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隆阳区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索引号
01525687-7/20200529-00047
发文机构
隆阳区财政局
公开目录
部门决算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05-29

监督索引号53050200800010000

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会议文件()

关于隆阳区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515日在隆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保山市隆阳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隆阳区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含2个园区和乡级,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7868万元,为预算的94.6%,比上年决算数(下同)增收5321万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48746万元,增长14.6%;非税收入完成49122万元,下降21.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08480万元,为预算的91.7%,减支53069万元,下降8%

根据省级统计口径:全区2019年本级财力承担三保支出233187万元,其中:保工资194498万元,保运转24366万元,保基本民生14323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86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25581万元,调入资金6025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539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56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26万元,收入合计72109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48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426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37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71万元,支出合计70558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15504万元,无净结余。

区本级(不含园区和乡级,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326万元,为预算的94.6%,增收3272万元,增长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3011万元,增长18.7%;非税收入完成44315万元,下降24.7%。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4251万元,为预算的94.7%,减支43014万元,下降7.2%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3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06482万元,调入资金5873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079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50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745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06万元,收入合计65924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2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009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770万元,补助乡级支出1315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61万元,支出合计65563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3617万元,无净结余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5882万元,为预算的61.4%,增收26123万元,增长52.5%。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4217万元,为预算的38.5%,增支6869万元,增长18.4%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7588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22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954万元,调入资金49万元,收入合计107007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421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395万元,调出资金2722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910万元,支出合计10374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3262万元,无净结余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6339万元,为预算的76.1%,增收26139万元,增长86.6%。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8638万元,为预算的27.9%,减支4186万元,下降18.3%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5633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55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3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3900万元,调入资金49万元,收入合计79668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863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0219万元,调出资金2684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910万元,支出合计7961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54万元,无净结余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8500万元,同比纯增。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本年收入8500万元;调出资金8500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区本级与全区数一致,不再单独作说明。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75510万元,为预算的101.7%,增收85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73727万元,为预算的99.9%,增支13427万元,增长8.4%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55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7521万元,收入合计26303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372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4350万元,支出合计258077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4954万元,上年结余81156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6110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2个园区和乡级的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故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平衡情况与全区数一致。

5. 地方政府债务。

201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21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94361万元,专项债务107778万元。控制在2019年上级人大核定隆阳区债务限额352024万元以内。

以上均为快报数,市财政局审核批复我区2019年财政总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19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根据区委的部署,认真按照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以及审计提出的意见要求,区政府财政部门在2019年着力抓了以下工作:

1. 夙夜不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质增效。

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高位推进、上下联动,多元化全覆盖宣传政策,大力深化税费征管放管服改革,全年减免税收50746.69万元、社会保险费5646.74万元,减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收入1353万元,推动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强财力。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的同时,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挖掘增收潜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868万元,增2.8%。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力度,共计实现调入资金60258万元,进一步充实了财力保障,有效地保障了脱贫攻坚、防风险等重大工作的支出需求。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压缩一般性支出12583万元,盘活存量资金24589万元,进一步收拢支出口子、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在财力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了工资、基本运转、基本民生支出,全年落实区级承担部分三保支出233187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社会经济运行稳定。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全年区直各部门(单位)共计争取资金393221万元,地方资金流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2. 克难奋进,三大攻坚战穿云破雾。

1)脱贫攻坚战战果显著。精准抓实统筹整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查缺补漏,重点围绕危房改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全力补齐短板,共计安排统筹整合资金64920.22万元。扶贫资金监管提质增效。累计修订、出台规章制度类文件6个,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动态监管平台实现扶贫资金全覆盖、全过程监管,支出进度达99.2%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率100%金融扶贫扩大深入。配足风险补偿金1965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1155万元,惠及农户13681户。防贫保险投保1144.98万元,覆盖71.56万人3户新型经营主体贴息5.1万元大力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带贫企业扩大再生产。扶贫民生兜底有效落实。筹措健康扶贫资金4419.63万元,解决建档立卡户基本医疗保障93980人,落实教育扶贫财政补贴资金29697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36963人。

2)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稳控有力。全力稳控地方债务风险。出台《隆阳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成立隆阳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偿债准备金、应急预案等配套制度有效落实地方债务管控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债务重组、资金调度、资产处置等方式化解政府债务40137.65万元。广厦中江金马419“爆雷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维持在人大审议的限额以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大幅下降,全口径债务率稳步控制在黄色区域内,各项风险指标总体稳定可控。地方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区、乡、村三级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查治理辖区内重点企业55户,约谈7户,立案查处10户,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坚持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频共振,借势借力开展常态化宣传,开展六进宣传活动1994次,推送手机短信20万条,发放宣传资料14万余册,循环式普及扫黑除恶、非法集资、非法高利贷等防范知识,受众高达43.38万人次,《拒绝高利诱惑》《奔掉的把子头》《被走的青春》等方言警示教育片社会反响热烈,买者自负,风险自担意识逐步形成。

3)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固提升。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保、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下达财政节能环保支出10391万元,安排提升人居环境专项经费1765万元,推动提升人居环境与脱贫攻坚同向发力。安排资金86万元,支持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推进。青华湖治理、城市垃圾处理资金足额保障,中心城市环保责任有效落实。

3. 多措并举,供给侧改革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金融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组工作有序推进,沪农商行、农信社杠杆率均不低于4%。建成惠农支付点279个、普惠金融服务站85个,评定信用乡镇4个、信用村82个,完成辖区内6家小贷公司分类评级,普惠金融大力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初显。继续推行“51+49”股权模式,新能源产业园和混凝土搅拌站项目顺利推进,万亩茶园种植、万亩中药材及水果、万亩中药材种植项目扶持初显成效。云南瑞和锦程实业成功遴选金种子企业,300万元专项资金申报在即。优化营商环境力度不减。筹集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鑫农贷、助保贷、税保贷、富保贷业务。区辖6家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562笔余额42763万元。区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增信服务稳步提升,在保余额68943585万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深化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区属国企改革步伐加快,产权登记、财务快报、资产月报等工作顺利开展,核查清理完成全口径国有资产情况并向人大报告,固定资产处置审批、执法执勤车辆报废处置顺利完成。

4. 恪尽职守,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推进巨细无遗。

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效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率先落实教育安保人员工资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增资改革资金顺利配套落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奖补项目完成申报,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年教育支出完成121716万元积极落实各项社会兜底保障。养保医保提标扩面改革顺利推进,做实职业年金清理核查,推进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积极落实孤、残、老、弱、病群体社会福利保障,残疾人托养中心正在建设,市二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退役军人事业有效保障落实,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0069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完成89070万元三农扶持不断加大。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18064.29万元,累计受益农户449500。全力支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投入动物防疫经费532.57万元。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协调发展申报彩票公益金项目29个争取资金930万元。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支持文化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传承开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398万元。支持平安隆阳建设。全力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支持防暴防恐、禁毒等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长久治安,全年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2878万元。全力保障城乡建设。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2159万元,顺利完成隆阳区2018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核定。

5. 锐意进取,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而有为。

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机构改革部门职能经费划转工作顺利完成,零基预算改革有效拓展预决算公开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纵深发展。扶贫资金实现全过程跟踪绩效管理,覆盖资金182194.71万元。66家区直部门单位整体支出、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开。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点改革顺利推进。2018年度全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圆满完成,更加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的家底,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区85个部门306个预算单位已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覆盖资金569841万元,改革面100%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不断拓宽。区级各预算部门累计制定完善公务卡管理、现金及报销财务管理制度办法共计335项。区级81个部门296个预算单位在职职工13345人,办理公务卡7662人,发放公务卡7478张,通过公务卡报销支出5704万元。政府新旧会计制度改革顺利衔接。统一推进全区预算部门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改革,及时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采云电子卖场运营服务平台顺利上线,实现了政府采购各领域全流程监管,互通、共享、规范的电子商城网上交易新体系正在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财政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实扶贫感恩教育,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6. 持之以恒,财政综合管理机制日臻完善。

预算约束不断夯实。全口径预算持续深入,2020-2022年三年中期规划顺利编制,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效益明显提升。完成政府采购26787万元,节约资金2271万元,资金节约率4.2%厉行节约成效明显。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交纳伙食费有关规定修订出台,公务车出行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年三公经费压缩12.6%全面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全年共拦截违规支付3883笔,占财政授权支付总数的5.71%,预警监控支付资金38132万元。非税票据管理不断规范。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年度审验报审,对133个应检单位加强验旧领新、限量供给核销管理,审验核销票据308.39万份,销毁1206.81万份,票据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完成辖区内22家代理记账机构年度备案登记,新增18家代理记账机构资格审批通过完成隆阳区2324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审核,落实2018年全区211个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对区直属各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基础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培训508人次,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持续发力继续构建大监督格局,牵头组织开展4次专项检查,促各单位增强风险意识、规范意识、财经法纪意识,推动立行立改、现场整改工作落实,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

总体看来,2019年全区财政运行平稳,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发展的关系统筹不够充分。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的内在逻辑衔接不够紧密,有限的财力与无限发展需求的矛盾难以寻求平衡,发展和吃饭的关系尚未做到有机衔接,发展和举债的取舍关系尚未形成科学共识。以往超出自身财力过高求发展的问题,影响财政可持续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财政改革的关系革新不够完善。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的约束力不强,临时增加预算安排的旧式思维根深蒂固。预算绩效管理未能真正发挥效用。新形势下齐抓共管的协税意识尚未健全。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全局意识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共鸣。财政干部技能更新不足,能力恐慌凸显。财政保障的关系平衡不够协调。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稳,一般性支出刚性不减。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重点支出压力加大。多重目标下,有限的财力难以发挥效用。财政管理的关系约束不够有力。政企统分机制还不够健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效用达不到预期。财经纪律紧绳、红线拉的不够紧,基层违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0年财政经济形式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量正逐步向波峰靠近,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大部分地区,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机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加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不可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人力优势的雄厚基础坚实稳固。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时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缅甸开展国事访问,就双边贸易及文化交流达成重要共识,这必将为保山及隆阳区发展带来一波极大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总体来说,改革开放正在孕育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大潮,机遇与挑战并存,抓机遇、顺时代、勇破浪者能达观!

从财政收入形式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疫情等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从财政支出形势看,各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依然很大,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疫情防控防护体系建设、中心城市建设维护、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等,都需要予以重点保障。综合分析,2020年财政收支形式仍然严峻,收支平衡压力依然突出,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资金统筹,保持财政可持续。

(二)2020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

2020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财力落实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三)2020年全区及区本级收支预算。

1. 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74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下同)增长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945万元,增长0.1%

根据省级统计口径:全区2020年区本级财力承担三保预计支出242361万元,其中:保工资199629万元,保运转18120万元,保基本民生24612万元。

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7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8822万元,上年结余15504万元,调入资金9167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7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2620万元,收入合计7038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94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6133万元,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2620万元,支出合计69769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6131万元(工贸园区结,无净结余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476万元,增长5.8%。区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5546万元,下降1.6%

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4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1202万元,上年结余3617万元,调入资金88000万元,乡镇上解收入852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642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361万元,收入合计64159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554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447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0183万元,置换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6420万元,支出合计641596万元;收支平衡。

2. 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429万元,增长57.4%。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0655万元,增长195.5%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4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45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26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60870万元,收入合计21001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0655万元,调出资金6659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还本支出9870万元,支出合计20711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2897万元(工贸园区结,无净结余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729万元,增长43.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3944万元,增长404%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7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1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60870万元,收入合计16681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3944万元,调出资金630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还本支出9870万元,支出合计166814万元;收支平衡。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00万元,增长135.3%

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00万元,调出资金20000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区本级与全区预算数一致,不再单独作说明。

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83672万元,增长4.7%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83583万元,增长5.7%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367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2991万元,收入合计27666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358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1224万元,支出合计274807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856万元,上年结余81785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3641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2个园区和乡级的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故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平衡情况与全区数一致。

5. 地方政府债务。

2020年我区按期落实偿还计划,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共计42990.29万元,其中: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政府债务本金32490万元(一般债券17220万元,专项债券15270万元)预算安排支付地方政府债务利息10500.29万元(一般债券6461.74万元,专项债券4038.55万元)。

三、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一)鼎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优先确保三保落实到位,保障社会大局运行平稳。二是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力度落实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继续落实好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延续,清理规范收费目录,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进一步让利社会,保持大环境宽松稳定,砥砺企业和个人轻装上阵再发展。三是围绕目标任务抓增收。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的政策前提下,深化部门协作,完善税收征管共治格局,继续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跟踪力度,督促执收部门依法足额征收,努力保持财政收入总量与质量相协调,财政收入增幅与地方经济增幅相适应,力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四是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优化支出投向,做好重点领域保障,兜住普惠民生底线。五是全力向上争取支持。加强向上对接与协调力度,力争政策性财源,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中央、省、市政策资金支持。

(二)全力支持三大攻坚战,推动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一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本级财力投入达9135万元,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减,确保整合规模达60000万元以上。支持危房改造扫尾,推进产业扶贫提升。继续落实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扶持。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二是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强化债务监管,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加快区属国企改革步伐,理顺政府与融资平台公司关系。推进国有资产清查盘活,统筹用于偿债保障。认真谋划专项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努力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强化预算保障,纳入预算安排偿息20307万元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大非法金融的打击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三是提升污染防治支持力度。支持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村庄环境整治、一水两污、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生态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统筹研究实施财税支持政策,做好资金保障,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三)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关键问题。

一是着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宜居工程、乡村文化提升工程,逐步加大财力倾斜。积极争取农发行、国开行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基础设施的项目贷款支持,大力推动三农发展。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导向,继续完善风险补偿、财政贴息、提供担保等机制,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完善银政企洽谈合作机制,创新银行、园区、企业、担保公司四方联动模式,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更大规模的融资增信贷款业务,积极争取小微企业扶持专项基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好重点推出一批,改制完善一批,培育储备一批的上市挂牌梯级战略。三是继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进国资国企实质性改革,继续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区属企业改制重组,构建国资国企发展新模式,推进政企分开、权责明晰,做大做强做优区属国有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全区国有资产处置力度。落实国资国企信息公开和人大报告制度。

(四)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社会兜底基石提升人民福祉。

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国家普惠性就业创业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定额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二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优先发展。继续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巩固城乡统一,重点倾斜农村基础教育。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题。支持民办教育、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足额保障教育事业区级财政资金配套。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三是兜住民生社会保障底线。继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支持好养保医保提标扩面工作,继续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逐步提高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健康隆阳建设,支持好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提高医改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加强基本住房保障。继续争取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城市公租房建设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大城镇困难群众住房保障,推进安居工程加快发展。六是支持好平安隆阳建设。落实扫黑除恶、平安隆阳创建、禁毒防艾等重点工作资金保障

(五)奋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区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框架性意见落地,进一步完善财政+主管部门+实施主体联动机制,推进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及财政再评价,适时推开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二是继续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好市、区事权责任划分对接,动态跟进区、乡改革后续工作。三是抓实地方财源建设。围绕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培植财源,全力挖掘增收潜力,逐步夯实地方税基。

(六)致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综合理财能力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严格按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严控增量、消化存量,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强化国库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完善区级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二是继续推行勤俭节约。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实现政府采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进一步强化财政大监督格局。加大扶贫资金回头看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部门单位内控管理,落实好巡察整改,切实根据人大、审计意见改进工作。四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不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拉紧思想意识红线,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确保财政队伍高效廉洁。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推进隆阳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审查。

 

 

名词解释

 

【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资本项目发行,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专项债券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资本项目发行,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预算绩效】 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订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全口径预算】 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201511日起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我国政府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口径预算管理,是监督主体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的法制化运行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监督索引号530502008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