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板桥:让财经法规之“风”吹进干部 群众的“心”里

索引号
01525764-2/20230519-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板桥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5-19

隆阳板桥:让财经法规之“风”吹进干部

群众的“心”里


板桥镇财政所为全面落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财经法规的普法宣传,提升了镇村干部的财经法规意识,营造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成立一支宣传队,营造普法氛围,增强学法自觉性和主动性。组建了以财政所(代管中心)干部、各村报账员为骨干,其他镇村干部为成员的宣传队,营造出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是学生的普法氛围。干部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跟其他同事谈学习方法,谈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举一反三,如何把涉及“三资”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了,如何守住了原则杜绝了违反财经法规的情况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干部既体会到了学习的不容易,更收获了学习的快乐,既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分享了学习心得。“我们要为每一分集体资金把好关,要为每一份集体资源站好岗,更要琢磨让集体资产不流失反而变成下蛋的老母鸡。学习了财经法规,在涉及财务问题上干部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做不得。不触碰红线,守住底线。”西河村党总支书记夏志勇在给党员上党课时,用自己的学习心得宣讲财经法规时很是感慨。

制定一份学法清单,建设普法阵地,拧紧责任链条。普法宣传贵在有影响,有实效。为了方便镇村干部及时全面掌握常用的财经法规,财政所整理收集了《云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试行办法》、《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隆阳区乡镇(街道)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制度》等一批与干部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学法清单。“哪里不会查哪里”是最朴素的学习方式。“以前是有问题摸着石头过河先干了再说,现在是搞清楚怎么办,再动手”是最直接的指导意义。“比一比谁懂得多,谁就是学法的明星,就请谁拿个主意”是学法学出的明星效应。涉及三资问题,群众有疑问了,不吵了,先来村里问问怎么办……村干部跟群众讲起了法。“违法的事情,我们不干!”法让大家伙心里服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普法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现实需求相同步,普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普法阵地建起来了。镇村干部根据财经法规的规定,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要求,拧紧责任链条,把普法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用好一批典型案例,抓牢“两个教学”,法治精神入脑入心。“以前不懂,报账有些懵懵懂懂。现在通过学习,干起工作来掌握了方法,知道了底线,当明白人干明白事。”董达村报账员吉德鹏跟挂村干部谈起了自己的学习心得。财政所、村级代管中心把历年来巡察、审计反馈的各种财务问题,整理成可以口口相传的故事,开展“沉浸式教学+案例教学”,让参会的干部多问几个“如果是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一改以往照本宣科读法律条文的方式。利用好召开党员培训会、群众会、户长会、村干部会、镇干部集中学会等各种场合,在会议室、田间地头、农户家里,现场解读案例。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法律红线牢牢系在干部的心头。干部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请教,主动提问,深入思考,开展讨论,以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普法形式,引导干部由“看热闹”到“真行动”,有效提升了普法力度。王旭升副镇长深入到村组开展征地资金管理政策宣传,结合以往征地资金管理出现的问题,对村组干部进行了“案例分析”,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遏制在萌芽中。工作干好了,大家伙心里也亮爽爽的。“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实践证明,在普法工作上,财政所创新了做法,增强了普法的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铭刻在干部群众心中的法治,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财经法规与群众利益、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问题意识、效果导向,才能真正让法治的种子在干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才能带动干部为群众办好事情、办实事,才能推动板桥的财政工作往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