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支出绩效报告

索引号
01525724-7-/2020-0331006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水务局
公开目录
绩效自评报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03-31

2018年隆阳区芒宽乡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支出绩效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福库沟小流域处于隆阳区芒宽乡芒宽社区和吾来村境内,整体地形西边高、东边低,丘坝相间,沟谷深切的地貌特征明显,属深切割低中山侵蚀构造地貌,流域最高点海拔1010.46m,最低点740.35m,相对高差270.11m。小流域内坡耕地大面积集中分布,坡度分布在6°~24°之间。

2018年1月16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云南省水利厅以(云发改农经[2018]68号)文批复《保山市隆阳区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概算总投资1270.7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000万元,地方配套250万元(省级配套125万元,市级配套125万元),其它投资20.75万元,建设工期计划为12个月。工程于2018年3月15日开工建设,根据工程的建设内容和工程规模,理事会及时组织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设计施工相关资料的技术交底和施工控制基准点线的交接复核工作,各中标施工单位依据标段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计划,上报监理,经批准后组织施工,2018年8月12日全面完工。2018年4月18日,云南省水利厅以《云南省水利厅关于<隆阳区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批复》批复了设计变更。

完成建设内容:梯田工程241.36hm2;配套措施包括取水设施(异径三通11套、闸阀11套),蓄水池24座(100m3蓄水池6座、150m3蓄水池6座、200m3蓄水池5座、500m3蓄水池7座),供水管道6872m(干管3197m、支管3675m),闸门井10座;田间道路14.02km,其中新修机耕路1.66km,修缮机耕路12.36km,会车平台22处,下田口30座;道路排水沟14.30km,预制涵管300m,沉沙井50座;管护碑1座,水利设施喷绘40m2。工程项目完成的建设内容有:坡改梯3498.734亩,100m³水池5座,150m³水池6座,200m³水池5座,500m³水池7座,DN200热镀锌钢管长1102.25m,DN150热镀锌钢管长1.2m,DN125热镀锌钢管长380.03m, 1.6MPa63PE管长7976m,1.6MPa125PE管长6m,1.6MPa160PE管长151.012m,修缮机耕道路15条总长13.383km,新修机耕道路3条总长1.818 km,修缮机耕道路排水沟15条总长12.607 km,新修机耕道路排水沟3条总长1.473 km,会车平台13处,预制涵管(φ300)长84m,预制涵管(φ400)长135m,预制涵管(φ600)长114m,预制涵管(φ1000)长6m,波纹管(φ300)长30m,M7.5浆砌石挡墙140.85m³,闸阀井20个,沉沙井33个,管护碑1座。

项目到位资金112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0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25万元,审计单位于2019年3月15日至2019年6月19日对工程进行工程审计,2019年7月10日出具审计报告,审定总投资1233.51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流域内坡耕地治理达到80%以上,农村人均占有基本农田达到2.0亩以上;对有水源坡改梯块进行配水,灌溉覆盖率达到90%以上;道路的密度达到5.0m/亩以上,通过坡改梯、配套基础设施等措施的实施,使项目区的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平均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0.80万t以上,蓄水效益15.00万m3以上,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减少到800t/km2.a以下;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提高,规划期末每亩每年增加经济收入1500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

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群众收入:项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利用率低,项目区内配套灌溉蓄积设施不完善,加之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地产出率很低且不稳定,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群众收入,保障土地产出的稳定,同时也可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

2、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保障群众长远生存:项目区大量坡耕地分布,水利设施不完善,道路标准低。多年来产业结构单一、落后,加之缺乏产业引导,加剧了水土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本项目的实施,将对耕地基础设施进行新建配套,为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缓解项目区水土资源不匹配的矛盾,同时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

3、扩大示范效果: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后,使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少种高产多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4、绩效评对象和范围:流域内坡耕地治理度,减少水土流失量,每亩每年增加经济收入。

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本次绩效评价为单位自评,本着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评价指标体系为三级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及满意度,投入指标比重占10%,产出指标比重占50%,效益指标比重占30%,满意度指标比重占10%;二级指标主要对产出、效益、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产出指标主要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效益指标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满意度主要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三级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的自身特性,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定性、定量地评价项目的实施情况,数量指标用建设站点梳理来评价,质量指标用验收合格率、工程验收率来评价,时效指标用建设期限是否按计划完成来评价,成本指标用投资完成额评价,社会效益用山洪灾害能力提高的县来评价,生态效益指标用减轻山洪灾害对乡镇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影响来评价,可持续指标用使用年限来评价;满意度指标用受益群众满意度来评价。评价主要由项目实施单位隆阳区水务局采用因素分析法、比较法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评价以定量方法为主,定性评价为辅。评价标准主要采用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用于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由隆阳区福库沟小流域治理工程村民自建理事会组织,隆阳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理运行单位、质量检测、施工单位等代表组成的隆阳区芒宽乡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组成评定小组,对流域内坡耕地治理度,减少水土流失量,每亩每年增加经济收入进行评价,认定该项目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2018年度该项目的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均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100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是我省“十三五”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作为我省“十三五”水利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强调要在实施好全国第一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扩大工程范围和规模,促进项目区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二)项目过程情况。

2018年1月15日成立了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村民自主建设管理理事会,选举产生了9名理事,全体理事选举产生了理事长。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村民自主建设管理理事会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实施,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工程于2018年3月15日开工,2018年8月12日全面完工。

(三)项目产出情况。

工程完成建设内容:坡改梯3498.734亩,100m³水池5座,150m³水池6座,200m³水池5座,500m³水池7座,DN200热镀锌钢管长1102.25m,DN150热镀锌钢管长1.2m,DN125热镀锌钢管长380.03m, 1.6MPa63PE管长7976m,1.6MPa125PE管长6m,1.6MPa160PE管长151.012m,修缮机耕道路15条总长13.383km,新修机耕道路3条总长1.818 km,修缮机耕道路排水沟15条总长12.607 km,新修机耕道路排水沟3条总长1.473 km,会车平台13处,预制涵管(φ300)长84m,预制涵管(φ400)长135m,预制涵管(φ600)长114m,预制涵管(φ1000)长6m,波纹管(φ300)长30m,M7.5浆砌石挡墙140.85m³,闸阀井20个,沉沙井33个,管护碑1座。

(四)项目效益情况。

流域内坡耕地治理达到80%以上,农村人均占有基本农田达到2.0亩以上;对有水源坡改梯块进行配水,灌溉覆盖率达到90%以上;道路的密度达到5.0m/亩以上,通过坡改梯、配套基础设施等措施的实施,使项目区的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平均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0.80万t以上,蓄水效益15.00万m3以上,流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减少到800t/km2.a以下;促进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面积的产出大大提高,规划期末每亩每年增加经济收入1500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省级配套资金125万元未到位,项目缺口资金108.51万元,导致无法正常支付施工单位工程质保金。

六、有关建议

请财政协调拨付省级配套资金,以便支付施工单位工程质保金。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隆阳区福库沟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