训试卷未注明时间,总体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8.突出存在问题
(1)卫生院预检分诊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未结合当前新冠乙类乙管后的实际来制定,存在病名错误及网络誊抄痕迹。
(2)自查方法有待改进,自查不认真,自查小结真实性不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传染病迟报、漏报风险较高。
(3)基础信息登记不够完善,各家均存在门诊日志职业分类和发病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4)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熟悉程度不够,同时传染病报告卡准确率、完整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5)培训材料收集规范性不高,部分院培训内容老旧,总体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6)部分卫生院目前未开展应急演练及学校传染病/食物中毒防控督导及培训,应及时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建议应急演练的主题定为传染病或食物中毒类。
(7)部分卫生院疫情分析未体现出辖区内的发病趋势和高发情况,指导建议无针对性,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院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视,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落实自查、奖惩制度,从临床医生、检验、放射、公卫4条线狠抓落实传染病报告工作,杜绝出现迟报、漏报、瞒报。
2.完善基础信息登记,保证完整率和准确率,特别注意身份证号码栏、症状体征和处理意见不能为空,职业、发病日期栏不能为默认。检验影像使用规范表格,提高登记完整率,并落实阳性结果反馈机制,以医生签字为准,尤其注意乙肝的登记、诊断和报告。
3.根据实际制定自查制度,并按制度开展院内及村卫生室漏报调查,院内每月形成报告,并附有自查痕迹资料,阐明本月传染病报告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村级按季度形成报告。提高自查的实效性和真实性。
4.认真开展季度疫情分析,丰富内容,季度内传染病防治、报告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要在一起分析中呈现,增加传染病自查、奖惩情况,发现实际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结合疫情分析开展院内的风险评估,发现高风险事件及时与疾控中心联系,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5.加强院内及乡村医生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管理以及传染病防控更新的知识培训,提升培训质量,临床医生应掌握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避免因误诊、漏诊造成的大规模疫情暴发。
6.建立和完善异常情况处理机制和流程,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配合好上级部门对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并按要求做好资料收集归档。
7.每个医务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报告传染病,传染病的防制以防为主,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没一个环节的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一旦造成流行,后果堪忧。
8.落实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措施,结合院内和当前实际更新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预检分诊及隔离医学观察等各项制度,将新冠肺炎作为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补充到报告制度中。
9.尽快开展应急演练(传染病/食物中毒)和针对学校的培训及督导工作,规范收集开展工作的资料。
10.按照任务要求完成食源性疾病的上报指标,建议每个月陆续上报,避免年底短时间集中批量上报。
四、结核病管理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1.2022年上半年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规范管理率、规则服药率未达90%的单位:青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023年推介到位率上半年未达到1‰的单位:沙坝卫生院所抽村级。
3.2023年糖尿病季度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率未达指标的有:沙坝卫生院、杨柳卫生院、永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抽村级。
4.部分乡村两级结核病负责人对项目考核提问内容不掌握。有22家分别是:沙坝卫生院、老营卫生院、瓦窑卫生院、瓦马卫生院、汶上卫生院、杨柳卫生院、辛街卫生院、汉庄卫生院、瓦房卫生院、芒宽卫生院、潞江卫生院、新城卫生院、蒲缥卫生院、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水寨卫生院、瓦渡卫生院、金鸡卫生院、永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邑卫生院、羊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村级随访表记录有错项、空项、基本公卫信息系统录入延迟(>随访后2天),录入信息与纸质版不一致的情况。涉及20家:板桥卫生院、沙坝卫生院、河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营卫生院、汶上卫生院、杨柳卫生院、芒宽卫生院、潞江卫生院、新城卫生院、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水寨卫生院、瓦渡卫生院、金鸡卫生院、永盛社卫生服务中心、西邑卫生院、辛街卫生院、蒲缥卫生院、水寨卫生院、瓦窑卫生院、永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村级随访照片存在重复使用或未上传照片,电话随访照片真实性问题涉及2家:杨柳卫生院、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村级存在病人管理登记本和推介转诊登记本有空项、错项的情况,涉及4家:杨柳卫生院、芒宽卫生院、瓦渡卫生院、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突出的重点问题
1.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65岁以上老年人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以及肺结核可疑者推介到位录入基公卫系统不规范;病原学阳性密切接触者排查不严谨,筛查内容录入系统不及时。
2.肺结核患者随访时间间隔不合理,随访记录有错项、空项,随访记录未及时录入,存在随访照片不真实情况,病人未按要求到定点医院复查。
3.部分乡村两级结核病负责人对项目考核提问内容掌握不完全。
(三)上次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2023年一季度督导发现问题全部整改的单位12家,分别是板桥、河图、瓦马、瓦窑、青华、丙麻、汉庄、辛街、瓦房、芒宽、蒲缥、永盛。其他13家对考核存在问题部分整改。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乡级要对考核时反馈的问题全面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并对村级开展有效的指导。
2.乡级要加强对村级的培训和指导,及时更新结核病防治工作要求;规范各种管理痕迹资料:病人管理登记本、推介登记本、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随访记录表、报表、经费发放表等。
3.乡级要督促辖区内的村级落实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推介转诊到位工作,村级需将转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录入基本公卫信息系统,推介到位率每季度要达到0.5‰,年终要达到2‰。
4.乡级要规范管理病人,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成功治疗率,未按时服药、复查的病人要及时跟踪,及时向区疾控结防科或定点医院反馈。
5.乡级要掌握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在对村级进行培训、督导时要重点加强此项工作。
6.村级按2023年隆阳区结核病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开展重点人群(糖尿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及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筛查工作,提高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可疑症状者的结核病检查率,保留筛查工作痕迹,建立台账,同时录入基本公卫信息系统。
7.村级要加强对病人的随访,随访要真实,2月末、5月末随访后一周内核实患者是否复查取药,及时发现2月末痰检是否为阳性及患者断药情况,随访记录表要记录病人服药后的实际情况,如副反应、症状、停药次数等,乡级随访患者照片需乡、村医生及患者同框,村级随访患者需村医与患者同框,电话访视患者的需留取通话后有通话时长(不得少于2分钟)的截图。
8.村级要规范病人管理的痕迹资料,主要是病人管理登记本、推介转诊登记本、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病人随访记录要及时按要求完成基本公卫信息系统录入,要结合“易督导”系统监测病人规律服药情况,乡级应定期对村级录入基公卫系统的内容进行审核。
9.村级必须要掌握项目考核提问的9个问题:项目的服务对象,第一次入户随访的时间,第一次入户随访的具体内容,随访频次要求,日常访视管理要求,乡村级基公卫系统录入内容,什么是规则服药、什么是规范管理,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及检查工作,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开展结核病筛查及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