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心“驿”意 青春筑乡——瓦房村阳光驿站携手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 索引号
- 01525773-0/20250814-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房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义务教育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8-14
7月14日至21日,瓦房彝族苗族乡瓦房村阳光驿站携手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涵盖安全教育、学业辅导、艺术创作、健康科普等多元内容,以“学习+实践+互动”的模式,为辖区儿童打造了一场兼具意义与趣味的成长盛宴,既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成长,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反哺家乡,更使阳光驿站的服务理念深入村民心中。
趣味互动拉近距离。趣味游戏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123木头人”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快速熟络;击鼓传花时,内向的小朋友鼓起勇气背诵古诗词,在掌声中收获自信;“逛三园”游戏里,孩子们在“动物园里有什么”的抢答中认识多样生物;“雨点变奏曲”中,手指敲击“小雨”、拍腿“中雨”、鼓掌“大雨”的协作,让课堂充满节奏感与欢笑声。植物拓印活动更是让孩子们体验创作的快乐,阳光驿站工作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提前准备了花朵、形状各异的树叶,并以明矾浸泡好,小朋友们依次选取喜欢的花或叶子,在空白布袋上印出自然印记,亲手制作的纪念包与小零食,成为孩子们最珍视的“战利品”。
艺术碰撞中学会协作。“创意接力”活动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童趣绘梦”绘画接龙中,孩子们从“彩虹花”等初始创意出发,分组轮流完善作品,在接力中融合个人灵感与集体智慧;“童梦绘途”涂鸦接龙则以“星际冒险”“童话世界”为主题,共同完成长卷创作,过程中因创意碰撞欢笑,小朋友们为故事延续讨论,在协作中学会倾听与配合。随后的主题海报设计环节,孩子们先围绕“动植物”主题完成个人作品,再组队创作“阳光驿站,点亮未来”大主题海报,用画笔诠释对驿站的理解。
学业辅导筑牢基础。学业辅导贯穿活动全程,志愿者们采用“集中辅导+个性化答疑”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先自主完成可解决的问题,再针对性攻克难点。辅导中,志愿者灵活运用“联想记忆法”“小组互查”等技巧,针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不同学科难点耐心讲解,不仅帮助孩子们提升当日作业完成率,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许多原本对作业犯难的孩子表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逐渐找到学习乐趣,主动性显著提升。志愿者穿梭于课桌间俯身解答的身影,成为阳光驿站里最温暖的风景。
健康科普培育习惯。口腔健康课堂上,志愿者通过PPT、动画及实物模型讲解牙齿结构与护牙知识,解答“换牙期注意事项”“为何少吃糖果”等疑问,引导孩子们掌握巴氏刷牙法。轻松的娱乐活动让健康意识在欢笑中扎根,帮助孩子们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
安全课堂护航成长。安全主题教育成为系列活动的重点。防溺水专项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动画视频、案例讲解普及“六不准”及自救互救知识,结合问答奖励巩固学习效果。安全标识认知课上,孩子们在PPT讲解、“标示牌猜猜看”游戏中掌握交通、消防等安全常识,并通过绘画加深记忆。急救情景剧里,志愿者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技能,让孩子们在模拟操作中学会紧急求救急救,争当“生命小卫士”。最后一天的“暑期最后一课”更是系统覆盖防溺水、防震减灾、家庭用电、交通安全及防拐卖知识,通过案例解析、动画演示、疏散演练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多方合作增显成效。活动开展中,大学生志愿者与阳光驿站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既发挥专业所长,又用耐心与爱心赢得孩子们的信任。通过一周多的相处,志愿者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厚情谊,家长们对活动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宣传员”,向村民分发手绘卡片介绍阳光驿站服务,让“第二课堂”的理念走进更多家庭。
此次系列活动,既是孩子们的成长课堂,也是大学生反哺家乡的实践场,青春力量在家乡的沃土上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阳光驿站让阳光持续照亮了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