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隆阳区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 索引号
- 01525687-7/20190220191547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决算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9-02-20
监督索引号53050200800010000
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会议文件(十五)
关于隆阳区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9年2月1日在隆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保山市隆阳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隆阳区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含2个园区和乡级,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2547万元,为预算的99.5%,比上年决算数(下同)增收13692万元,增长7.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9827万元,增长5.6%;非税收入完成62720万元,增长12.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1549万元,为预算的97.9%,增支36150万元,增长5.8%。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54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57093万元,调入资金7805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108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57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24万元,收入合计75927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54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39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10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917万元,支出合计74593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13336万元。
区本级(不含园区和乡级,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054万元,为预算的100%,增收9777万元,增长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5223万元,增长3.3%;非税收入完成58831万元,增长12.9%。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7265万元,为预算的99.67%,增支40612万元,增长7.3%。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0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48964万元,调入资金7080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98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06万元,乡镇上解收入794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56万元,收入合计70450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726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26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980万元,补助乡级支出2713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5万元,支出合计69888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5620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9759万元,为预算的66.4%,减收34338万元,下降40.8%。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7348万元,为预算的70%,减支32842万元,增长46.8%。
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497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07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47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97万元,收入合计107198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7348万元,调出资金494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470万元,支出合计10525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942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0200万元,为预算的90.4%,减收1312万元,下降4.2%。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2824万元,为预算的132.5%,增支1570万元,增长7.4%。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收入30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03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070万元,收入合计8441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2824万元,调出资金4235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070万元,支出合计8325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165万元。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75425万元,为预算的106.73%,增收26045万元,增长17.43%。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60300万元,为预算的102.23%,增支16085万元,增长11.15%。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54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8426万元,收入合计25385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03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7217万元,支出合计237517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6334万元,上年结余6482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1156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2个园区和乡级的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故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平衡情况与全区数一致。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当年没有产生收入。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上年结余收入9079万元;调出资金9079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区本级与全区数一致,不再单独作说明。
以上均为快报数,市财政局审核批复我区2018年财政总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18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根据区委的部署,认真按照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以及审计提出的意见要求,区政府财政部门在2018年着力抓了以下工作:
1. 竭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促经济运行保持合理区间。
财税目标艰难推进。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2547万元,增收13692万元,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1549万元,增支36150万元,增长5.8%。存贷余额增速稳中有升。各项存款余额478.6亿元,同比减少36.6亿元,下降7.1%。各项贷款余额361.6亿元,同比增加41.01亿元,增长12.8%,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46%。向上争取资金再创新高。全区向上争取资金共计494415.66万元,同比增长26.1%,有效缓解地方发展压力。
2.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发力稳定地方发展全局。
(1)全力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妥善处置政府到期债务62245万元,稳步推进地方债务管控摸家底,债务规模全年维持在310000万元左右,各风险指标总体可控。盯紧抓实社会金融风险防范。对辖区内80余户网贷公司、119户放贷企业进行非法集资专项重点治理。引导瓦窑河四级电站、孙足河电站及个人退出虚拟货币“挖矿”业务。推动“民融登”和管理公司注销或转型。依托互联网扩大防范金融风险正面宣传覆盖面。
(2)全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155万元,同比增长33.62%。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三批65445.39万元。积极开展金融扶贫。投放扶贫小额信贷5045.2万元,惠及农户1128户。全力落实扶贫兜底。安排健康扶贫资金5531.47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94221人,落实教育扶贫财政补贴资金221.11万元,惠及贫困学生2490人。
(3)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隆阳“四创”工作开展,安排提升人居环境专项经费3165.04万元。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保、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全年共计下达节能环保支出6165万元。
3. 严格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
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实现突破。农村商业银行改组稳步推进。沪农商行、农信社去杠杆率全部达标。普惠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惠农支付点287个,信用村20个,信用组117个,评级授信农户176129户。完成辖区内6家小贷公司分类评级初评。全力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到位171190万元。PPP模式小型水源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5438万元。辅导企业挂牌上市,“合美格致”和“瑞和锦程”股改工作有序推进,“亿恒达”和“比顿”正在寻找券商。抓实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51+49”股权模式保山隆鑫钢结构工程生产基地、保山鑫隆光电新材料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园等3个项目动工建设。与龙陵县合作的“1+5”模式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完成投资3300万元。畅通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绿色通道。开展“助保贷、鑫农贷、税保贷”业务,累计为24户企业、213户农户发放贷款35690万元。“园保贷、文保贷、科保贷、大数据小微贷、烟草扶贫贷”等定制化产品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隆阳区6家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517笔余额38300万元。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国企薪酬待遇管理步入正轨、国有资产完成分类评级,清理出“僵尸”企业2户,稳步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工作。减税降负积极落实。以国家明令取消、降费、调整、停止涉企收费项目作为清理重点对象,取消13项、调整2项,全年涉企清费减负725.04万元。继续推进营改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落实科技开发税收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国家有关“双创”等政策,全年减税13000万元左右。
4. 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现代财政体系稳步推进。
乡镇财税体制改革成果不断夯实。合理划分区、乡事权与支出责任,动态调整5个街道收支基数,进一步提升乡镇一级发展动力。预算绩效改革全面推开。涉农统筹整合、高黎贡山移民两大重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顺利申报省、市,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数据录入完毕,228873.94万元扶贫资金实现绩效全覆盖,预算绩效全面推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区85个部门324个预算单位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改革面100%,覆盖资金643608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全面推开,无纸化、系统化办公全面上线,财政资金支付安全性和效率全面提升。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区级81个部门320个预算单位在职职工13627人,办理公务卡7662人,已发放公务卡7478张。通过公务卡报销支出14200万元。
5. 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筑牢社会兜底保障基石。
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贫困地区“改薄”工程,有力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全区教育支出129653万元,同比增支4961万元,增长4%。积极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扎实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孤、残、弱、病、老群体社会福利保障,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859万元,同比增支17261万元,增长19.3%。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2884万元,同比增支6895万元,增长7.2%。逐步降低参保人员就医负担,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5个,总投资5741.45万元。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9000万元。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种补贴资金7409.79万元。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支持文化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传承开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04万元,同比增支375万元,增长12.8%。全力支持“平安隆阳”建设。支持开展扫黑除恶、防暴防恐、禁毒等打击犯罪活动,维护地方长久治安,全区公共安全支出28168万元,同比增支5958万元,增长26.8%。全力保障城乡建设。争取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13194万元,规划城镇棚户区改造14612套。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拨付资金3866.04万元,覆盖农户2520户。完成隆阳区2017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工作,兑现资金1502.54万元,涉及195个单位、11692人。
6. 稳步提升综合理财能力,财政依法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预算制度不断夯实。全口径预算持续深入,2018-2020年三年中期规划顺利编制,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不断完善,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年盘活存量资金14483万元,预决算公开面100%。政府采购制度化、效益化明显提升。完成政府采购资金48593万元,节约资金2268万元,资金节约率4.46%。厉行节约成效明显。全年“三公”经费支出2314.12万元,同比减少252.14万元,下降9.83%。扎实开展存量财政专户清理核准。开展乡镇专户清理,14个乡镇按规定共撤销专户28个。全面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全年共拦截违规支付2633笔,占财政授权支付总数的4.39%,预警监控支付资金29092万元。非税票据管理不断规范。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年度审验报审工作,对133个的应检单位,共检查财政手工票据264662份,电子票据2615824套,圆满完成了全区财政票据用票单位的年度审验工作。会计行业监督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完成对辖区内22家代理记账机构资格备案登记工作,完成2017年全区210个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对区直属各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财务人员进行了会计基础规范、扶贫资金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等培训,共计1200余人次,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督查整改稳固提升。落实乡、村两级综合督查1轮,巡查巡视整改督导2轮,财政资金“三大检查”圆满收官,全年监督检查工作效果显著,成绩达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深入开展财政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抓实扶贫感恩教育,牢牢把握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
总体看来,2018年全区财政运行平稳,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发展的思想意识革新不足。预算编制的理念还不够科学严谨,事后增加预算的固式思维没有得到改变,新形势下齐抓共管的协税意识尚未健全,作风不实不细、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质量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全局意识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共鸣。财政转型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分资金使用管理粗放,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闭环尚未形成。发展和财力、债务间的平衡机制尚未健全。基层违规、违法情况时有发生,财经纪律“紧绳、红线”拉的不够紧、财政业务流程不规范、财政干部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财政保障的基础作用不够牢固。财政增收乏力、刚性支出猛增、“三保”压力较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9年财政经济形式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受新一轮减税降费、存量债务化解、脱贫摘帽任务繁重三因素叠加,2019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紧平衡、硬平衡”特征十分明显,收支平衡的压力前所未有。虽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但是,更要看到难得的机遇和有力条件。一是中央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力度不减,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决心坚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向明确,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大幅提升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财力保障,逆周期调节势大力沉。二是我区电力、烟草等骨干财源支柱基石依然稳固,房地产行业趋于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逐渐加大,园区经济逐步产生收益,非煤矿山治理税收增值未来可期。总体来看,希望与困难并存,但希望大于困难。
(二)2019年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
2018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减税降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集中财力落实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千方百计组织财政收入,从严从速抓好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财力保障。
(三)2019年全区及区本级收支预算。
1. 一般公共预算。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25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下同)增长8.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3772万元,增长0.3%。
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92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7958万元,上年结余13336万元,调入资金11645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1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4万元,收入合计72403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377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0264万元,支出合计724036万元,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387万元,增长8%;区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84977万元,下降2.1%。其中:上级专款补助209206万元(含一般性转移支付);上年结转专款5620万元;剔除上级专款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0151万元,增长18.4%。
区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38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75538万元,上年结余5620万元,调入资金114000万元,乡镇上解收入864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4万元,收入合计6702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497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6084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9149万元,支出合计670210万元,收支平衡。
2. 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3587万元,增长148.4%;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4985万元,增长207.9%。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358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191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942万元,收入合计17744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4985万元,调出资金62458万元,支出合计177443万元。收支平衡。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4015万元,增长145.1%;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834万元,增长192.8%。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401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165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65万元,收入合计12683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834万元,调出资金60000万元,支出合计126834万元。收支平衡。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78713万元,增长1.9%。其中:保险费收入102769万元,增长1.2%;利息收入667万元,下降18.9%;财政补贴收入73376万元,增长2.5%;委托投资收益505万元,增长100%;其他收入95万元,下降40.6%;转移收入1301万元,下降0.8%。
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2847万元,增长7.8%。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72756万元,增长7.8%;其他支出20万元,增长53.8%;转移支出71万元,下降7.8%。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871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5306万元,收入合计26401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284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3593万元,支出合计256440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结余7579万元,上年结余7534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2927万元。
社保基金规模仍在逐步扩大,结余继续积累,社保基金运行稳定。按照现行财政体制,2个园区和乡级的社会保险基金不独立核算,故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及平衡情况与全区数一致。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000万元,属纯增收。
全区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000万元;调出资金54000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区本级与全区预算数一致,不再单独作说明。
三、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一)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今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支持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增加本级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确保本级财力投入达6000万元以上。推进涉农资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整合,确保整合规模达60000万元以上。抓实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落实力度,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全力推动1.1万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村摘帽。二是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规范各级各部门融资方式和举债行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大力推进地方债务公示、公开。努力向上争取债券资金218000万元,从严从紧落实债券使用投向,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确保稳步偿还年内债务39091.16万元,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支持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村庄环境整治、七改三清、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围绕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统筹研究实施财税支持政策,做好资金保障,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预期。
一是围绕财税目标抓落实。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打破财税“信息孤岛”,构建“大税收监控”格局,做实做细收入分析,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建安增值税、销售不动产增值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监管征缴,重点把控“两烟”、高速路、脱贫攻坚应税项目等重点税源。督促非税收入执收部门依法足额征收,努力保持财政收入总量与质量相协调,财政收入增幅与地方经济增幅相适应,力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二是抓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保费收入增长目标。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多方式发行企业债、公司债、项目收益债和政府债券,确保融得到、用得好、还得起。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畅通交流对接机制,积极争取小微企业扶持专项基金,以项目和服务实体经济为抓手,抓好重点项目和实体企业的融资对接促推工作,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信贷投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增10%。三是着力向上争取支持。主动适应新常态,密切跟踪政策动向,围绕国家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大型农业开发、旅游发展建设等政策方向,积极主动向中央、省、市争试点、争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增幅不低于20%。
(三)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跨越发展支持力度。
一是全力推进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严格落实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落实好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积极配合上级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清理规范收费目录,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二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大力推广“10+3、51+49、1+5、PPP”等创新投融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持续支持产业增效,力促园区持续快速发展。三是推进国资国企实质性改革。健全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制度体系,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更多国企或平台AA评价受信,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全区国有资产处置力度,落实国企信息公开和人大报告制度。四是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进金融去杠杆,深化金融“放管服”,完善银政、银企洽谈合作机制,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地方融资担保体系机制健全。
(四)继续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主管部门+实施主体”联动机制,打通资金绩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推进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自评及财政再评价,适时推开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二是继续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好市、区事权责任划分对接,动态跟进区、乡改革后续工作。二是抓实地方财源建设。重点跟进非煤矿山治理财源增收,全力挖掘环保税、资源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增收潜力,逐步夯实地方税基。
(五)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福祉筑一方平稳。
一是强化“三保”责任落实。确保“三保”落实到位,保障社会大局运行平稳。二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动“三农”发展,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狠抓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继续推进“一事一议”、农业综合开发,确保田园综合体完成投资7500万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社会保险“扩面工程”,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着力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不断提高医改资金使用效益。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推进“全面改薄”计划、“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规划”,落实好“教育惠民”国家政策。四是支持好“平安隆阳”建设。
(六)继续健全综合理财管理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强化国库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完善区级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二是继续推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关规定。强化政府采购管理,确保资金节约率不低于4%。三是进一步强化财政“大监督”格局。落实好巡察整改,加大“回头看”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根据人大、审计意见改进工作。四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不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拉紧思想意识“红线”,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确保财政队伍高效廉洁。
各位代表,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建设隆阳人民幸福家园民生工程向前推进,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以上报告,请审查。
名词解释
【地方政府债券】 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主要包括国库券和公债两大类。一般国库券是由财政部发行,用以弥补财政收支不平衡;公债是指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称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为可流通记账式债券,由财政部按照现行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方式,代理地方政府向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债券利率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后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市流通。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预算绩效】 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全口径预算】 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预算法》规定,我国政府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口径预算管理,是监督主体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将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的法制化运行机制。
【2A公司】 即公司市场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级,意味着公司偿债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的风险很低。
【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监督索引号530502008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