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民政:着力“三聚”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 索引号
- 01525695-7/20250115-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民政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1-15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024年以来,隆阳区民政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多举措、多角度开展人才队伍引进培育工作,为民政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聚力“强基础”,顶层设计促提质。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全局上下牢固树立起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科学的人才组织架构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创新管理方式。指导各乡镇(街道)社工站通过开展入户走访、关爱帮扶、链接资源等多种形式,将居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和社区社会治理有机的融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居民群众的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养老助残等需求落到了实处。三是争取资金保障。争取市级福彩金1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金鸡乡务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隆阳区村(社区)儿童主任培训,以“政策+理论+实操”的形式,对全区21个乡镇(街道)352个村儿童主任进行全覆盖培训。
聚焦“求突破”,多样培训添动能。一是精细“育”苗,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并做好政策咨询、跟踪服务等工作。认真组织隆阳区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全体学员参加考前培训,截至目前,隆阳区持证社工人数达233人,其中:中级58人,初级175人。二是精心“扶”苗,强化人才培养。2024年以来,组织养老机构、民政协理员91人参加市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养老机构3人参加省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培训,3人参加省级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组织2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站长、副站长、部分驻站社工集中培训1次。组织社工机构及部分驻站社工参加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三是精准“墩”苗,注重培训评估常态化。认真指导乡镇(街道)社工站积极发挥平台链接作用,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群体,根据需求调研和评估情况,组织社工、志愿者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保护身体好朋友”、“清明融于情 传统润童心”儿童折纸绘画活动、“爱心义诊义路同行”健康义诊活动、“一路‘童’行 护‘未’成长”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夕阳‘友’你”长者互助小组活动、绘本亲子共读、“故乡的孩子”留守儿童服务项目、“助力中考,为梦护航”志愿服务活动、“爱在开端”早教亲子课堂、“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等活动740余次,服务3万余人次。
聚能“擦招牌”,专业服务促成效。一是探索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12月,隆阳区人民政府与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贺思凯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政校企合作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通过整合共享各方资源的方式,围绕产教融合、靶向培养,将多学科融合、大单元整合的“养老服务大项目制”学习模式引入到教学中,隆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迈向新起点。二是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市、区联合省级职业培训院校,搭建全市首个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平台。263名养老护理员同台竞技,通过竞赛激励技能人才成长,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能力,为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引进省级老年人能力专业评估资源,建立全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为培养本地专业评估人才搭建实训平台,目前已为300多名老人提供了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评估服务。截至目前,保山老邻居护理院和隆阳区敬老院均建有老年人能力评估室,配置老年人能力评估师9人。四是实施省级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站建设项目。2024年区民政局到兰城街道社工站、永昌街道社工站开展实地指导工作4次,通过查看台账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督促社工加强学习、建立关系、推进工作。社工站社工通过对辖区居民开展入户大走访,确定群众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民政服务对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项目书,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暖心的专业服务,受益人数1500余人次。
供稿:陆映姣
审核:陈姣姣
编辑:杨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