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二次会议第62010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01525699-X/20230724-00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7-24
刁国兴等3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中心城市医疗资源布局方便市民就医的建议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隆阳区医疗资源总体情况
2022年底,隆阳区有卫生机构555个,其中:区直卫生单位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乡镇卫生院19个,民营医院16个,监狱医院1个,村卫生室267个,村服务站45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192个,门诊部5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7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5.74人;共开放病床3963张,每千人拥有病床4.39张;执业(助理)医师1649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83人;注册护士2635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92人。
中心城市有:市直卫生单位7个,区直卫生单位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民营医院20个(市管7个、区管13个),市民政精神病院1个、监狱医院1个。其中:新城区(东城区)的有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传染病医院(由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管理运营)永盛和羊邑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其余均在老城区。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辖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一是2020年5月,隆阳区人民政府印发《隆阳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隆政办发〔2020〕12号),由市二院牵头,与区妇幼保健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25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隆阳区紧密型医共体。按照信息建设全区“一盘棋”的规划,医共体牵头医院投入近3000万元招采了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系统,搭建信息化高速路,建成医共体信息化网络。目前已实现全区医共体成员单位信息一体化互联互通,开通了医共体远程心电、影像、会诊、会议系统。采取“专家阅片、发布报告、自动回传基层医生工作站供临床使用”的模式,将“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变成现实,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双向转诊畅通、医技五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内镜中心、检验病理中心)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推动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初步形成。二是区卫健局统筹部署,区乡村三级公立卫生单位分工合作,按要求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足辖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三是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搬迁后,为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满足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方便患者就诊,服务好老城区居民,在老院区重点打造老年病专科及中西医结合型“医康养健一体”中心。合理布局老院区,借力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整合老院区基础建设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留现有门诊组功能,建中西结合、康复、康养,兼顾内外急诊救急一体化的康养医疗机构。一号楼2-6楼用于组建老年、康复、中医等科室,床位150张,病房以单间或双人间为主;7-10楼设置一个综合外科,一个综合内科,床位150张。加强以病种为主的亚专科发展。按照老年综合征进行亚专科建设,建设老年心血管、老年糖尿病、老年神经、老年呼吸等亚专科;推广社区老年人能力评估,推广家庭评估、上门便民评估、社区集中评估;建设老年人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中心和中西医结合“医康养健”中心,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心及慢病管理中心融合,建立老年慢性疾病综合管理平台,给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通道,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以及发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医康养健”养老中心,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方面的独特优势,将疾病诊治、护理、康复、养生、健康管理融入“医康养健”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全面、适宜的健康养老服务,同设安宁疗护病房或中心,为疾病终末期或临终老年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
(二)合理配置中心城市内医疗资源,明确功能定位。一是位于中心城市的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中医院、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保山市妇幼保健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保山安利医院均是三级医院,其中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均已建成创伤、胸痛、卒中、危重孕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2023年4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阳区妇幼保健院及15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院前急救站,并纳入市级院前急救120统一调度。基本能够满足新老城区域内及全区范围内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在区内得到及时治疗,解决群众就医难、就医不方便的问题,极大地满足全区居民的医疗需求。二是位于老城区的保山市中医院设置有治未病科,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置有中医科、老年病科、康复科,永昌、兰城、青华、河图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有中医科,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6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能够满足老年病、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救治和“治未病”的医疗服务,能够做好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
(三)全面提升区级医院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现区级强向区域强转变,确保区域内患者接得住。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2年三级医院定等评审10家医院中取得全省第二的好成绩,定等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晋级为三级专科医院。全区共建成省级专家工作站17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和市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累计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9个、慢性病管理中心25个。二是强化“外引内培”具体举措,借助其中“鼓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措施,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校园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吸引招聘临床专业医学硕士研究生,签订就业协议20人。三是推行“院领导挂片、科室包乡”模式。医共体牵头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派业务水平较强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实行“2对1”帮扶,全面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每月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帮扶。三是着力创新人员柔性流动机制,推动医共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牵头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派35名医疗专家在25个医共体成员单位建设46个专家工作站,派驻副院长和院长助理29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三级医院专家提供的医疗服务。2022年,牵头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理论培训、手术操作带教、业务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等3100余场次,不断提升成员单位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通过帮扶,潞江镇中心卫生院晋级为二级综合医院,23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通过云南省甲级标准,其中7个达到国家推荐标准,7个成功创建云南省社区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五是上下联动推进医防融合,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2022年医共体牵头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派出61人次与2家成员单位(河图、辛街)共同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通过入户、门诊签约等方式对居民进行签约服务,共计签约服务8223人次。2023年不断增加服务供给,有序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医共体牵头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派43名科室骨干覆盖全区31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目前签约工作仍在进行中。通过不断努力,隆阳区紧密型医共体正在向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道路上有序迈进,对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感谢您们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以后能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并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