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农业局关于对政协隆阳区五届二次会议第52001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01525707-9-06_A/2018-0821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8-21
隆阳区农业局关于对政协隆阳区五届二次会议第52001号提案的答复
隆阳区工商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黑木耳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第52001号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隆阳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政府要求,隆阳区农业局于5月23日—29日组织人员先后到瓦窑镇祝家村、西邑乡莫家寨、芒宽乡西亚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农户、开展座谈等方式对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截至目前,隆阳区黑木耳种植面积272亩,产量58吨,产值290万元,主要分布在瓦窑镇、西邑乡、芒宽乡三个乡镇。现有从事黑木耳种植的专业合作组织3家,涉及农户18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20户,实现黑木耳销售收入200万元。
发展模式是与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其在隆阳区注册的子公司——保山市耀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提供黑木耳初期菌棒、菌种、做菌棒的设施设备,为种植户提供贷款担保、种植技术指导、干木耳回收、加工、销售;合作社负责管理种植户的生产、保证黑木耳按量回收、发展新的种植户;种植户负责出地、购置菌棒制作原料(木屑、麦麸、米糠等)、菌棒制作、培养棚搭建、基地管理、黑木耳采摘和晾晒。收获期,公司采取保底价回收黑木耳干品,回收价格分别为:春节前60元/公斤,春节后一个月52元/公斤,之后的时间均为40元/公斤。
(二)亩效益情况
1.亩投入分析
(1)菌棒1.7元/个,菌种费0.8元/个,根据地块不同,坡地每亩可摆放菌棒为5000棒,平地每亩可摆放7500—8000棒,故坡地每亩需投入初期菌棒费12500元,平地每亩需投入菌棒费18750—20000元。
(2)培养棚(含大棚、钢架、覆膜、遮阴网等)费用,每亩需投入3000元。此项投入只要农户妥善管理,一般可重复使用3-5年。
(3)工时费平均需2000元/亩(其中:培养棚搭建工时费需1000元/亩)。
合计以上3项,坡地第一年亩投入需17500元,平地第一年亩投入需23750—25000元。从第二年开始,可除去培养棚材料费和搭建工时费用,坡地亩投入需13500元,平地亩投入需19750—21000元。
2.亩产值分析
据农户和合作社反映,每个菌棒整个生产期可采收黑木耳(干品)0.08公斤,坡地每亩可产黑木耳(干品)400公斤,平地每亩可产黑木耳(干品)600—640公斤,按公司回收价春节前60元/公斤,春节后52元/公斤,清明节前后均为40元/公斤,取平均价50元/公斤测算,坡地亩产值可达20000元,平地亩产值可达30000—32000元。
3. 亩效益分析
种植第一年,坡地亩收益可达2500元,平地亩收益最高可达6250—7000元,种植第二年,坡地亩收益可达6500元,平地亩收益可达为10250—11000元。
三、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木屑用量较大。根据调查了解,黑木耳的产量与木屑质量密切相关,据调查,1吨木屑可以制作800个菌棒,按坡地每亩5000棒,平地每亩7500—8000棒来计算,每亩需要木屑6—10吨。木屑用量较大,需要较大的木材做支撑。
(二)缺乏龙头带动。目前,我区的黑木耳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行发动隆阳区合作社、农户种植,且隆阳区子公司——保山市耀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仅起到联系施甸康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合作社、农户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具备菌棒加工和销售能力,公司资金、技术、原料供应等能力不足,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三)亩投入过大。虽然黑木耳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但亩投入大,仅菌棒一项投入就需12000—20000元,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无法满足成本投入的需要。
四、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区政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关于“加大对黑木耳产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由于目前隆阳区黑木耳产业面积小,涉及农户少,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企业带动力、市场前景等不确定因素,从政府层面上看,还不具备列入产业扶持发展对象的条件。2017年隆阳区涉农资金整合134万元计划扶持瓦窑两个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但由于当时涉及建档立卡户只有20户,贫困户占比低,仅占该村贫困户总数203户的9.9%,且资金使用仅限于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环节,涉农资金用于精准扶贫的作用不明显,故撤回该笔资金扶持。下一步,我局将按区政府要求,切实加大对合作社、农户的指导和帮助,先解决技术问题、提升合作社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培育大户带散户,以点带面,发展成熟后给予扶持。
(二)关于“从产业扶贫的角度,该产业实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协调银行对种植户种植资金投入的贷款支持,采取贴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的建议。截至2017年末,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598户,分布在除九隆街道外的20个乡镇(街道),涉及面大、户多、点散,地理位置、气候、资源有较大差异,同时受投入、技术、龙头等因素制约,暂时无法实行产业全覆盖。关于贷款,2017年,富滇银行对贫困户给予5户联保贷款,最低30万元,最高30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从2015年开始放贷,贫困户5万元三年全贴息贷款。
(三)关于“采取以“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进行推广种植,以达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的”的建议。目前,黑木耳产业发展暂不涉及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下一步,区政府将结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需要,进一步与公司对接,与合作社对接,在下一步的涉农资金整合项目中,根据发展规模、合作社运行情况、公司覆盖带动贫困户情况给予支持。将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户有股份、农民得权益”的思路,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到村集体和贫困户,通过建立“产业扶持+合作社兜底”、“产业扶持+合租社担保+贫困户贷款”等产业扶贫模式,建立稳定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培育黑木耳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民+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进程。
(四)下一步,将按区政府要求,组织人员对黑木耳产业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各乡镇适宜种植区的分布情况,编制黑木耳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种植区域,将黑木耳产业列入新兴产业来发展。
再次感谢你们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隆阳区农业局
2018年8月20日
(联系人:陈迎新 联系电话:0875-3139866)