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栗树社区:党建引领“绿美乡村” 助推东河流域综合整治
- 索引号
- 1153001MB11731300/20230627-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永盛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自然资源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6-27
大栗树社区:党建引领“绿美乡村” 助推东河流域综合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近年来,隆阳区永盛街道大栗树社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坚持用“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以党建为“轴心”,组织社区党群“齐参与”。一是实施“东河改道”工程。为有效减少东河汛期河水对周围农田淹没冲刷及对农田和种植作物的严重损毁,将水面和河道坡形成有机整体。大栗树社区党总支积极向上请示汇报,走访做实100余户群众工作,协调农户调整土地100余亩,将原有的狭窄、弯曲的河面,合理取直、加深,确保提升汛期过水率,有效保护了辖区两岸基本农田,实施辖区东河改道工程450米,保障农户耕种安全400余亩。二是消除“黑臭水体”痼疾。社区积极组织小组干部全面把问题摸全、摸清、摸透、摸到位,每月开展4次“环境保护日”,深入小组巷道,全面清理黑臭水体,对沿河污水直排口进行截污封堵,进行规范排查和整治,确保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遵循“外源控制+内源控制+提升自净能力+综合管理”的理念,截断污染源,对点源污染、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提前谋划河道清淤。为确保维持水体流动性,恢复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大栗树自主投入3万余元,开展大栗树小河河道淤泥清除工作,同时,积极筹集杜仲树苗2000余株,发动群众800余户,在群众房前屋后、河道两岸种植杜仲树1000余株,有效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恢复河道景观。
以党建为“中枢”,下好环境整治“一盘棋”。一是以入河排放口数量“只减不增”、污染物浓度“只降不升”为目标,按照“一口一策、一口一档、一口一标识”的要求,通过“取缔封堵一批、整治规范一批、归并整合一批”有效管控入河排放口污染物排放,全面实施入河排放口综合整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东河排污口封堵整治工作要求,完成辖区涉及的东河干流5个入河排放口规范整治,大栗树小河4个入河排放口规范整治。二是坚持“一盘棋”思维,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聚合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结合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在东河流域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结合机械及人工力量集中清除河道周边垃圾、水面漂浮物和杂草枯枝,以“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标准要求集中力量和时间认真组织开展。共组织开展清理河道垃圾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参与人次900余名。三是按照源头减量、区域收集综合处置利用整改思路,细化清洁整改工作举措,形成问题清单,对症施策。社区“两委”成员入户摸底排查宣传,对24户片区养殖场(户)的养殖品种、养殖规模、养殖数量、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推进畜禽粪污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提升粪污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广泛协商,并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小组会等形式听取党员群众的心声和建议。
以党建为“桥梁”,打通服务群众“一公里”。一是积极探索“党建+河长制”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河道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力,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日常监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二是街道河长及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和巡查工作,河长每月至少开展4次巡河,认真履行巡河职责,做到巡河留痕、工作到位,做好“河长云”电子巡河记录,并及时补齐纸质巡河记录。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应社区和个人,形成问题不过夜,并跟踪整改情况,今年共计巡河57次。三是辖区内涉及的一级支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河道清淤治理工作要求完成清淤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保护,有效推进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切实提高了辖区内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以党建为“纽带”,汇聚党群服务“一条心”。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把党建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将“厕所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坚持以点带面,细致排查问题,举一反三,打一场“厕所革命”,树一方文明清风,细化“党员联系群众”工作措施,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身作则,让党员干部化身为惠民利民政策的“宣传员”、“践行者”、“代言人”,广泛动员,推广简单实用、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通过“两委”主责、居民主体联动,稳步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共计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505座、公厕2座,已验收户厕、公厕合格率均达100%。
以党建为“根基”,拧成治理合力“一股绳”。一是以生态文明示范家庭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四水同收”工作,认真谋划、真抓实干,对辖区自然村进行污水收处设施进行摸底调查,理清项目谋划、建设及完成情况,压实工作责任,将各项政策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加强协调联动,通过认真梳理开展“四水同收”工作以来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足,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二是社区认真落实“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响应”,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并对相关政策做进一步宣传,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目的。主支管网设计量14872米,累计完成量10898米,完成比例73.3%;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涉及“四水同收”接管户数601户,按批次完成工作390户,完成比例64.89%。
下一步,大栗树社区将持续强化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巩固提升河道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加强日常巡查监督管理力度,做到常态长效;扩充保洁队伍,加强河道巡查保洁,随时清理和维护河道环境卫生;开展好河道整治宣传工作,利用微信群、小喇叭、村广播等向群众宣传环境整治工作意义,发动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及自家院内卫生。继续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抓实抓细绿美行动,将绿美建设与美丽村庄相融合,以实际行动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