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潞江镇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征求意见稿)
- 索引号
- 01525758-9-04_A/2016-1215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潞江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预算公开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02-24
镇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15)
关于潞江镇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征求意见稿)
— 2016年2月 24日在潞江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财政所)
各位代表:
受潞江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和群众的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管委会、潞江镇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目标任务,认真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稳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33万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4万元,同比增长26.7%,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目标的115%,其中:税收收入1825万元(其中:国税增值税完成53万元,地税完成1772万元),非税收入469万元(含地税教育费附加收入45万元、残保金9万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80万元,同比增长18.2%,完成全年支出任务目标的110%。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9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1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14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867万元;上年结余610万元,收入总计491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33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947万元,净结余38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完成基金收入1569万元,完成基金支出1868万元。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收入1449万元,上级补助基金收入60万元,上年结余239万元,收入总计1868万元;基金支出1868万元,基金上解支出0万元,年终结余0万元。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未发生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也未发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上述数字是根据当前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在地方财政决算编审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报告变化情况。
二、2015年财税工作的主要情况
(一)加强收入管理,努力应收尽收。一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将任务及时分解到国税、地税及财政等收入征管部门。二是完善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制定完善度假区第三方涉税信息工作方案,形成“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协税护税长效机制,优化征纳环境,明确部门职责。三是分析税源,加强监控。认真分析税源情况及项目支撑点,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分析和监管,跟踪重点税源企业运行情况,做好税收调查和分析预测。四是以票管费,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票据管理,加大对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管理力度,及时催缴土地出让收入,确保非税收入足额征收。2015年非税收入完成2038万元(其中公共预算469万元、基金1569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确保机构运转,提高保障能力。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及刚性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以及村组干部等人员经费按时拨付和发放,确保了机构和村组日常运转经费正常拨付。足额保障了养老保险并轨增资经费,确保了村干部补贴提高标准的资金兑付,增加了村级治保委人员支出。2015年安排人员支出1376万元,其中:财政供养人员、半供养人员(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防检员、计生宣传员、遗属、乡镇定补人员、村级定补人员、治保委员)的工资及生活补助1169万元、社会保险缴费119万元(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等,含村干部、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65万元、村干部年终考核奖励3万元、公安超时补贴7万元、伙食团人员工资及补助13万元;安排商品服务支出427万元,包括按定额标准计算安排的机构运转经费(含政法保障经费)、专项业务经费27万元(人大会议、代表活动、政协、征兵、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环保、纪检监察、惠农、综合治理、“十三五”规划编制、一事一议工作、税收工作、社区矫正、土地确权工作、规划设计、新农保新农合工作等经费)、村级经费132万元。2015年基本支出增加主要是人员增资、调资、养老保险并轨增资;公益性岗位15人和公安聘用人员10人的工资及社会保险;村干部提标100元/人.月;综治委人员58人生活补助;伙食团人员工资及伙食补助13万元。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效益。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协助各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申报及争取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本级公共预算安排项目支出749万元,其中:城乡维护68万元(城镇绿化2万元,路灯、监控维护5万元、集镇环卫11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50万元);农村公共设施建设42万元(道路、沟渠、水库维修等);产业发展49万元(用于香料烟返还、咖啡产业扶持、畜牧业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1万元(文化产业5万元、节日活动经费26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70万元(划转隆阳区134万元:老年人各项补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配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配套、村干部工伤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退伍军人安置、农村民房灾害保险、无主精神病医疗和生活补助、火化减免、“贷免扶补”创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安排抚恤费36万元);各种考核奖励资金120万元;重点项目资金193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0万元、旅游发展扶持资金5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20万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40万元、垃圾焚烧炉配套补助资金及垃圾清运补助21万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补助资金12万元);其他项目资金76万元(非税收入征收安排18万元、农村民主评议党员补助经费2万元、信息化建设与维护12万元、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经费15万元、政府信息平台建设12万、七一表彰党员奖励3万元、教师节表彰奖励5万元、少年宫建设补助经费3万元、检查站补助经费6万元)。二是本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1808万元,主要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279万元(农场和保山古道飞花公司),缴土地报批费用1180万元,安排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补助229万元,安排城镇建设支出1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20万元。三是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直接下达指标支出988万元(不含结转下年资金),其中:基础设施建设646万元(上年结转生活垃圾处理收运工程支出250万元、新农村工作队经费20万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190万元、小农水、抗旱、人畜饮水、水土保持68万元、农场扶贫2万元、地质灾害治理15万元、垃圾焚烧炉10万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6万元、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经费50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万元);产业发展107万元(扶持小微企业48万元、咖啡企业出口奖励39万元、江东和澡塘壮大集体经济2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100万元(咖啡小镇规划编制50万元、新寨咖啡自行车环线建设30万元、旅游总体规划经费20万元);基层党组织、团组织建设经费9万元;财政能力自身建设5万元;兼职交通协管员补助1万元;市级排污费安排支出3万元;考核奖励经费57万元(财政收支目标考核24万元、综合考核奖励经费30万元、固定资产考核3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60万元(基金)。四是隆阳区下达的指标支出1390万元,由隆阳区代列决算。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316万元;新农村省级建设180万元;移民补助18万元;危房改造647万元;传统村落保护150万元;基层政权建设30万元;禾木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15万元;林业系统建设25万元考核奖7万元;道路建设1万元;人大办公购置经费1万元。
(四)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一是认真执行度假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财政资金审批制度,严格把关,确保财政资金开支符合有关政策规定。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供制度保障,制定了度假区差旅费管理办法,以刚性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执行预算,减少随意性。三是规范内部管理,确定财政岗位及职责,明确岗位责任人,严格办事程序和手续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2015年“三公”经费支出135万元(公务接待费8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5万元),同比下降11%。五是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认真落实预算公开制度。对基本支出定额标准、部门预算、2014年预算执行和2015年预算草案及附表等信息作了公示公开,对“三公”经费也在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中作了明确。
(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当前的财政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信心和决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态度,不断提升财政服务水平,财政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以财政便民服务窗口为载体,切实做好惠农补贴及民生、社保资金兑付工作。2015年兑付惠农补贴共计1318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6630户,15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6627户,697万元;良种补贴16613户,10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455户,64万元;森林生态效益4628户,144万元;草原生态补助8119户,48万元;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补助181户,60万元;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82户,5万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15户,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6户,33万元。
各位代表,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财政收支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是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潞江镇党委、政府狠抓项目建设和大力发展各项产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回顾2015年的工作,财政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增收困难。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低,香料烟产业萎缩,农业产业链较短,产业经营化及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品牌分散,缺乏骨干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税收仅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税源十分单一。由于目前处于前期招商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开发空间小,自身投入不足,缺乏担保抵押物,融资难度大,投资拉动成效不明显。所以,财政增收十分困难。二是支出压力增大,投入能力较低。现行的财政体制方案中,支出基数以2011年为基期核定,工伤生育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各项补助、村干部养老保险、新农保、一次性抚恤费等支出没有测算在基数中,同时,还需承担乡村两级新增人员增资、调资、基层服务体系保障、农林水、民生、社会保障等支出责任,新增了土地确权配套、农业产业各种保险、水利建设配套、保障房建设配套、住房补贴等新增支出因素,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而一般性转移支付因省级直接分配而难以落实,致使财政保障水平低,没有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三是基础工作薄弱,财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的预测能力及对收支水平的分析研究能力还需提高,预算管理的硬约束尚未形成,财政资金浪费和预算调整的现象还存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存在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自身加大努力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潞江镇党委、政府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与发展,继续扎实工作,努力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现跨越发展。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深入贯彻执行新预算法,以提高聚财能力、理财能力、保障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等预期情况,2016年财政收支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16年财政总收入安排3038万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3万元,比上年增收229万元,增幅10%,其中:税收收入2008万元,非税收入515万元(含地税教育费附加收入45万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88万元,比上年增408万元,增幅11.7%。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326万元;上年结余1330万元(含结转支出947万元),收入总计418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8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97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完成基金收入2188万元,完成基金支出2188万元。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收入2188万元,上年结余0万元,收入总计2188万元;基金支出1863万元,基金上解支出0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暂不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0万元,主要是预计上级补助资金注入国资公司资本金。收支平衡。
四、2016年主要财政工作和措施
为确保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完成,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收入目标,强化财税征管,加强税源监控。一是紧紧围绕目标,层层分解任务。及时组织召开财税工作会议,落实征管责任,将任务及时分解到国税、地税及财政等收入征管部门,实行责任目标考核。二是明确部门责任,强化税收征管。优化征纳环境,明确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财税收入协调会,及时解决收入组织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征管体系,确保应收尽收。积极推进依法治税,严格按照大税不丢、小税不放、应收尽收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加大出租房屋营业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居民建房等零星税的征收力度。四是严格以票管费,组织非税收入。加强财政票据日常管理,完善票据管理机制,加大对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管理力度,及时组织违法占地及违规建筑罚没收入及社会抚养费等收入入库,及时组织土地出让收入中非税收入入库,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清缴入库,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五是加强税源监管,做好收入分析。从税种、行业分析,重点税源主要是咖啡加工企业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营业税,房地产销售不动产营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烟叶税等。要深化重点税源数据分析利用,加强第三方信息的引入和比对,认真分析税源情况及项目支撑点。协调国税部门对咖啡加工企业进行清查核实,进一步核实免税的范围,加大组织征收力度;及时掌握重点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及项目实施进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稳步推进,及时协调建安营业税税收入库;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分析和监管,跟踪重点税源企业运行情况,重点做好九隆酵母公司和联胜矿业公司税收调查和分析预测;加强对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的清理,及时催缴土地出让收入和所涉税款,加快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房地产企业税收清算。
(二)优化产业布局,狠抓招商投资,培育骨干财源。以壮大地方经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加快产业调整升级,加强税源培育,增强增收后劲。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开发绿色财源。以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咖啡、蔬菜及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糖厂资产收购开发进程,积极招商引资,打造生态工业园区,抓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咖啡、糯橄榄、辣木、果蔬产品、柠檬精油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及时开发一批地方农特旅游产品,提高财政持续增收能力,做大做强骨干财源。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巩固提升基础财源。把主要精力放到抓投资、抓项目上,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滨江大道、滨江森林小镇和热经所4A级景区项目的启动实施,通过上级扶持资金、本级合理安排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以加快支出进度促进重点投资项目建设,不断巩固基础财源。三是强化财政职能,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型财源。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安排资金,创新扶持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非公企业、特色产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奖励扶持,积极培育现代服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规模企业,发展壮大新型财源。
(三)加强支出管理,确保机构运转,提高保障能力。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2016年安排人员支出1561万元,其中:财政供养人员、半供养人员(村组干部、聘用人员、防检员、计生宣传员、遗属、乡镇定补人员、村级定补人员、治保委员)的工资及生活补助1255万元、社会保险缴费150万元(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生育保险等,含村干部、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各种保险)、住房公积金67万元、村干部年终考核奖励6万元、公安超时补贴7万元、政府伙食团人员工资及补助16万元、预留公车改革补助60万元;安排商品服务支出474万元,包括按定额标准计算安排的机构运转经费(含政法保障经费)、专项业务经费27万元(人大会议、代表活动、政协、征兵、安全生产、环保、纪检监察、惠农、综合治理、统计工作、一事一议工作、税收工作、社区矫正、土地确权工作、规划设计、扶贫工作、新农保新农合工作等经费)、村级经费165万元。
(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资金效益。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持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财力保障。一是本级公共预算安排项目支出1853万元,其中:城乡维护32万元(集镇环卫32万元);农村公共设施建设80万元(用于道路、水利、扶贫、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农业开发配套等);政府自身能力建设(2015年未列支出的餐厅建设及组织平台建设资金)100万元;产业发展65万元(用于香料烟返还、畜牧业、林业产业及森林防火经费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24万元(民族文化机动金2万元、科学推广与普及2万元、节日活动经费20万元);社会保障支出482万元(划转隆阳区168万元:老年人各项补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配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配套、村干部工伤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退伍军人安置、农村民房灾害保险、无主精神病医疗和生活补助、火化减免、“贷免扶补”创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安排抚恤3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4万元;农村社会救济5万元;安排住房补贴275万元);各种考核奖励资金145万元;重点项目资金207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36万元,招商引资工作30万元,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5万元、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补助资金6万元);上年结转项目资金586万元(“一水两污”建设项目省级专项补助资200万元,咖啡种植保险财政保费补贴资金36万元,革命老区建设补助安排民族发展资金190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切块补助资金150万元;财政自身能力建设10万元);其他项目资金72万元(非税收入征收安排20万元、农村民主评议党员补助经费2万元,信息化建设与维护12万元,服务平台建设经费15万元,七一表彰党员奖励3万元,教师节表彰奖励3万元、公安分局监控15万元、预备役装备补助2万元)。另外,预留经费30万元,预备费30万元。二是本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2188万元,主要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414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安排14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500万元(主要用于缴纳报批费用),城镇建设支出194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5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30万元。
(五)完善审批制度,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资金安全。一是认真执行度假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并严格执行财政资金审批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开支符合有关政策规定。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刚性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实施公务卡结算,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为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2016年“三公”经费安排128万元(公务接待费8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8万元,因公出国出访10万元),同比下降5%。四是规范内部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办事程序和手续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五是落实预算新规,加强预算管理。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预算法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立法宗旨。实行全口径预算,对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审查、预算公开等都作了一些新要求。认真贯彻预算新规,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意识,严格预算编制,控制预算追加规模,提高预算执行严肃性,努力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公开制度,做好预算公开工作,把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置于阳光之下。
(六)盘活资产资源,完善平台功能,提升融资能力。按照国家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政策规定,规范和完善国资公司、高潞投资公司和土地收储中心三个平台,做好资产资源清理摸底及核实工作,盘活资产资源,本着能划尽划的原则,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将资产资源注入平台公司。一是积极向市国资委申请国有资本收益补助资金,并清理整合度假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划拨到度假区国资公司,充实国资公司实力,夯实国资公司发展基础;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认真梳理度假区道路、水库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性资产和特许经营项目资源,划转到高潞投资开发公司,增强公司造血功能,加快公司实体化运营步伐;三是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储备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度假区土地收储中心,加大土地收购和收储力度,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充实土地资产规模,增强土地的融资功能。
(七)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确保财政工作整体推进。切实加强财政干部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财政干部理论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依法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着力提高财政干部执行力。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引导财政干部树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意识,确保财政工作整体推进。一是做好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确保核算规范、准确,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存量资金。二是做好惠农补贴、民生资金兑付工作,确兑付及时。三是做好政府采购、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工作。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严格政府采购日常监管;加强债务管理,清理锁定债务目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各位代表,完成2016年财政预算目标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们满怀信心,因为,我们有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同心同德、把握机遇、奋力拼搏,财政预算的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实现!
附件: 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