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第0604000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01525695-7/20250707-00005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民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7-07
人口资源环境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隆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隆阳区养老服务工作现状
据统计,隆阳区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90.4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1%。截至2025年3月,隆阳区规划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设施)263个,养老床位469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5.8张。其中,全区已建成的14个养老服务机构,核定床位1175张,实有床位1128张(含护理型床位882张),在册入住对象313人(含特困供养154人,社会化养老159人),入住率27.7%,配备工作人员131人(含持证人员101人),持证人员占比77.1%。
二、提案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养老服务理念
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联合宣传部门、各乡镇(街道)及隆阳区老龄工作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和新型养老模式。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媒体官网等平台发布养老政策解读文章、新型养老模式介绍科普等内容,累计发布信息宣传稿件100余篇;线下组织社深入社区开展各类老年人知识宣讲活动10余场次,举办防范老年非法集资、老年电信网络诈骗等科普讲座近10场,组织配合离退休老干部、各单位部门参观调研养老机构20余次,2024年全区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系列活动152场次、3000多名老干部参加座谈交流,有效促进了全社会养老理念和养老方式的转变。借助互联网环境和智能技术打造“智能终端+信息平台+线下服务”生态,创建隆阳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分散型、碎片化的养老服务力量与政府资源的协调与整合,优化养老服务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关系、运行流程,并对接国家、省市各平台等,集成各级优势,构建“智慧融合”养老模式。
(二)坚持统筹协作,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调整设立了隆阳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指导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统筹推进、督促指导养老服务、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等工作,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同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已纳入每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并结合隆阳区实际,将养老工作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确保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建设规范,并出台《隆阳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隆阳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同时,配合市级部门编制发布《保山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进行充分的立法基础调研,确保隆阳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
(三)坚持科学谋划,推进政策体系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制订完善具体化、操作性强的养老服务政策与办法。相继制定了《隆阳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隆阳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隆阳区民政局集中照护机构“1+N”工作实施方案》。为积极应对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孤独、生活照料不足等问题,制定《隆阳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2025年1月以来,完成特殊老年人关爱服务平台模块即农村留守老年人数据信息动态更新共2303条。2025年发布《隆阳区关于做好困难群众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支持对特困人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开展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困难群众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坚持多方筹措,拓宽养老资金渠道
充分利用上级的优惠政策,加强项目申报和管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和资金使用效率。2022年至2024年已争取到项目建设88个、项目资金5728.51万元,其中:中央下达资金1402万元、省级下达资金4010.50万元、市级下达资金316.01万元。通过项目实施的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财政投入,对养老服务企业(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居家养老对象提供适量财政资金补贴,近3年来,累计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贴200.30万元、幸福食堂运营补助16.85万元。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美德,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隆阳区慈善会创新劝募和捐赠方式,开通多种慈善捐赠渠道,扩大老年人福利资金来源,对155位困境老人实施了“慰问+服务”的关爱项目,至今已接收慈善捐款7.40万元,其中:2023年3.80万元、2023年3.60万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和群体发扬服务和仁爱精神,积极投入各种性质的养老服务慈善工作。
(五)坚持多元发展,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隆阳区“区—乡—村”三级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截至目前,隆阳区共规划建设养老服务机构(设施)263个。其中,建成区级失能照护机构1个,乡镇敬老院11个,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237个,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1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个,新建和老旧小区改造“四同步”配建养老服务设施3个;规划新建中心城区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新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板桥、瓦房)。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目前,已在全区12个乡镇(街道)开展了隆阳区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惠及老年人逾1600名。自2021年来累计实施“一户一策”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890余户,2025年即将改造200户。推进隆阳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2023年服务约180位老人,2024年服务约180位老人,总服务人次为21844人次,累计支付金额860000元。
(六)坚持固本强基,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紧盯机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隆阳区推进养老机构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并建立各“双重预防机制”,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综合监管;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将消防安全责任细化到机构负责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加快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注重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储备,大力挖掘隆阳本地职业院校学生资源,2024年12月,通过政校企合作,与保山中医专、贺思凯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搭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孵化中心”,推行“学徒制”培训机制,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为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不定期举办养老服务技能大赛、护理知识培训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行业氛围。近年来,通过社会职业培训等累计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400余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从2020年的35%提升至78%。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现有社区人力资源,通过开展招募、培训等活动,成立“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近千名,开展了邻里互助活动3000余次,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温暖和色彩。
三、针对提案的下步计划
(一)持续加强宣传引导
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和新型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通过举办养老服务主题活动、开展养老服务示范创建等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优化组织体系架构
调整充实隆阳区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制定《隆阳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形成有效的服务模式,切实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根据隆阳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老年人分布情况,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大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同时,加强对现有养老服务设施的改造升级,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四)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
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建设隆阳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推广智能养老设备应用,如智能手环、智能床垫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安全预警等服务。
(五)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政企合作,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六)强化养老服务监管
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的监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感谢人口资源环境委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努力让全区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隆阳区民政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